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商品种数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2016-06-28 02:43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

胡 方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国际贸易中商品种数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胡方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依据保罗·萨缪尔逊提出的理论与方法,作者分析国际贸易中贸易品种数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文章的基本结论是,在一国对外贸易中,若该国由于技术进步出现贸易品种数的相对增加,则这种相对增加将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反之,若出现贸易品种数相对减少,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文章运用中国的统计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商品种数;贸易条件

一、引言

所谓贸易条件,是指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它常常用一国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来表示。贸易条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商品贸易条件,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第二种是要素贸易条件,是指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商品生产部门的生产率指数(或者出口商品生产部门和进口商品生产部门生产率指数之比)的乘积。第三种是收入贸易条件,它是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量指数的乘积。

一些文献对贸易条件进行了理论研究。与本文研究较为相似的文献是国际贸易中技术进步与贸易条件问题的研究。当国际贸易中的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中出现技术进步时,若这种商品已经是出口商品,则这种商品的出口量会增加,并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若这种商品之前是非贸易品,则有可能成为贸易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显然也会引起条件的变化。大量的文献集中于前一个问题的研究,如Corden(1956)、Findlay and Grubert(1959)、Borkakoti(1980)、Prabirjit Sarkar(1997)、Chul Chung(2007)等等。

不过,较少看到对第二个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出现这种状态可能与研究这种问题的理论与方法有关。保罗·萨缪尔逊(P. Samuelson, 2004)提示了一种研究国际贸易中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商品从非贸易品转向贸易品的理论与方法,萨缪尔逊通过这种理论与方法,扩展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Jiandong Ju and Xuebing Yan(2009)、胡方(2011)等进一步扩展萨缪尔逊的研究。这些研究虽然也提到贸易条件问题,但没有将这种基于技术的贸易品种数变化与贸易条件联系起来进行完整分析。

还有一些文献对贸易条件问题进行统计与计量研究。这种研究主要表现在运用相关的统计资料对相关国家的条件进行计算,如黄满盈(2009)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等。还有一些学者把贸易条件的计算分为固定产品种数的贸易条件和可变产品种数的贸易条件,运用Feenstra(1994)、Hummels and Klenow(2002)、Funke and Ruhwedel(2005)等提出的方法进行研究,如钱学锋等(2010)等。还有一些学者研究贸易条件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十分有名的是劳尔·普雷比什(R.Prebisch,1950)的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且较多集中于分析条件变化对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等的影响方面。

本文依据萨缪尔逊提出的理论方法分析商品种数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萨缪尔逊基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以两国三产品为前提,设定了两种形式的贸易模式,一种是带有非贸易品的国际贸易模式,在这种贸易模式中,两个国家各自出口一种商品,另外一种商品,两国均自给自足;另一种是完全贸易品的国际贸易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其中的一个国家(如本国)由于在非贸易品的生产过程中出现技术进步,从而导致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两种商品,另外一个国家(即外国)仍然出口一种商品。在对两种贸易模式的利益进行计算后,将它们进行比较,以确定这种变化对两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可见,萨缪尔逊理论方法的特点是针对不同的贸易模式进行比较静态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本文的结构如下:首先说明理论分析的模型结构,其次阐述不同的贸易模式,其后分析商品种数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得出基本结论,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理论结论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

二、模型的基本结构

为了对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种数与贸易利益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将建立一个评价这种关系的基本模型。模型的基本结构如下:

假设世界由两个国家组成,这两个国家是国家1和国家2,有三种商品:X、Y、Z,三种商品价格分别为px、py、pz(在后面的分析中,取pz=1)。两国用来生产三种商品的劳动力禀赋分别为L1和L2,劳动力工资分别为w1和w2。两国的三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a1x、a1y、a1z和a2x、a2y、a2z。

(1)

(2)

(3)

(4)

(5)

由方程(2)~(5)可以得到三种商品的需求函数:

(6)

其次分析生产者的决策问题。定义生产函数为:

(7)

式中Lix、Liy和Liz分别为国家i用于生产商品X、Y和Z的劳动量。

(8)

Lix≥0,λix≥0,λixLix=0

(9)

(10)

Liy≥0,λiy≥0,λiyLiy=0

(11)

(12)

Liz≥0,λiz≥0,λizLiz=0

(13)

由于Lix、Liy、Liz可以为零或正的,那么就有64种可能的生产模式,但其中只有25种符合两国的封闭生产模式或贸易生产模式。

给定贸易模式,可以解出上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决策问题。结合下面给出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出清条件,可以得到两个国家商品的均衡价格、数量以及工资水平,并可以得到贸易均衡的条件。

