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2016-05-14 17:36张银秀
新一代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初中化学兴趣

张银秀

摘 要: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对中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尤其是化学反应这个模块,学生学起来较困难,甚至不如物理直观,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化学知识点多且繁琐,要背的东西太多,若没找到规律,学起来很难,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讨厌化学这门学科了。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中有很多实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些实验。首先、尽可能多的将教师演示实验转为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就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兴趣也就上来了。其次、设计一些课本没有的实验。如氢气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爆炸实验,可事先收集好氢气和氯气,然后混合在塑料盒里,在旁边点燃镁条,“啪”的一声实验便成功了。这样震撼的实验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再次、设计一些趣味性实验。例如滴水点灯的实验,将绿豆大小的钠放在酒精灯的灯芯上,然后用胶头滴管滴水,酒精灯便点燃了。实验完毕后,可让学生发言,谈谈在学习上有何收获,最后教师点评,这样,教学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这样的实验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学习了苏打和小苏打,可以解释它们为什么可以做面团的发酵粉,以前人们为什么用苏打洗去油污。如学习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时,可以介绍用氢氟酸雕刻玻璃的过程。如在讲到焰色反应时,可以提到节日里的霓虹灯的发光原理,最后再联系到现在高级汽车上配置的氙气大前灯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就在他们身边,让学生在化学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学以致用,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生活质量,无形中就对学习化学产生了兴趣。

三、借助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典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化学史、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典故的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建构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居里夫人把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这个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例如,学习氨气的时候,可以介绍世界上第一位合成氨气的科学家:哈伯。在化学发展史上,有一位化学家,虽早已长眠地下,却曾给世人留下过关于他的功过是非的激烈争论。他就是上世纪初世界闻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合成氨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1909年,哈伯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一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时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国科学家们的谴责。赞扬哈伯的人说:他是天使,为人类带来丰收和喜悦,是用空气制造面包的圣人;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鬼,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和死亡。学生肯定很喜欢听这样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就会更加热爱化学,同时要引导同学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造福人类上。从而提起学生的兴趣。

四、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大胆地把某些内容或某些习题“承包”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成员和老师集体备课后,学习小组代表在讲台上讲解相关内容,讲完后同一小组同学相互补充,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改进,最后由教师做点评和总结。这种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得到了提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上来了。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在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要合理使用。如在讲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时,可以用flash动画生动形象的进行描述,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这样,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爱上化学。

六、采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表达技巧

如在讲到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氧硅铝时,可以采用谐音的方法来记忆:养闺女。如在学习物质具有的总能量和物质稳定性的关系的时候。若下面有个别同学在说话,我们可以这样类比,有个别不是很爱学习的同学,前两天他们休息的很好,那么这节课他们的精力很充沛,能量很多,总是想说说话,身子动来动去,也就是他们不稳定,从而得到物质具有的总能量多,物质就不稳定。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规范了学生的行为,达到了两不误。或者这样类比,若地壳下面的能量多,则不稳定,说不定哪天就火山爆发了,也能得到物质能量多则不稳定的结论。如升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后均能增加化学反应速度,那么如何来理解“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呢?在讲解升高温度能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时,可以把考试及格的同学设为活化分子,未及格的同学设为普通分子,没有及格的部分同学,通过辅导训练后也达标了这一事作为借代来说明普通分子获得能量变为活化分子,而反应物分子总数不变,所以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这种借代比喻法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内容。

猜你喜欢
学习初中化学兴趣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