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网球对儿童学习网球影响的研究

2016-08-10 08:14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网球亲子教学法

□ 刘 波 赵 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北京 100084)

亲子网球对儿童学习网球影响的研究

□ 刘波赵月(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北京100084)

网球是一项全身协调性运动,需要完善的入门指导和教学,尤其是早期从事网球入门学习的少年儿童。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不能参与长时间大强度的网球训练,因此网球训练方法尤为重要。亲子网球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亲子关系以及教学效果上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

网球教学亲子教学方法

1、前言

网球是技能主导类隔网竞技项目,是一项全身协调性运动,需要完善的入门指导和教学,尤其是早期从事网球入门学习的少年儿童。著名球星费德勒和纳达尔均是3岁开始学习网球,德约科维奇是4岁开始学习网球。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彻底颠覆了落后的“教师中心论”,他的这一教学思想将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遵循了儿童在一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亲子教育、亲子活动、亲子瑜伽等相继被引入教育,也正是重视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做出的教学方法改革和调整,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且根据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有相关专家经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指出:未来想要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初学网球的年龄最好在6至8岁之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示范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别是6岁儿童,6岁是一个即将进入小学的过度年龄,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至关重要。

2、网球教学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网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各个年龄阶段都在积极开展网球运动,对于促进我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网球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有传统的网球教学方法和新式的快易网球十步教学法等等。寻求一种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儿童网球教育是竞技网球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研究目的是寻找适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

2.1、传统网球教学方法

传统网球教学方法有:(1)讲解法;它是网球教学工作中一种运用语言的最普遍的形式,即教师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的任务、内容、要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在理论数学、思想教育和技术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练习法:指根据网球教学的具体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同一种动作的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技术动作来形成身体自动化;(3)直观法:是指在教学中,借助视、听等肌体感觉来感知作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由于传统的网球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示范、讲解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基本上,再配以多球练习,所以使得网球教学的效果难以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消极的,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运用枯燥乏味的语言和动作示范传递知识信息,难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封闭了孩子的思维,阻碍了孩子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2、亲子网球教学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亲子活动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幼儿活动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通过开展一系列亲子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在活动过程中来帮助家长学习一些育儿教育与技能,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可以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亲子同练式教学方法可以定义为:在教练的指导下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学习与交流,促进相互合作与进步,培养合作意识,达到培养和谐亲子关系、促进彼此学习与进步的一种教学方法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亲子网球教学对儿童学习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和下手发球的影响。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亲子网球教学相关文献,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3.2.2、专家访谈法

走访网球教育相关专家,就文中的研究结果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3.2.3、教学实验法

在保证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进行亲子网球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网球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亲子网球教学法和传统网球教学法的差异。

3.2.3.1、实验对象

6至7岁没有接触过网球的儿童,男孩和女孩各1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男孩和女孩各五人。

3.2.3.2、实验内容

教学课时为20个小时,一节课一个小时。实验组采用亲子网球教学法,家长参与到网球课堂中来,教练进行正反手、上手发球的教学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网球教学法。

3.2.3.3、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实验分组、教学实验、数据测量和数据检验。

(1)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男孩和女孩各五人。

(2)教学实验: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亲子网球教学法,教练进行亲子网球教学。准备部分由孩子和家长共同组织,每个孩子组织和领导一节准备运动。基本部分教练先讲解示范,家长与孩子组成搭档进行学习训练,并与其他家庭之间进行竞争。结束部分教练进行总结,每个孩子和家长陈述该次课的收获。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准备部分由教练带操,基本部分教练先做讲解示范,接着孩子进行学习训练,教练在一旁进行辅导纠正。结束部分由教练总结。

(3)数据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二十个课时的实验之后,进行学习成果数据测量,测量内容如下:规定目标区域,教练喂球,孩子用正手将球击倒目标区域内;规定目标区域,教练喂球,孩子用反手将球击倒目标区域内;底线发球入界测量。正手反手发球各十次机会。

(4)数据检验:用spss将数据进行效度检验,测其P值和T值。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亲子网球训练的特点