(14)

(15)

(16)

L1x+L1y=L1z=L1

(17)

L2x+L2y+L2z=L2

(18)

根据瓦尔拉斯法则,上面5个方程只有4个是独立的。以下分析模型的基本结构。

三、贸易品种数变化与贸易模式

上节建立了针对国际贸易中商品种数与贸易利益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基本模型。以下依据这一模型对各种贸易模式进行研究。这里所说的贸易模式是指各国在进行贸易时,由不同种数的贸易产品构成的相互贸易的方式和形态。由于两国各自可以生产三种商品,并相互进行贸易,因而在理论上,可能出现多种贸易模式。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两种基本类型:一个是带有非贸易品的国际贸易模式,另一个是把非贸易品变成贸易品后的国际贸易模式。两个模式中的商品种数相同,但由于其中一个模式有非贸易品,从而参入国际贸易的商品种数就有差别,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差别来评价商品种数与贸易利益的关系。不过,由于两个国家都有非贸易品,因而,本文主要针对三种贸易模式进行分析,其中第一种是两个国家都有非贸易品的贸易模式,第二种是国家1把非贸易品变成贸易品的贸易模式,第三种是国家2把非贸易品变成贸易品的贸易模式。

首先分析两个国家都有非贸易品的贸易模式,这种贸易模式的形式是(XY)X(YZ)Z(以下用这种形式表示贸易模式)。其中,第一个括号表示国家1,第二括号表示国家2,也就是说,国家1生产两种商品:X和Y,出口X商品;国家2也生产两种商品:Y和Z,但出口Z商品。两个国家都生产Y商品,但Y商品为非贸易品,两个国家相互进行贸易的商品为X商品和Z商品。在这种贸易模式中,显然有:L1x>0,L1y>0,L1z=0,L2x=0,L2y>0,L2z>0。由方程(8)~(13)可得:

(19)

(20)

(21)

从而可得

(22)

(23)

由市场出清条件(14)~(18)可得:

(24)

βa1yL1=a1yL1y,βa2yL2=A2yL2y

(25)

(26)

L1x+L1y=L1

(27)

由(24)~(27)可得:

(28)

其中,(23)式和(28)式是贸易模式(XY)X(YZ)Z的均衡条件。将(22)式代入(6)式可得两国商品的需求函数:

(29)

(30)

进而可以得到两国的效用:

(31)

式中A=ααββ(1-α-β)1-α-β。以下用上标1表示这种贸易模式中的相关变量。

进一步可得:

(32)

从而可得该贸易模式(X)X(YZ)YZ的均衡条件:

(33)

将(32)式代入(6)式可得两国商品的需求函数:

以下用上标2表示这种模式中的相关变量。

再次分析国家1把非贸易品变成贸易品的贸易模式(XY)XY(Z)Z。这一贸易模式的含义是:国家2仍然生产和出口Z商品,但国家1由于在Y产业中出现技术进步,从而生产并出口两种商品,即X商品和Y商品。由于国家2能够从国家1进口Y商品,所以国内不再生产该商品。在这种贸易模式中。有L1x>0,L1y>0,L2x=0,L2y=0,L2z=0。由市场出清条件可得:

这一贸易模式(XY)XY(Z)Z的均衡条件为:

(34)

可得两国商品的需求函数:

可用上标3表示这种模式中的相关变量。

四、贸易品种数的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上节对三种基本贸易模式进行了说明。其中第一个是带有非贸易品的国际贸易模式,第二、三个是把非贸易品变成贸易品后的国际贸易模式。三个贸易模式中的商品种数相同,但由于其中一个模式有非贸易品,从而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种数就有差别,本节基于这种差别,以第一种贸易模式为标准,通过第二、三种贸易模式与第一种贸易模式的比较来评价商品种数的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在本文设想的经济体系中,可以对上述两种贸易条件进行分析。由于涉及参与国际贸易的产品种数的变化和由此形成的不同的贸易模式,因而针对不同的贸易模式,应该计算相关的价格指数。这里以第一种贸易模式和第二种贸易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对第一种贸易模式和第三种贸易模式,可同理推论)。这样,对两种形式的贸易条件分析如下:

首先,分析针对产品种数变化条件下的贸易条件。这时,可用下列形式来计算商品条件。其一,计算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其公式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X=(第二种贸易模式中的加权价格)/(第一种贸易模式中的加权价格)。具体数值代入模型中,对国家2来说,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下列形式:

