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2016-05-30 23:01鲁向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课堂效率数学教学

鲁向阳

【摘 要】相比高中数学而言,初中数学课的内容较为基础,数学考试题目的考察对数学技巧方面的要求较少,主要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察。另外进入初中的学生年龄大都是11至12岁,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的不稳定性以及思维模式的尚未形成。心理上又处在叛逆期,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的教学我感觉比较教"艰难"。而且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领略数学中很多美好的东西。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课堂效率

一、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的“活动、探究、讨论、交流、反思”都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師作为必不可少的组织者,其作用是设计、组织、协调、点拨,是控制局面的“精神产婆”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但不是自由发展,整个教学应在教师的合理控制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体现在时间上,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思维上。

(2)适应性原则: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发展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特征出发,办求建立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联系。②教学形式的组织与教学语言应符合学生的心理方可充分调节课堂气氛,有效推动群体思维的深入。③应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思维的调整。

(3)情意性原则:探究性教学更加关注学习的情感体验。情意性原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关注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二是关注数学学习的情感,我们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坚持教师与学生人格的平等,真理面前平等,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探讨。教师对学生暂时的困难要充分的了解、理解与谅解,对学生的置疑和求异应持一种大度、欣赏、鼓励的态度。如果没有形成这样的一种良好的平等氛围,那么学生就不会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讲出来,特别是当他一知半解的时候,这样教师也便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好机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同时,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愉悦,认识到学习数学并不枯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应用

(1)数学概念课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情景→探究→形式概念→深化→应用。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根本任务是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思考问题,有创见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探究性教学能抓住数学概念的属性及其内部联系。

(2)数学定理课的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观察→猜想→证明→应用。数学定理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教材中重点、难点。如初三几何“圆内接四边形”中的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3)数学公式课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猜想→实验→证明→运用。公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数学命题,利用探究性教学能呈现公式的由来,指导学生根据公式的外形特点进行记忆并应用。

(4)数学例题、习题课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尝试→交流→拓展反思。现代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灌输达到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因此教师在例、习题教学时为学生提供自己探究的时空,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活”起来,有效的办法是:变“先讲后练”为“不讲先试”,可能有许多老师有顾虑:连例题都不讲,学生能尝试吗?尝试能成功吗?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年龄越小,这种欲望愈强。

三、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关键

作为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学习习惯的好坏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学校有好几个班,哪个班在一年级的时候的数学成绩好,那么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在整个初中阶段都会很好,作为数学老师大家可能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让学生在初中一年级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么接下来的两年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会好做许多,反之则愈来愈困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首先是预习习惯,每一节新课前都让学生借助预习学案做好充分的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上课时通过听讲进行修改订正;其次是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时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间,基本的数学方法和解题思路都是在课堂上传授的。

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会使其终生受益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学的好与坏,往往与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一些基本功的掌握有关。我们现阶段的数学教学大多数还是通过教师的"引导性讲解"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是对我们教师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所以我们就要抓紧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就要吸引他们不能开小差,所以上课的时候,要提问、要学生到讲台来板书、要开展竞赛、开展小组讨论。其次还要组织学生认真复习。学生在课堂上学过后,必须要及时的巩固才行,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自己主动复习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还要抓住学生复习这个环节,及时进行日日清和周周清,及时做好单元小结和测试。

五、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很关键

当前,初中的数学教师也许都有所了解,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学教"相离"现象较为严重。所谓学教"相离"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老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学教"相离"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数学上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学教"相离"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关",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学生代表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才能上好初中数学课,这是一个较大的话题。经验也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数学教师不断的去探索,发现和总结。我想我们当教师的尽量做到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他们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把数学课堂同"枯燥""繁琐""空洞""深奥"这些词语分开,变枯燥为有趣、变繁琐为有味、变空洞为实在、变深奥为浅显、形象,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永远的追求,也是我们最高的追求和境界。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课堂效率数学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