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6-05-28 20:02罗彩玲梁肇铭
考试周刊 2016年34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方法素质教育

罗彩玲 梁肇铭

摘 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作为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基础素质,在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下,注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文章针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对实施素质教育模式下如何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展开探讨,提出“一个标准,两个方面,三个结合”的信息素养培养途径,以期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信息素养 培养方法

信息素养依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学生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意识与信息思维的培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信息意识不足,信息知识匮乏,信息技能不强,信息道德较弱等问题[2],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一直处于瓶颈没有新突破。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既是时代对高校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又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发展战略[3]。本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对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使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培养有所裨益。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重视度不高,缺乏系统、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链。

从师资配置上看,没有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主要由图书馆老师和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对图书馆老师而言,其培养重点在于图书馆资源的使用和文献检索;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说,其花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间与精力远大于信息素养课程,往往会以专业课程的授课思路与方式进行教学。从课程设置上看,信息素养课程的不明确,只要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都可纳入信息素养教育范畴,缺乏系统、科学的信息素养课程链[4]。而且仅限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容易使学生误以为信息素养课程是“快餐式”课程,不及专业课重要,因此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但事实上,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对大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日后的专业学习、生产科研、工作发展等有极大潜在作用。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重操作、轻思维。

信息素养教育,可定义为是一项以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信息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可是在过去的信息素养教育中,教师过于侧重操作技能的传授,忽视信息意识和信息思维的培养[5],将信息技能等同于信息素养,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技能测试成绩衡量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信息思维、创新思维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使得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剩余价值”未能进一步体现。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缺乏的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关注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但是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远,主要是缺乏一个高屋建瓴、统领全局,符合本国实际的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作为指导。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很早就提出较完善的信息素养培养标准[6]。而在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素养能力评价体系是《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但是不足在于该指标体系仅针对北京市高校学生提出,其适用性和代表性有限[7]。虽然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了研究,但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规范、全面的评价标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是制约我国高校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及建议

(一)一个标准。

构建一个权威的、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本国国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全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伟大工程中,尤其是把信息素养能力评价纳入高校大学生能力测评指标中[2],进一步体现了信息素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二)两个方面。

信息素养培养应该是实践与理论,技能与思维的综合,其培养思路应该注重“道”与“术”相结合。信息素养之“术”,指信息技术与操作技能,是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的手段。对“术”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总体效率,是信息科技发展的基础。信息素养之“道”,指信息教育中信息意识、信息思维、信息策略、信息道德的培养,是信息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当代信息人才应该是“道”与“术”兼备,这也应该成为信息素养培养的一项重要目标与标准。

(三)三个结合。

1.信息素养与课程设置相结合。信息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4],应该融入各学科教育中,并贯穿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建设具有针对性、贯穿大学四年的、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链,从课程类型上可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定期讲座”的形式,进一步丰富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类型;从授课形式上可以采用传统讲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慕课、微课或翻转课堂等形式[8],弥补传统授课“纸上谈兵”的不足,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信息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科学与技术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两大重要因素,而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先进技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要以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创业实践,可以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科学技术的关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思维及创新精神。

3.信息素养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社团组织作为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度高,活动影响力大。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中,使其成为信息素养培养的又一有效平台。利用学术科技竞赛、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使大学生的信息资源敏感性、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信息素养同步增强。

三、结语

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其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途径进行探索,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而且关系到实现社会信息化和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笔者认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一是要统一评价标准,在素质教育模式下进一步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顶层设计;二是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体系,进一步扎实做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三是让各项教育资源形成合力,进一步丰富探索信息素养培养途径,使其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股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汤佳乐,等.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1):第88-89+135.

[2]郭太敏,等.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建对策[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02):102-104+119.

[3]杨峻,王根顺.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1997(02):46-5.

[4]冯英华,刘晓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探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05):75-79.

[5]李智晔.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J].情报科学,2007.25(7):998-1001.

[6]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10(03):32-35.

[7]张晓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其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09(01):17-23+29.

[8]隆茜.“翻转课堂”应用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6):97-102+96.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培养方法素质教育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