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合作学习

2016-05-14 06:39柯昌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柯昌君

【摘 要】新课改理念的提出,使得教师必须转变先前的教学思维与教学理念,以契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合作学习模式现今已经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然而在国内的一些农村初中当中,受各类现实要素的影响与左右,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的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合作意识;合作行为

教育部制定出台的数学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进行了强调,提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情,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个体化知识学习诉求,进而为学生提供契合其学情与个性化学习诉求,同时能够彰显其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所谓合作学习模式,乃是指通过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使学生在问题或学习目标的驱使下,有意识地以小组形式共同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一、数学合作学习的前景

合作学习模式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由美国教育界提出。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我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重视。现今,合作学习模式成为新课改所大力推崇的效度化教学方式,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其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对比城市初中学校对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视程度而言,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和左右,在数学课堂中未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进而使得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设想。

二、农村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困惑

1.缺乏合作意识

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应当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启发、相互合作的关系,但是,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些都是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参与到了热烈的讨论中,课堂非常热闹,有些学生趁机说笑,甚至粗暴地打断其他同学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既然每个小组都有组长,那组长就应该负责发言,自己参与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对小组合作过程和结果漠不关心,只等坐享其成;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不注意倾听其他同伴的意见,或者随意打断他人的发言;还有些学生性格内向、害羞,生怕自己说错话,而受到他人的责备和训斥,所以不敢与小组同伴进行交流,也不善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中无法与同伴融洽相处,自然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2.缺乏合作的行动力

虽然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也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布置合作任务之后,学生往往会缺乏合作的行动力,看似坐在一起讨论,其实不过是为他们提供了聊天的机会。合作中哪个成员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负责什么任务,学生均没有很好的分工,组长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合作过程拖沓。

3.有效合作无法落实

如果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保障,就会大大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但是农村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常常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常常是合作之后,教师却并没有发现任何惊喜。

三、农村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1.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意识

农村初中生受应试教育的影響,长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养成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不知道从哪入手,不知道从何说起,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多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能够解决一些难题,进而树立合作意识。

比如,在教学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是,学生虽然能够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但是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和思考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特点,对他们来说有较大的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部分负责画画和对折,验证老师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另一部分负责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点,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的合作交流中,借助集体的力量,总结出了“轴对称图形就是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折痕线就是对称轴;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两个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的结论,此时,教师再给出一个对称轴和一个图形,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画出已知图形的另一半。

除了要通过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来引导他们树立合作意识外,教师还要通过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强化合作意识,一方面要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小组合作的成功离不开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结合起来,除了要表扬学生取得的成果外,还要重视评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态度、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倾听、交流、协作的具体情况等,并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以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强化学生合作行为

农村学生在合作方面要稍微落后与城镇中学,所以教师要知道学生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就要强化学生的合作行为。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图象”相关内容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在五分钟之内对函数关系的表示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进行整理。学生经过组内合作,得出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1)解析式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关系。优点:简单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

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时要做较复杂的计算。

(2)列表法——通过列表给出函数y与自变量x的对应关系。优点: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

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3)图象法——用图象来表示函数y与自变量x对应关系。优点:形象直观。

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

由于时间紧迫,学生的小组合作十分快速,由一人记录,其他学生讨论、整理、总结,很快便将这三种基本表示方法整理归纳。此时教师再要求学生在1分钟之内绘制思维导图,由此将这三种方法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出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合作学习指导

学生刚开始接触合作学习,并不能完全把握合作的实质和要点,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多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及时进行点拨,使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目的、流程、实质和要点,进而在学习中多观察,多思考,随机应变。

四、结语

以上,我们对农村初中的数学合作学习的困惑与指导策略展开了论述。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崇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应该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大量指导,以便于这种学习模式的推广与落实。

参考文献:

[1]刘见乐,李忆江.初中数学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数学教育,2011(09).

[2]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02).

[3]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以陕西省某重点中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1).

[4]王艳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