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10 05:32马小根范双莉陈洁忠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9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理学导图实验教学

马小根,范双莉,陈洁忠(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马小根,范双莉,陈洁忠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生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学生生理学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本文将思维导图引入生理学课程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和实验教学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生理学;思维导图;实验教学

生理学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后续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学好生理学能降低后续课程的学习难度,有助于学生对后续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分析。作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生理学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实验获得,因而生理学实验课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承担着验证生理学基本理论及培养学生生理学基本技能的重要任务。

思维导图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1]。思维导图简单易学,结构明了,可以随意展现记录者个性,尤其是末端的开放式延续架构与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相结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我们可以在实验原理末端链接模拟动画、微课,添加备注、网络共享等。关于思维导图在护理相关课程中的应用已有许多报道[2~4]。

1 生理学实验教学困境

1.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下降。高职属于专科层次教育,录取分数线低,学生普遍存有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缺乏、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等问题,且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动机不强,人生目标不清晰,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护理专业以女生居多,她们往往不善于与人沟通,缺乏主动性、自主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而生理学实验又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且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随着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方法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受到了高度重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逐步成为教育界同仁的共识。思维导图的引入有助于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1.2高职教师的困惑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好,预习效果差,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内容,不得不重复理论课知识,对操作步骤进行详细讲解。这样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以某种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护理专业学生通常不重视生理学实验,认为生理学实验以动物实验为主,与护理学关系不大,生理学的理论知识不易掌握,而且护理专业女生较多,动手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5]。我们希望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1.3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是“以能力为中心”,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人才。以人为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促成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其首要条件[6]。只有不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将科学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生理学实验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包括各种正常生命体征的观察、标本的制备、影响生命活动的因素等。比如家兔的捉拿、给药、神经血管分离、动脉插管等操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记忆。生理学实验理论性、可操作性强,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机会,这也有助于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2 思维导图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学生课前预习

生理学实验的特点是与理论联系紧密,操作过程复杂,动物成本高,因此,有效预习是保证实验成功和教学效果的关键。传统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不预习不能做实验,但是多数学生所谓的预习只是摘抄实验讲义,没有自己的思考,导致实验过程只是对实验步骤的重复,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即使认真预习的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也没有形成清晰的脉络,把握不住相关知识点和框架。这样被动实验的结果是既浪费教学资源,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我们在生理学实验预习中,要求学生手工绘制基本的实验思维导图,上课前一周上交,教师批改后返还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意见再次整理。教师在上课前一周使用Mind Manager 15软件绘制出基本框架(见图1)。

图1实验思维导图基本框架

2.2教师备课

教师集体备课时首先利用思维导图软件确定主题,然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由点及面,层次清晰。如在“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中,首先确定主题为呼吸运动,然后明确理论知识点:牵张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又可扩展为PO2、PCO2、H+等,继而确定实验步骤、实验重难点、注意事项等。集体备课能够统一教学目标,既发挥集体优势,又兼顾教师个人教学风格[7]。教师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融入相关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教学质量。

2.3课堂教学应用

实验课上,教师以PPT形式展示本章实验框架的思维导图,并标注重难点、注意事项等(见图2),学生对照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补充相关内容。这样的信息分类整合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脉络。

图2“呼吸运动口调节”实验思维导图

2.4效果评价

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作为实验考核的一部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部分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预习效果显著,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3 结语

思维导图是以树状图的形式归纳记忆要点的,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其强大的末端开放系统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由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将思维导图融入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和课堂讲解的整个过程。学生课前预习时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对整个实验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通过对教师设置的预习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对实验要点的把握;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汇集集体智慧,既节省了备课时间,又可以使重难点更加突出;而课堂讲解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授课逻辑更加清晰,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加,有助于师生感情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其优点是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理论知识,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法,并且教师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由于要将文字精炼并绘制成图,需具备一定的授课技巧和绘图能力。

[1]Tony Buzan.思维导图[M].李新,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胡燕.思维导图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0):77-78.

[3]祝传贵,郑素玲,张小青,等.思维导图在护理专业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1):170-228.

[4]张黎明,金建明,曹辉.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2):73-74.

[5]安英,沈楠,赵丽晶,等.护理学专业生理实验课教学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994-997.

[6]祝铭.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时代教育,2014 (9):85.

[7]李莉,李银芳,刘航,等.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集体备课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3):8-10.

G424.2

B

1671-1246(2016)01-0115-03

猜你喜欢
生理学导图实验教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烃思维导图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