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的习题布置

2016-05-30 02:42范德伟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存在问题初中数学

范德伟

【摘 要】习题练习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的数学习题布置还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笔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数学习题布置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 习题布置 存在问题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180

数学是各科学习的基础,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数学习题布置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提高对数学习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作业布置的水平,做到习题布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合理性和发展性,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一、初中数学习题布置的重要性

习题就是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期间,由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给学生练习和实践的问题。这项定义体现了习题布置的目的,一是练习,二是实践,体现了知识和技能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通过练习,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而它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要求。习题布置,对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革新对数学习题的重要性的错误认识,重视数学习题布置,从而提高作业布置的水平,实现数学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教学目的。

二、初中数学习题布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多侧重课堂教学质量,而对习题练习不够重视,不少教师将习题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产物,而对习题的布置不够重视。布置的习题与教学进度联系不够密切;质量参差不齐,不能适合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水平;习题的数量过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或者不注重习题的评价与反馈,导致教师不能很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调节教学进度,学生也在练习当中得不到提高。习题布置流于形式,严重制约了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初中数学习题布置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密切配合教学进度布置作业。不少学生反应作业习题过易或过难,过易由于难度等级太低,远远落后于教学进度,过难则是由于超前于教学进度。这样的习题练习,不仅不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不正确的看法,从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习题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通过习题的训练,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运用,学会举一反三。教师也能够通过对习题的检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习题布置不仅要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既要注重对新知识的巩固,也要侧重对旧知识的回顾,做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其次,教师需要提高习题的质量。目前的数学作业布置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往往将同样的知识重复多次,“重复就是记忆的诀窍”,以实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往往这种教育方式过犹不及。在大多数情况下,质量比数量更具有意义,能够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所选择的习题,不仅要密切联系知识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反应数学的基本原理,还要能够帮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数学习题的布置不能故步自封,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进行教学,而应该切实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代数学教学的新要求,提高习题的现代化,赋予习题以新的内涵,增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习题布置需要具有一定的难度等级,既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智力水平,又要满足少数同学深度学习的要求,更要注重习题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教师需要控制习题的数量。目前中国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普遍需要三个小时以上,对于即将中考和高考的学生来说,每天大约需要五个小时的时间,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作业减负成为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数学作业的布置,更要体现这一趋势的发展,适当控制数学习题的数量,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就数学学科本身而言,教师应当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而不应该是通过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因此教师需要严格控制习题的数量,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实现习题练习的发展性和评价性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数学习题以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为宜,过少,则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过多则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应付数学作业,敷衍了事,起到相反作用。另外,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作业,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帮助学生提升自己。

另外,教师要创新数学习题的布置方式。摒弃传统的题海战术,提高习题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完成习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其形式而言,既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口头形式完成,还可以通过实践方式完成,继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完成的主体而言,习题既可以通过独立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不仅要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更要测试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相统一,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对习题的评价和反馈。教师需要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认真修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了如指掌,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习题练习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不足进行再教学,以真正发挥习题的作用。另外评价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体,再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增加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评价的内容也要多种多样,既可以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测评,也可以包括对学生的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卷面是否工整,解题步骤是否科学,注重结果的同时,也注重对过程的评价。

总之,数学习题的完成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巩固已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过程。因而,通过数学习题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就数学习题布置而言,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在实践中打破单一枯燥的题海练习模式,如何提高布置习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创造更为有效的数学习题模式,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对于反馈数学教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需要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笔者也将就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存在问题初中数学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