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午木到棂星门

2016-07-11 08:11丁夙斌李文重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齐鲁艺苑 2016年1期

丁夙斌,李文重(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从交午木到棂星门

丁夙斌,李文重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牌坊为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集大成者,传统建筑小品中的要素精髓,都能从牌坊的构成中略探一二。棂星门又称冲天牌坊,作为牌坊的一个重要分支,虽与牌坊系属同一根系,但却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脉落。本文针对棂星门的发展过程,在总结诸家前辈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论点,并对众多文献措辞中一直模棱两可的棂星门与华表的起源借鉴关系作出更为翔实而清晰的条理说明。

关键词:交午木;棂星门;华表

引言

中国的门文化承载着传统建筑艺术的源流与嬗变,棂星门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门文化的分支,无论在我国门文化还是在传统建筑艺术中,都占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流传至今的棂星门,最负盛名的当属曲阜孔庙中文庙中轴线上的四柱三间式棂星门,此外,在明清陵墓中也多有保留较好的遗存实物,如明十三陵神道、怡贤亲王墓、北京复兴门外的公主坟等,而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石制华表形影相对,如图1、2所示。那么棂星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演进至此?它与华表柱又有着何种历史渊源?笔者认为棂星门是经历了从交午木—衡门—坊门—乌头门—棂星门的历史更迭,它与华表柱则是一种借鉴与被借鉴的逻辑发展关系。下面我们就依据它的历史进程进行详细的论述。

图1 明十三陵神道棂星门

图2 明十三陵华表

交午木考

交午横木起源于古老的诽谤之木,《淮南子》卷九主术训有云:“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1](P8)也有说是周公创造诽谤之木,此类说法大抵也只是先民赋予他们所崇仰的名人贤士带有个人情感的传颂杜撰,不足为信。诽谤木起源之早,以至于今天我们无从考证它的具体形式,但其最初功能必然与某种民族公示性活动有关。至汉代诽谤木发展为交午木,《古今注》记载:“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如华也。形如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秦乃除之,汉始复修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柱也。’”[2](P20)意为汉代交午木的形式为两块横木十字行交于柱头,形状就如同盛开的花朵,又如同春秋时期的桔槔(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立于道路的交汇处用以表识衢路,又延续上古表木以表王者纳谏,到了秦代曾经被取缔,汉代又重被采用。也有解释其为“一纵一横为午,谓以木贯表柱四出,即今之华表”[3](P16)。在 魏 晋南北朝的石刻中我们可以看到交午木的具体形式,如图3所示。正是一纵一横交于柱头,状如花也。世代传颂的宋《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对交午木形式的描绘,其中虹桥近画端两侧的木杆正是由交午木发展而来,虽木柱上端横木交叠的方向出现变化,但基本形式相近,如图4。此外在宋人的《金明池争标图》中也绘有此种装置,足可以论证这种交午木形式于秦汉唐宋之际立于道路房前或街巷桥端还是比较普遍的。

图3 魏晋石刻交午木

图4 《清明上河图》局部交午木

横门考

横门是牌坊的最初形式,即两交午木间横木为门,《诗·陈风·衡门》中有关于衡门的最早的史料记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4](P30)根据文献的年份可以推算横门最迟于春秋中叶已然出现。在春秋至秦汉期间,城市管理实行“闾里”制度,闾里为一般平民所居住的区域,据记载,西汉都城有160个闾里,每个闾里中都要设立一个“弹室”。所谓“弹室”便是弹劾控民用的,是古代的管理制度下派生出的设备区域,就如同当今的街道办事处。相传每个“弹室”的门前都要竖立两根木杆,杆上斜一横木为门,此门便是横门,此杆便是当时交午木形式的华表。可见,此时的“表”已然具备了政治性的色彩。此后历代君王建都都要在宫殿前立两根华表以示皇权天威和民主政治,如今天安门前的两对华表亦是由“弹室立表”发展而来的。而华表与棂星门的政治性和衍生性联系也正始于此。

坊门考

至唐,城市管理制度已由“闾里”转化为“里坊”,相应的横门也发展成为坊门。坊墙围合成相对封闭式的小区管理模式,四面坊墙外围沿街,坊墙中间开坊门出入,坊门晨启宵闭,除重大节日外禁止居民夜间自由外出。官府在坊门上张贴告示,或表旌嘉德懿行,或张贴政令告识百姓,以强化封建统治。白居易曾在《失婢》诗中提到“坊门帖榜迟”,可见唐代坊门与百姓生活已是息息相关。因坊的大小不同,一个坊有2到8个坊门,放名其上,如唐“永兴坊”。这点我们还可以从日本的鸟居文化中得以测证,坊门于唐代传入日本,此后形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时移至今,便是日本的经久传承的鸟居文化,样式如同“开”字行的门框,如图5所示,也为我国研究唐坊门提供了标本化样。而在出土的宋碑“大云坊”牌坊的线描图案来看,两柱间横坊,坊上提名,柱头横木,坊上中央还似有四阿顶式的构筑物,如图6所示,当属唐宋之际坊门至乌头门的结合过渡期样式。