3.1.1、儿童生理特点

儿童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儿童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少儿血液中含水量多,但是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少。少儿的神经系统抑制过程不完善,因此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我们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慎重进行力量训练,应加强柔韧性练习。训练量不能过大,训练时间不能过长,多示范,少讲解,产生问题及时纠正,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3.1.2、儿童心理特点

少儿的情绪波动性较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刺激敏感,心理活动多,容易骄傲或者自卑。在教学训练中应该以鼓励为主,表扬表现优秀的儿童,让孩子形成良性竞争,多进行小型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孩子知道自己学习的成果,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

3.2、亲子网球训练与传统教学网球教学法对比

3.2.1、课堂秩序对比

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传统网球教学法中,参与者只有孩子和教练,随着孩子数量的增多,课堂秩序越来越不容易维持,教练往往顾此失彼。教学进度缓慢,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突出。

亲子网球中多了家长的角色,一方面,家长的存在会让孩子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因此上课会更加认真。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能够更多交流,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合作、竞争,培养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能够帮助控制课堂秩序,因为家长的身体素质明显高于孩子,能够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得学习。

3.2.2、教学成果对比

教学实验结束后,对教学成果进行测量,得出的结论如下所示。

3.2.2.1、正手击球测试

教练和测试者隔网站立,教练站在一方场地T点处喂球,学生站在另一方场地原点处,学生尽力将球击入教练左边和右边四平方米大小的两个目标区域,两个区域各5次,累计入界总次数。

由表1可知,实验组的正手入界次数平均为6.3次,高于对照组的5.2次。差值为0.9,经过检验,T值为0.137,P值为0.014(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亲子网球教学对儿童正手学习有促进作用。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手入界次数对比

3.2.2.2、反手击球测量

测验方法同正手。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反手入界次数对比

由表2可知,实验组球员入界平均为5次,对照组为4.8次,差值为0.2,T值为0.089,P值为0.022(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亲子网球教学对儿童反手掌握也有促进作用。

3.2.2.3、发球测量

学生站在底线后,下手将球发向对角的发球区内,左右区各五次机会,累计进球总数。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球入界次数对比

由表3可知,实验组入界平均次数为6.1次,高于对照组的5.5次,差值为0.6,经过检验,T值为0.331,P值为0.035 (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3.2.3、小结

在教学环境上,传统网球教学课堂儿童不听从管教,课堂秩序混乱,教学效率低。亲子课堂中因为有家长参与,课堂纪律良好,组内的合作和组间竞争,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亲子关系上,传统网球教学孩子参与课程教学,家长在场地附件观看或者不在场地之内,缺少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亲子网球教学法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竞争,克服困难,能够增进情感。教学效果上,经过实验数据测量,亲子网球教学法和传统网球教学法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正反手、下手发球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儿童的正手和发球上。因此亲子网球教学有其优胜之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不能参与长时间大强度的网球训练,因此网球训练方法尤为重要,需要加入小型比赛和游戏。亲子网球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亲子关系以及教学效果上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

4.2、建议

亲子教学方法是一种阶段性教学方法,适用于儿童学习网球的初级阶段。儿童学习网球应该建立良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概念,打好基础,不急于求成,培养球感为先。儿童网球教学要控制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注意儿童身体恢复。

[1]陶志翔,网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占捷,家长在少儿网球训练中的作用.[J].热门话题,2000,(7).

[3]刘泳,网球初级教学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

[4]孙文渊,浅谈网球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世界,2011

[5]贺琳霞,亲子活动让幼儿更幸福.[J]家教锦囊,2011

[6]江黎,亲子同练法运用于六岁儿童初学网球正反手抽球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

[7]袁朝霞,关于少儿网球早期专门化训练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5

[8]张晶,少儿网球训练中底线正反手技术分析.[J].训练研究,2008

[9]董学琪,网球三步教学法[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

[10]孙卫星,现代网球技术教学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1]尼克·波利泰里尼.波利泰里尼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2]杨远波,短式网球的特点及实用价值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13]倪菊萍.浅析网球运动的美学价值[J].内江科技,2008

猜你喜欢
网球亲子教学法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