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在硬地上技战术运用特征变化研究

2016-08-10 08:15孙金金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3期
关键词:球速接发球落点

□ 孙金金(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4)

近十年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在硬地上技战术运用特征变化研究

□ 孙金金(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4)

本文对2006年--2015年美国网球公开赛,2007年-2016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男子单打决赛的20场比赛15项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发球的速度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一发成功率有所提高,并且呈稳定趋势;双误后5年较前5年减少并稳定;在一发时,运动员由以前倾向发内角转变成内外角比例均衡,适当时机发追身;在二发的时候,在前五年,选手很少会考虑发外角,更多的是内角,其次中路;然而,近五年,内角依旧是主要选择,但外角和中路比例逐渐持平;Ace球在外角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接发球选手的进攻意识更强;底线相持能力越来越强,回合越来越多;选手们击球节奏越来越快;上网次数是一个高低高的趋势,说明网前又重新变得重要起来。

网球技战术硬地

1、前言

继李娜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以及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取得冠军,排名上升至女子单打世界第二后,2016年年初,张帅在澳大利亚公开赛赛场上打破14次大满贯正赛不胜魔咒,而且创历史的闯入澳网女单八强,世界排名上升至64。而我国网坛一直呈现着一边倒的现象,中国金花屡次给国民带来意外惊喜,国民对网球的热爱也随选手在国际赛事取得成绩成正相关。然而,我国男子选手方面虽说有张择、吴迪、公茂鑫、柏衍等人,但是,并未在四大公开赛等重大赛事上取得较好的成绩,男子选手单打世界排名最高达到144,这是中国男网有史以来最佳排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男子网球竞技运动水平其他优秀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特此通过对近十年来世界优秀男子职业运动员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发现主流打法的变化趋势,为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近十年美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澳网、美网属于硬地赛事,球的弹跳较草地和红土更规律,且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技战术水平能够代表当今网坛的最高水准,因此本文选择了这20场具有代表性的男单决赛的比赛进行研究分析。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方面的期刊、优秀硕博论文以及文献,同时浏览美网、澳网官网,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为文章撰写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2.2.2、录像观察法

通过反复观看比赛的视频,根据所需指标进行数据收集,然后统计整理。

2.2.3、数理统计法

对着20场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运用excel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2.2.4、专家访谈法

构建论文框架体系,向专家描述研究思路,请专家给予指导与建议。

2.2.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中变化的趋势。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发球阶段技战术特征变化分析

在网球运动中,发球无疑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技术动作,发球是唯一不受对方选手制约,且主动向对方发起进攻的技术,每一位优秀的运动员想要取得比赛的胜利,都离不开强大的发球。而强大的发球又需要速度、落点和旋转来支撑。随着时代在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无不充斥着方方面面,球拍、弦材质的变化对球速的变化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发球速度以及落点区域的变化进行分析。(将发球区分为左和右区)

图一 发球区域示意图

发球不但重视发球的力量和速度,而且注重增强了球的旋转和对发球落点的控制,进一步增加了发球的威力,给对手增加压力。据ATP官网最新统计,现在最快的发球速度可达235km/h,但是这位选手并未出现在这20场决赛中,这说明只要速度是并不明智的;费德勒的发球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是他能够很好的将球速与球的落点结合起来,发球的准确性极高,并且能够随机应变;另一方面,穆雷的发球速度已经超过210km/h,在一发失误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选手在二发都会在保证成功率的前提下,在发球速度上有所降低,大多数选手在二发时,会减小角度,控制球的落点,以保证成功率。但是穆雷在一发和二发之间相差较大,而且都低于平均数,说明其在这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表1、2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选手们在保证一发球速的同时提高了二发的球速,不管是一发成功率,还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都是上升趋势,但是二发得分率在一个相对波动的情况下,选手之间有所差异。双误的个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选手之间相差不是很大。Ace球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前后的差距,并且选手们之间没有很大的差距。

发球落点分为内角、中路以及外角,发外角球可以有效的将接发球员调动到场外进而拓展发球方的进攻空间;球网中心是球网的最低点,发内角球下网的几率有所降低,且发内角球时球在空中飞行的距离是最短的,这就可以为发球方争取时间优势,减少接发球方反应和移动的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ace、发球直接得分在内角和外角居多中路的发球很难得到更多的发球直接得分,而外角则从05年的38.45%增加到16年的56.55%,所以选择发中路的比例越来越少;选手们在一发的情况下,外角和内角的比例占到70%-90%,但中路的球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在二发时,选手们更偏向中路和内角。Ace球的得分落点分布与一发落点的分布有所相同,由此也看出一发的重要性。

