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一致的“活”教育

2016-07-11 11:35罗勤智敏
人民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理解力书吧差异

罗勤 智敏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实验小学创办于2009年9月。学校地处市政府所在的观山湖区世纪城,这位置决定了学校的生源来自贵州省的各地州市,甚至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到贵阳工作的人的子弟,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生源则是附近拆迁户的农民子女。初建学校时,我们就有一个突出的感受:这所新学校里的孩子们,从家庭教育、文化背景到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差异太大了。这种差异让我们的很多教育都面临着尴尬,比如,在一些学习任务或活动中,我们要求孩子们去查资料,有些孩子们眼界很宽,思路很活,这对他们不是很费力,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

往往没有什么收获,甚至有的孩子一无所获。

我们考虑过进行差异化的分班,这样倒是可以解决教学进度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让教学进行得更顺利。但这也会造成一种出身、身份的歧视,对孩子们的心理有不良影响。另外,我们也感到,与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们共同学习、生活,也是难得的融合教育机会,能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一种难得的社会理解力。

基于此,我们开始着手解决因为家庭背景而造成的学生理解力、眼界等方面形成的差异。

首先,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读书。读书是开阔眼界,增强理解力最简单、最易见效的方式。我们要做的是吸引绝大多数的孩子们喜欢读书。

如何让很多家庭中根本没有一本书,从小就没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们读书?我们觉得不能靠强制,而是要相信书籍本身的力量,因此我们选择了让书香熏陶孩子们。我们在教室、每层教学楼都建立了学生书吧或书角,我们的理想是尽我们的财力所能,让学生们被各种书籍包围起来。我们相信,当一个孩子被身边的一本书所吸引,拿起来,人神地读进去,或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而开心地笑起来,这时,他就是一颗读书的种子,他的好朋友、周边的同学一定会好奇地过来,问他是什么这么吸引他,什么让他发笑。然后他们也会开始读书。

我们力争让书吧中书的品种尽可能多些,凡是学生们有可能喜欢的种类,我们都要涉及,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书,哪怕只有一本书,他们看进去了,喜欢上了,读书的种子就会种在他的心田。

为了解决学校书源有限的问题,我们还开展“捐一本书,读百本书”图书捐献活动,小书吧的书籍品种越来越多。而每个班级中的书吧也在不断壮大,孩子们想看书会更方便。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我们还发起了很多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写读后感。

现在,课间泡书吧成了很多学生的一种休闲方式,其中有很多都是以前不太喜欢读书的孩子。读书也打开了学生的眼界,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家长,这些家长有很多以往都不太读书,现在随着孩子们也开始有了阅读的兴趣。

除了读书,针对学生初始能力差异大的问题,我们还进行了“活”的课程文化探索。所谓“活”的课程文化就是不强求一致的教学态度。我们以“尊重差异、关注全体、开发潜能、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提出了“自主自信、活学活用”的校训。

在这种文化之下,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把学生错误的答案一棍子打死,要发现错误中的积极一面,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其中的建设性,给予及时的鼓励;在很多科目中,我们鼓励教师多提一些没有标准答案、能让学生主观发挥的问题;我们要求教师挤出一些教学时间,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学习感受。

在作业上,我们突出一个“活”字,我们希望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适合不同学生的能力、性格、兴趣。当然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要知道,一位教师能够布置出既符合学科要求,又适应大多数学生水平、分量适中的一份作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作业的精细化、个人化布置是我们的一个理想,这件事一定要慢慢做起來。另外,学生写作业的方式也可以“活”起来,我们提倡多种形式的作业,写的、口头的、玩的、记录的、查的、参与的、小组合作完成的,去问来的……再有就是,作业评价也要“活”起来,不能简单地评判一个对错,对错误作业中的闪光点要给予积极评价和引导。

尽管每个教学任务都会有一个目标,学生成绩都会有优劣,知识和技能都会有对错,这些都是不能打折扣的,但教学和作业仅仅围绕着这些冷冰冰的东西展开,绝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创造一种“活”氛围,每一种探索,每一次实践,不管是对是错,都不是无用功,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的思路都是他的一种必然,教师都要尽可能理解他,让他得到鼓励,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

这样做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那些原本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的后进生,他们也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了,不管对与错,他们都会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受教师态度的影响,班上也都有了一种不嘲笑出错者的氛围,大家都积极地帮助出错者,共同找到他出错的原因。“活”的教学文化,还赋予孩子们一种独特的寻找“第二条路”的意识,一堂课上,当一个结论经过大家的共同探索而确定无疑后,还经常会有孩子站起来表达:“我还有一个想法。”“我有不同意见。”

“活”的教育是不强求一致的教育,它的本质是尊重人的差异。我们已经走在这条路上,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猜你喜欢
理解力书吧差异
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助力学生思维生长
相似与差异
我的理解力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160:1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岂能让“自助书吧”因缺管而变味
加强学校干部执行力建设?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研训道
12星座之你爱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