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控股、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

2016-08-04 09:45朱海英张琰飞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两权分离家族企业董事

朱海英,张琰飞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家族控股、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

朱海英,张琰飞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本文 研究了家族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两权分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董事薪酬激励与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独董比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家族企业应通过设置合理的董事薪酬契约,以激励董事更好地实施监督职责,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家族控股;董事会特征;信息披露质量

家族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其治理模式与非家族企业具有明显的区别。在家族企业担任总经理一职的多数为家族成员,并且家族控股股东持有家族企业较多的股份,在监督管理层的责任上有更强的动机,也有能力更好地对管理层实施监督,因此,相比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中两者(股东、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要低。但是在家族企业中控股股东可以用较少的现金流来实现对上市公司的实质性控制,控制性家族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来越高,其对中小股东的剥削程度也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家族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家族企业中家族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要比非家族企业高,已成为其主要的代理成本。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控着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而在家族企业中控股股东可以利用自己的控制权委任更多的家族成员成为公司董事,达到控制董事会的目的,进而也控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一些控股股东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来误导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以此来压榨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么,在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哪些特征可有效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呢?本文通过对家族控股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试图解决上述问题。

1 家族控制、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家族控股与信息披露质量

当所有权与控制权高度分离时,家族控股股东以较小的现金流权获得公司更大的控制权,控股股东可以借用对公司的控制权达到盘剥中小股东的目的,并且当两权分离度越高时这种动机就越强。家族控股股东为了隐藏和掩饰自己利用转移利润和关联交易的方式攫取私利的行为,往往会操纵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提供虚假信息或隐藏信息降低了信息的披露质量。由此,可以得出,两权分离度越高,家族控股股东就越有动机转移公司的资源盘剥中小股东利益,两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就越严重,通过操纵信息披露隐藏自己行为的动机也越强。

由此笔者提出假设H1:两权分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

1.2 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机制,在监督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参考相关文献,本文主要从3个方面考察家族控制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

1.2.1 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

关于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Dalton 等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原因是董事会的规模越大,意味着董事拥有更多的专业背景,更有能力监督董事会,履行监督职能。史建梁研究发现董事会成员越多董事会规模越大,董事会就越能代表不同方面的利益,促使经理层能够更多地披露公司的信息。因此,本文认为在家族上市公司中,如果董事会规模比较大,可以促使家族企业从外部聘任能力高的董事,避免董事会被家族成员控制,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由此笔者提出假设H2a:家族控股公司的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1.2.2 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

在公司中独立董事并没有尽职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为缺乏足够的时间以及专业能力,Geneen研究认为外部董事一般由公司的CEO任命,因此,外部董事缺乏独立性,并且外部董事的信息由CEO提供,在决策时缺乏客观性。叶康涛 等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独立董事并不会公开质疑管理层行为。在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决策信息主要依赖于内部人提供,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独立董事反而成为家族股东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保护伞。

由此笔者提出假设H2b :独立董事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负相关。

1.2.3 董事会薪酬与信息披露质量

激励是以满足个体需要为前提,通过让个体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的目标,Hotmstrom认为业绩与代理人努力程度越高,代理人的报酬业绩敏感度就越大。陈军、刘莉研究认为,董事薪酬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有显著作用,低薪酬、“无薪董事”影响董事工作积极性。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董事努力工作,更能充分地发挥其能力,更好地履行董事职能,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由此笔者提出假设H2c:董事会薪酬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2 家族控制、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从2004年开始披露控制链图,因此笔者以2004-201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删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ST家族企业及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同时,考虑到多个自然人分散控制实际也是一种权利制衡,难以体现上市公司家族控制的特性,因此,也剔除了由超过3名自然人控制的样本公司,最终样本包括1 133家样本公司。

2.1 变量定义

2.1.1 被解释变量——会计信息披露质量(DISCO)

本文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诚信档案”中的“信息披露考评”栏数据,整理后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依次赋值为4、3、2、1。

2.1.2 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包括家族控制类变量及董事会特征变量。本文采用La Porta等的方法以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比例衡量两权分离系数(SQ)。

董事会特征:根据研究假设,本文选取了3个关于董事会特征变量,见表1。

表1 董事会特征变量定义

2.1.3 控制变量

本文加入控制变量,消除公司不同特征的影响。①公司规模(SIZE):样本期间年末样本公司总资产价值的自然对数;②审计意见(AUD):无保留意见取“1”,其他审计意见取“0”;③盈利能力(ROE):净资产收益率。

2.2 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均值为1.499,说明家族控股股东通过拥有较少的现金流权获得了较大的企业控制权。信息披露质量的平均值为2.918,标准差为0.579,说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整体基本达到“良好”水平,公司之间在信息披露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平台架构总体分为四层,自下向上分别为基础设施层、平台覆盖层、基础应用层、业务应用层。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3 家族控制、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实证结果分析

3.1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表3给出了两权分离度、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多元回归结果,无论从观测变量的单独回归还是整体回归,两权分离度(SQ)与信息披露质量(DISCO)均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中,随着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越大,家族控股股东转移上市公司的资源的动机就越强烈,导致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下降,验证了笔者的假设H2。

表3 两权分离度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多元回归结果

董事会特征中,董事会薪酬(PAY)与信息披露质量(DISCO)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SD)、独立董事比例(IND)与信息披露质量(DISCO)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我国家族控股公司中薪酬的增加,增加了董事会的治理效率,而其他董事会特征因素对信息披露并没有起到一定的治理效果。

3.2 稳健性检验

4 家族控制、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深市A股2004-2010年1 133家家族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家族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①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度越大,家族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越严重,转移上市公司资源的动机就越强烈,进而导致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下降;②董事激励机制是激发董事积极性,激励董事努力工作的重要机制,权责结合提高董事会治理效率。

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及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要完善董事激励机制,将董事的责任与收入相匹配,使董事更好地完成公司股东的委托。

主要参考文献

[1]杜兴强,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7(1).

[2]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8).

[3]叶康涛,祝继高,陆正飞,等.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基于董事会投票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1(1).

[4]EF Fama,MC Jensen.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83(26).

[5]MC Jensen,WH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SSRN Electronic Journal,1976(4).

[6]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Journal of Finance,1999(2).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05

F276.6

A

1673-0194(2016)10-0012-02

2016-04-02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12C0299)。

猜你喜欢
两权分离家族企业董事
国办: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能力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论董事勤勉义务的判断与归责
两权分离与企业价值:支持效应还是掏空效应
公司法上的两权分离之反思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传·承
兼职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吗?
公司内部代理问题分析
民营金字塔结构、产品竞争市场与企业创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