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翻转”理念,提升文言教学效益

2016-07-25 09:00欧阳凯
关键词:翻转教学案例翻转课堂

欧阳凯

摘 要:提升文言教学的效益,须立足于课程之上,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构建完整而高效的教学结构。翻转课堂为解决当前文言阅读教学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它有利于文言知识的内化,能保证“言”“文”教学的统一,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建构全面的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文言教学;教学案例

一、文言教学的现实困境

当前的中学文言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淡,畏难情绪重;投入时间多,阅读能力差。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且重“言”轻“文”问题严重。这些都导致文言教学的低效,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值得强调的是,提升文言教学效益的努力,不能局限于学科范畴,尤其是不能停留于知识和技巧的层面。张中行先生说:“近年来有不少人设想走近路,办法是以‘知为本。所谓‘知,是了解文言的词汇和句法的规律,以纲统目,一通百通。……但规律都是概括的,而面对的词句总是具体的。以概括绳具体,就会苦于鞋太大,脚太小,沾不上边。这表现为现实就是,读过一篇,可以用规律的术语说得清清楚楚,如某词是词类活用,某词组是宾语前置等,可是翻开另一篇,常常感到茫茫然。”[1]这种以“知”为本的努力,不能真正解决“言”的问题,更未触及“文”的要求。文言教学的转轨之路,必须立足于课程之上,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构建完整而高效的教学结构。而翻转课堂,为解决当前的文言教学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

二、翻转课堂之于文言教学的价值

近年来,翻转课堂(或译“颠倒课”)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华东师范大学的田爱丽教授就认为:“翻转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先学后教的一种形式;相对于一般导学形式的先学后教,微观视频学习更加生动活泼……视频学习可以取代教师的知识讲解;而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是做作业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翻转课堂更能实现这一点。”[2]笔者经过两年的学习、实践和探索,深切地感受到,翻转课堂的确面临着“校本化”“学科化”“多样化”的挑战,但总体来看,它遵循了教育的内在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就处于困境的文言教学而言,翻转课堂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有利于文言知识的内化

在文言教学中,知识较为明确具体,更适合运用重视知识教学的“翻转课堂”。课前,学生结合教师的微课进行自学,落实字词,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课上,教师对此进行检查,并就重点、难点字词句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这样的教学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有利于即时给予学生以指导。河南师范大学的张新明教授指出,翻转课堂有两个关键点:“第一,课外真正发生了深入的学习;第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经验的交流与观点的相互碰撞能够深化学生的认知。”[3]

(二)保证“言”“文”教学的统一

课前,学生结合微课,自读口译课文,落实“文言”;课上,教师进行“课堂小测”,诊断疑难,有针对性地解决文言字词问题。这便节省了串讲翻译的大量时间,保证了课堂上审美与探究性学习的时间。课堂上,教师通过诵读、品味、研讨、质疑、拓展等多种手段,把学生从艰深的“文言”,引向丰厚的“文化”和精彩的“文学”,从而使得文言教学更有“语文味”。审美与探究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本来是较为困难的,而翻转课堂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形态,有利于他们携手共进。

(三)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的“课前自学”和“课堂研讨”两个部分,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而言,绝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位移”,而是课堂教学中心的“转向”,即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学生的学”。课前教师提供学生自学的支架,课上则通过二次备课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课堂自然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有助于学生建构全面的能力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传统课堂以“听讲”为主,培养的其实是最为基础的“识记”和“领会”能力,而较高层次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则涉及较少。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其既有知识的应用,而课堂的小组合作则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建构。基于网络平台的同学之间的在线“点赞”功能,师生之间的“在线答疑”功能等,在增加文言教学活力的同时,也能发展学生分析、评价与创造的潜力。

三、翻转课堂的实施举隅

《鸿门宴》一课的教学,往常我们要用3课时,基本上是串讲翻译全文,落实字词。笔者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共花了2课时。下面,仅以《鸿门宴》第一课时为例,略作解说。

【课前自学】

1.观看10分钟的微课,自学课文1~2节,落实文言字、词、句。

微课包括《项羽本纪》相关内容介绍、“鸿门宴”背景介绍、课文涉及的主要人物介绍以及课文前两节逐句翻译的PPT课件。课件内容全面,有翻译,有重点字句的分析,圈点勾画,一目了然,教师只就重点、难点进行解说,要言不烦,节省时间。学生可视自己的需要,快进或回放,在课本上适当补充一些笔记。

2.结合导读题,思考:①同样是要打刘邦,项羽与范增的理由有何不同?②沛公反复说“为之奈何”,神情或“大惊”或“默然”,细读第二节关于沛公的描写,你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思考题视文本而定,问题宜提得具体而小巧,以引发学生细读品味的兴趣。

3.在文言翻译和文章欣赏中,你还有什么问题?请通过平台发送给老师。

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也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本保证。教师不仅要提倡学生提问,还可以通过平台的“点赞”功能鼓励学生提问的热情。

【课堂研讨】

1.发起做题(5分钟)。

教师围绕课文前两节中的字、词、句,命制选择题、判断题各10道,并通过网络发至学生的平板电脑。这些题目,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情,促进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也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以学定教”。

2.释疑解难(12分钟)。

依据平台快速的批阅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选择学生错误相对集中的字、词、句进行讲解。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启发,互帮互学;适当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以求举一反三;回应学生课前通过平台发送给老师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当堂提出新的问题。

3.诵读品味(5分钟)。

通过分角色朗读和齐读的方式,组织学生朗读文中不同人物的对话。

4.课堂研讨(20分钟)。

这一环节时间相对较长,目的是保证课堂教学从“言”转向“文”,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教师围绕课前布置的两个导读思考题,再精选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提出的2~3个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研讨。

①小组研讨(10分钟)。各小组选择1~2个问题,自由研讨。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充分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尽可能发挥一对一教学的作用。

②交流展示(10分钟)。教师根据巡视所掌握的情况,选择各小组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展示,并伺机进行点拨。教师要适当发挥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必要的点评和指正。

3、 小结,诵读(3分钟)。

参考文献:

[1]张中行.文言与白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1-195.

[2]田爱丽.借助慕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2):13-15.

[3]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 (8):21-25.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翻转教学案例翻转课堂
太极拳“翻转”教学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微课”让初中数学课堂“翻转”出高效率
用“翻转”理念关照语文古诗文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