对国家1来说,则为下列形式:

将模型中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公式,求解国家1和国家2的贸易条件。国家1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等于国家2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通过代入相关变量的值,这一指数为:

这样,国家2的贸易条件为:

分析固定产品种数条件下贸易条件。运用上面同样的分析方法,也可推导出国家2的贸易条件,其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为:

这样,国家2的贸易条件为:

这样,在固定产品种数的条件下,也得出与产品种数变化条件下类似的基本结论,即:一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种数的相对增加(减少)会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恶化)。

五、实证分析

从上节的分析中,可知一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种数的相对变化与该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和恶化具有密切关系。以下我们用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与中国对世界出口的产品种数的资料,对这一结论进行实证分析。

具体来说,本文选取1996~2011年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与中国对世界出口的产品种数来进行分析,其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货物统计数据网站http://comtrade.un.org/db/等。利用这些统计数据,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与中国对世界出口的产品种数这两种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图示,结果见图1、图2。

图1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

图2 中国对世界出口商品种数的变化

从图1、图2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相同,为具体分析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NTT)与中国对世界出口商品种数(NUMBER)影响力度间的关系,本文将运用EVIEWS 5.0软件进行分析。为消除异方差性,特对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为LN_NUM和LN_NTT),再分别用ADF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变量对数的ADF检验结果

表2 变量e的ADF检验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LN_NTT和LN_ NUM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分析,本文采用E-G两步法。

第一步,对变量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LN_NTT= -222.9636 + 0.065738*LN_NUM +ε

(-2.570255)(3.611183)

括号内为变量的T统计量,可以看出LN_NUM的T统计量是显著的。

第二步,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为:series e =LN_NTT +502.9370-62.82793*LN_NUM, 再对e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残差序列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因此LN_NUM与LN_NTT之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均衡关系。这充分证明本文理论模型中提出的基本结论。

六、结论

本文依据保罗·萨缪尔逊提出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中贸易品种数变化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一国对外贸易中,若该国由于技术进步出现贸易品种数的相对增加,则这种相对增加将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反之,若出现贸易品种数相对减少,则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本文运用中国的统计数据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实证。

本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在对外贸易中,一国若要改善其贸易条件,从本文的结论来看,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增加出口产品种数。不过,出口产品种数的增加需要技术与制度方面的进步。一国对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技术进步显然会增加出口产品种数;同时一国在制度方面的改革,采取更自由的经济制度,将会促进市场体制的扩展,促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市场领域。

还可以从多方面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中间产品贸易、国际外包、国际直接投资等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日益重要的事项,在对本文提示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时,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这些将是以后进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Borkakoti J.Generalized Findlay-Grubert theore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95(4):587-611.

[2]Chung Chul.Technological Progress,Terms of Trad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07,21(1):61-70.

[3]Corden W M. Economic Expans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 Geometric Approach.Oxford Economic Papers,1956,(8):223-228.

[4]Feenstra,Robert C.New Product Varietie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Pric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157-177.

[5]Findlay R, Grubert H.Factor intensities,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the terms of trade.Oxford Economic Papers,1959,(11):111-121.

[6]Hummels David, Peter J Klenow.The Variety and Quality of a Nationís Trade.NBER Working Paper,2002,8712.

[7]Jiandong Ju, Xuebing Yang. Hicks Theorem: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he Ricardian Model.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9,(18):239-247.

[8]Michael Funke, Ralf Ruhwedel.Export Varie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European Transition Economies.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5,(13):25-50.

[9]Prebisch,Raúl.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New York:United Nations,1950.

[10]Samuelson P.Where Ricardo and Mill Rebut and Confirm Arguments of Mainstream Economists Supporting

Globaliz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4,(18):135-146.

[11]Sarkar,Prabirjit.Growth and Terms of Trade:A North-South Macroeconomic Framework.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Elsevier,1997,19(1):117-133.

[12]胡方.李嘉图模型中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摩擦.世界经济研究,2011,(3):46-50.

[13]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4]钱学锋,陆丽娟,黄云湖,陈勇兵.中国的贸易条件真的持续恶化了吗?——基于种类变化的再估计.管理世界,2010,(7):18-29.

责任编校:陈强,王彩红

收稿日期:2016-02-05

作者简介:胡方,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等。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16.03.000-5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16)03-0024-0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
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莱克勤(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论提高专业能力对国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旧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