图5 日本鸟居

图6 宋碑“大云坊”牌坊

乌头门考

随着唐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坊门的样式逐渐考究,遂发展为乌头门,又称棂星门。北宋崇宁二年,政府为了加强对城市建筑的管理,特颁布了《营造法式》以统一建筑规格,其中便有对乌头门的详细记载:“乌头门其名有三:一曰乌头大门,二曰表,三曰阀阅,今呼为棂星门。”[5](P28)。《旧五代史》中对乌头门的描述为:“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桷墨染,号为乌头。”[6](P20)金代汾阴后土祠碑中描绘的宋代乌头门,则可以明显地看出它与唐坊门的过渡关系,如图7所示。而《营造法式》卷三十二中更有对乌头门形象的手绘图例,如图8,两立柱之间横一枋,柱端设有瓦桷雕饰,精美别致,似为明清柱头云罐的雏形。柱间装双开门,门扇上部安直棂窗,可透视内外,下部设涨水板。而柱头横木消失,代之在柱枋交接处两端出现小体量左右饰物,向外为三角形斜木相接,向内为圆盘状饰物镶嵌,当属交午木柱头横木的演变样式。

图7 金代汾阴后土祠碑中乌头门

图8 《营造法式》中乌头门

棂星门考

至明清时期棂星门,又称冲天牌坊,材料已由木制转为石制,石材历久弥坚,因此至今遗存实物众多。明清棂星门与《营造法式》中的乌头门一脉相承,是明显的嬗变关系,只是左右门扇消失,逐渐由一种治安管理性工具转变为一种装饰性作用为主的构筑物。开间较宋式扩大,由单一的一间二柱转化为三间四柱甚至多间多柱等形式。柱头受明清华表柱头的影响,饰有莲花宝瓶或辟邪貔貅类状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刻物,柱端饰有云盘石刻,有的依然位于柱枋相接处,有的则高出枋石,似欲冲天式。值得考究的是,此时的棂星门云盘和华表云盘造型如出一辙,相仿相效,甚至连云盘指示方向亦是相同,均为云头向中而云尾向外。因此有学者认为明清棂星门立柱是直接由华表柱嫁接而来。笔者则不以为然,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自里坊门至棂星门,其历代演进关系清晰明了,甚至比华表柱的演进过程更加具体而有迹可循,若说它是仰仗于华表的形式而蜕变,未免忽略了其自身的发展,有失偏颇。

华表柱传承千载,赫赫巍巍,如今已然成为中国的标志性符号,其起源尚早甚至早于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千年的更迭赋予华表众多历史表象。最早有史料记载的上古时期称之为诽谤木,传说中尧舜先帝的纳谏工具;秦汉发展为交午木,即上文所提到的两横木交柱头,有纳谏和识路的双重作用,同时,可考证的墓表石柱最早在汉代也已经出现,只是一出现便走向墓地,与古老的诽谤木并无直接的继承关系;唐宋木质华表逐渐与乌头门和棂星门走向结合发展的道路,石制华表仅体现于神道石柱;直至明清,木质华表消失,由石制华表统一样式。在这其中我们难以寻得一条统一的脉络。而棂星门的起源虽于巢筑文明之后,由两表木联结而来,但后世发展有条不紊,一脉相通,尤其是对交午木到棂星门立柱的造型传承较华表柱更为清晰而确凿。

因此笔者认为,棂星门最初起源于华表,但后世有着自己独立的发展过程,最集中的便表现于其立柱上。华表的历史表像广博多样,于明清统一,其中也受到了棂星门立柱的影响。它们正是一种借鉴到被借鉴的逻辑发展关系。

结语

从前文的脉络梳理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棂星门最初形式为横门,横门原起于华表的交午木形式,后发展为唐坊门宋乌头门乃至明清棂星门而固定。而华表起源尚早,至明清吸收棂星门立柱形式以致固定,正是如此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刘安.淮南子[M].湖南:岳麓书社,2015.

[2]崔豹.古今注[M].北京:线装书局,2015.

[3]程金造.史记索隐[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孔子.诗经·陈风·衡门[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5]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

[6]薛居正 .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

(责任编辑:刘德卿)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36(2016)01—0097—03

doi:10.3969/j.issn.1002—2236.2016.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