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2016-05-14 04:39彭泽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自制教具教学手段

彭泽

摘 要: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专业课的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强,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但是,机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零散,又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课程章节连接不紧密,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可见,对于基础知识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讲,该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导致有些学生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因此,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改进机械基础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魅力和课堂教学艺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机械基础 多媒体 自制教具 教学手段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本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之一。

1.要上好第一堂课

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课程任务。告诉学生,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机械,从上学骑的自行车到家里的汽车,从智能手机到电脑;机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告诉学生学习了本课程之后,你就可以懂得机械设备是如何工作的。特别是在讲解机器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个别学生把自行车带到教室,展示如何骑自行车。学生对汽车都很感兴趣,接着联系他们喜欢的汽车,轻松地讲解机器和机构的区别。在讲解机器的四个组成部分时,不是单纯地讲解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而是结合家庭中的自动洗衣机来讲解。告诉学生电动机是洗衣机的动力部分,带传动是洗衣机的传动部分,波轮是洗衣机的执行部分,控制开关是洗衣机的控制部分。学生觉得这门课程联系实际,容易接受,而不是枯燥地讲解知识点。这样学生增强了学习课程的自信心,也对课程的实际性产生浓厚的兴趣,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

2.利用自制教具来提高学习兴趣

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自制一个铰链四杆机构教具。它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取不同的构件作机架,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等三种基本类型,更关键的是动态演示了三种机构的不同之处。在讲解轮系传动中齿轮方向的判别时,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巧妙利用身边资源,可以让他们运用小时候玩的玩具车、四驱车零件,配上硬纸板(用来固定轴),制作简易轮系传动模型。这样学生对轮系传动中齿轮方向的判别就一目了然了。学生自己动手,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深刻地理解这个知识难点。

3.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活跃学生

本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适合联系生活实例来设置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制动器时,教师可以采用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某位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由于快迟到了,骑车比较快。忽然发现,前方有只小狗,需要刹车。请问选择如何刹车才能使自行车最快停下呢?A、先刹前闸,后刹后闸;B、先刹后闸,后刹前闸;C、刹前闸;D、刹后闸。”学生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各人发表想法,课堂气氛活跃了。凭借自己的“刹车经验”,大部分同学选择“B”,而教师的理解是“A”。同学们带着疑问进入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认识到自行车的前闸是制动作用,后闸是减速作用。教师接着引导同学们进入制动器的教学中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找出知识规律,掌握知识。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程如果照本宣科,学起来非常困难。为了直观清楚地讲解知识点,使学生理解运动规律,需要进车间观察机器工作过程和采用录像、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

1.经常走进实训车间现场教学

刚入学的学生,从没有见过机床设备,所以上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实训车间,了解钻床、车床、铣床等各类机床。同时,现场讲解它们的结构和生产过程。在讲解曲柄摇杆机构时,组织学生去实训车间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运动,学生们非常清楚地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的运动过程,更好地掌握了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从而能及时把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意识水平。

2.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

机械基础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零散、概念抽象、原理枯燥,如果一味地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挂图,只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容易厌烦。尽管教师认真备课,卖力讲解,但是学生都听不懂,教学效果远离期望值。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形、动画,非常形象地讲解知识重点、难点,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知识点时,使用多媒体课件,非常形象地展示了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魅力和课堂教学艺术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魅力

在上第一堂课时,就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魅力和言谈举止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这位老师。教师的专业知识魅力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学科知识不仅仅对机械基础的专业知识结构,还有对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等专业知识结构。如果只懂得机械基础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就谈不上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主要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师将机械基础的知识点转化成学生接受理解的知识的过程,还要注重运用教学学和心理学的规律来讲解知识点。比如,前面谈到的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等。所以说,即使教师的学科知识再广博,如果脱离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就违背了教学规律。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来武装自己,根据高职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讲,一体化教师成为趋势。教师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习指导的专业知识。比如,数控加工专业的一体化教师,不仅拥有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数控工艺学等专业课的知识结构 ,还有对车工实训、数控车床实训、数控铣床实训、加工中心实训的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机器、带传动、齿轮传动等知识点时,需要对机床熟练掌握。这种实践性知识适应于机械基础的教学,也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此外, 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主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时代在进步,技术日新月异,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教师只有知道机械技术的革新,才能与学生分享,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

2.关注课堂教学艺术

孔子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很多专业课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关注不够,主要体现在普通话不够标准;常使用专业术语,语音缺乏幽默风趣;板书不漂亮等。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章节连贯性不强,知识点枯燥无味。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标准的普通话,条理清晰的知识点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周密漂亮的板书,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所在。

总之,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要组织学生去工厂实地参观,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更要提供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魅力,关注课堂教学艺术,结合高职生自身实际需求,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自制教具教学手段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