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教学在高校网球普修课中的影响研究

2016-08-10 08:14陈远莉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网球有效性实验组

□ 陈远莉(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有效性教学在高校网球普修课中的影响研究

□ 陈远莉(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经实验研究证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球普修课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达标成绩、教学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有效性教学在内容上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灵活多样,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能提高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率。建议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中应用有效型教学。

有效性教学高校网球普修课

1、有效性教学的定义与内涵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有效性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效率的问题。国内外对有效性教学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在可查到的相关文献中,都没有看到“有效性教学”这一术语由谁最早提出。其相关的英文词条为“effective teaching”、“teaching effectiveness”如:罗宾.巴罗等主编的《教育概念批判词典》,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等。也可翻译成“教学有效性”,港台地区对其翻译成“教学效能”,因此三者是同义词。从内容上看对有效性教学界定,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分两类。一类是从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来定义。如:“有效性教学就是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性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另一种是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定义。如:有效性教学指成功的实现明确目标——学生愿意学并在学习之后能从事学习前不会的事的教学。近年大学的教学质量显现滑坡以及大学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使社会各界对教学的有效性开始关注。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和综合,针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有效性研究很少,很多文章在理论方面涉及较多,关于有效性教学对高校网球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也没有明确将有效教学理论应用于网球普修课中的实践研究。基于此,本文拟在有效性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高校网球普修课进行实践应用研究,指出有效性教学在高校网球普修课中的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球普修课学生6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中,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在互联网和全文数据库CNKI上收查资料等。广泛浏览大量中外文期刊,书籍,并详细阅读了重要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尤其是关于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心理等方面的文献,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有所创新,实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2.2.2、实验法

实验中采用前测和后测的实验设计,对成都中医药大学普修课学生随机选取两个基本素质相似的班级进行实验。在实验开始前,随机选取两个基本素质和技术无明显差异的组(每组30人),再随机选定一个组为实验组,进行有效性教学实验。另外一个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前对两个组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基本素质和技术测试由两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在技术测试中,所测试学生的原始技术水平较差。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无一人接受过专业训练。因此,本实验是在同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保证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根据普修课教学大纲要求,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网前对颠球、底线原地多球、底线原地反手多球三项技术进行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技评和达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技评和达标的考核与成绩评定,均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球普修课技术考核办法与评分标准。各项技评满分为10分,考试组老师在学生达标的同时对学生技术进行现场打分。达标成绩为: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学生连续的最高拍数。技术评分为动作的准确度和完成程度进行优良中差四个技术等级(表1)。

表1 三项技术技评、达标评分标准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发放问卷,对其基本情况和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实验后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学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包括学生学习兴趣、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等。并对回收问卷进行常规的归类统计和分析处理。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率95%。

2.2.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试验获取的数据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标准,以P<0.01作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标准。

3、结果与分析

图1 实验组采用的有效性教学内容与过程

实验组采用有效性教学内容与过程(图1)。课前认真备课,研究实际情况;课中对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式,构建探究与合作教学模式;课后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网球。对照组采用的普传统教学方法,在网球普修课中,老师先向学生介绍这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组织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模仿练习,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学习的情况,宣布课后练习要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同等的条件下(如:场地、器材、网球内容等),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别进行了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如下:

3.1、有效性教学理论对学生基本技术达标的影响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达标成绩分布表

由表2可以看出P<0.05,实验后两组的达标成绩具有差异性。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达分数分布情况统计来看,实验组达标成绩相对集中,中高分段人数相对较多,并且无一人不及格。对照组不及格人数为4人,优秀学生也低于实验组学生。说明有效性教学理论运用于网球普修课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网球达标成绩。

3.2、有效性教学理论对学生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学生教学效能感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动作作为教学的重点,却忽略对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验组中有目的的创设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在实验前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表3)。调查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试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断有效性教学对提高学生教学效能感优于传统教学法,说明有效性教学更有利于对学生教学效能感的提升。

表3 实验后两组学生教学效能感对比

3.3、有效性教学理论对学生兴趣的影响

表4 实验后两组学生兴趣对比

网球运动技术多样,要通过手中的球拍触击球,这就要求要有良好细腻的“球感”。网球每一个技术都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才能达到自动化在比赛中熟练地使用。所以在教学的初期都进行基本技术的反复练习而较少的组织教学比赛。这就可能出现枯燥乏味的局面。由此,在网球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兴趣进行问卷调查(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通过一学期的网球课程学习,对网球运动的喜欢程度明显增多,有效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显著,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奋度较高。而对照组学习前后喜欢人数反而有所下降。说明有效性教学对提高学生兴趣优于传统教学法。

3.4、有效性教学理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表5 实验后两组学生学习能力的对比

大学阶段的学生容易沟通,竞争意识强,不愿服输,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常常以旺盛的学习热情、高度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前的一系列准备活动中去,有效地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解决疑难,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然而然地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鼓励,经常用赞许的话语激励学生,发掘学生错误回答中的闪光点,多让学生解答疑难思考提问,激励他们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产生兴奋和愉快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试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问卷调查(表5),结果对比可以看出,通过一学期的网球课程学习,实验组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经常会进行网球学习的人数从3人增加的到10人,从来不在课外进行网球锻炼的人数从5人减少到了2人。对照组经常会参加网球学习和从来不参加网球学习的学生人数增减不明显,说明有效性教学更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经实验证明,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网球普修课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网球技术达标成绩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1.2、在网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应用有效教学理论,能提高网球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网球技术与课外学习的能力。有效性教学理论是在吸收传统教学一些缺陷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2、建议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和提高,不断学习与总结,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教学积极性。I.S斯塔尔指出:“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的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促进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啬糖”。有效性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同样需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来为教学服务,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完全摈弃传统教学方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创新和灵活运用。实践证明,有效性在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中应用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建议将有效性理论运用于其他体育项目,以检验有效教学理论是否对其他体育教学的价值。

[1]夸美纽斯(捷),傅任敢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5.

[2]张璐.再议有效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2,(3):48

[3]姚利民.大学有效教学特征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1,(4):42

[4]张天宝.论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1998,(5):37

[5]R Ballentyne et al.Researching university teaching in Australia.Student in Higher Education[J]. Reserch in HigherEducation,1999,24(2):237

[6]许绍群.新课标.新数学.新理念.中学数学研究.2003.10

猜你喜欢
网球有效性实验组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