表1 澳网近十年发球阶段数据统计

3.2、接发球阶段技战术变化分析

发球的直接得分能力和接发球战术体系的得分实力高于对手是网球制胜的机制。接发球的技战术主要包括抽球、削球、挡球和推球等技术,而接发球的回球路线也显得尤为重要。当发球方一发失误时,在接二发时,接发球方就要把握机会,将球击向接发球方反手位或防守相对较差的区域,给发球方制造压力,迫使其失误,将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达到得分的目的。接发球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将球发球回到对方场地,而且接发更具进攻性,掌握好变线的能力,能够化解被动的局面。随着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加以及网球技术不断完善进步,二发时接发球员一般还是会站在底线附近,这是由于在球速减低的同时,发球方会增加球的旋转。但对于球速明显减弱的二发,顶尖网球运动员更多的采用更有侵略性的回击路线。

3.3、相持阶段技战术运用变化的分析

在相持阶段,主要攻击对手相对较弱的技术(比如反手位),其次是通过落点的变化尽可能的调动对手,然而两边大角度调动对手创造空当的战术是不够的,因此深浅结合的组合也是必不可少的战术。一方面,跑动中击球稳定性不如定点击球,另一方面,多回合的跑动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网球是一项对体能要求极大的运动项目)

在相持阶段,随着网球拍材质的变化、运动员正反手技术动作结构更加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生理学,技术不存在缺陷,动作越来越简单,效率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今天底线相持的局面。网球经历了发上时期、发上与底线期(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底线期和全面期,并驾齐驱以及转承期。1998年桑普拉斯和伊万尼塞维奇全场平均拍数只有三拍多一点;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在男单决赛中共耗时五个半小时(比分:5-7,6-4,6-2,6-7,7-5),人们称之为底线超人的终极PK;2013年西蒙与孟菲尔斯全场30回合以上的分数就有30次,最长的一分就打了371个回合。由发上到底线再到全面证明了网球技术的全面发展,技术环节都不存在任何缺陷,并且应用程度非常高。当今网坛以底线相持为主流打发,从表4、5可以看出,网前技术的运用次数由高到低、由低到高这样一个趋势,表明了底线进攻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技术的运用,变化比赛节奏,从而掌控比赛。底线相持阶段,很难打出制胜分,即使制胜分有所提高,非受迫性失误也会受到影响;要想改变底线相持的局面,那么选手们必须离开底线,频繁的来到网前从而增加制胜分,降低非受迫性失误。

表2 美网近十年发球阶段数据统计

表3 发球落点分布情况

网球的击球节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击球的力量于速度不同而造成的网球快慢、轨迹的变化。在网球比赛中,网球的击球节奏是其他节奏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把握好击球的节奏才能控制整场比赛的节奏。选手们的技术更加接近人类的动作特性,击球节奏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技术变得越来越简洁,球速会越来越快,但是场地是固定的,选手们必须做出改变,离开底线,更加向前,与对手的距离更短,比赛节奏也会随之加快。

4、研究结论

4.1、关于发球方面,对于男子职业运动员来说,发球的速度是基础,对于落点的要求更高,一发更趋内、外角;二发球速虽不如一发,但是已然呈上升趋势,且落点更偏向于发中路和内角。

4.2、关于接发球方面,从接发球员站位以及接法引拍节奏和幅度的变化,可以看出职业男子网球运动员接发技术更多的变被动为主动抢攻趋势的。

4.3、在相持阶段,底线拍数的回合的多少是与运动员长期进行底线专门化的训练有关,底线相持成为主流趋势。球速越来越快,抽球时间越来越短,动作越来越简洁,击球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在做好以上的前提下,打开大角度也是比赛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网前技术又会重新变得重要起来。

表4 近十年澳网技战术数据

5、建议

5.1、当今发球的趋势无非是在球速的基础上,控制好球的落点以及旋转。在保证一发成功率的前提下,提高一发得分率和二发得分率。

5.2、在接一发时相对处于被动,所以对一发的回球路线尽量将球推深;在接二发时,由于球速没一发快,可以考虑进攻,转换一下场上的局势,将球推向对方的反方向。

5.3、运动员应提高底线相持能力的同时,加强控球的精准度,同时提高反手抽球的能力;抓住网球机会。

[1]陶志翔,祁兵,胡亚斌,等.对网球发球体系的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 0 0 4,2 7 (12):1695-1697.

[2]郭健,韩振民.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硬地比赛发球直接得分率与发球落点特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8):92-93.

[3]李明芝,孙卫星,周峰.优秀男子网球选手每局第一分的技战术特征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1):53-58.

[4]王剑,柳齐齐,吴国权.现代男子职业网球技战术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2):108-110.

[5]吴强.2009年美网费德勒与对手网球技术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40-42.

[6]严秀兵.2014年美网锦织圭单打比赛得分技战术运用效果与分析[D].扬州大学,2015.

[7]吴绪东,孙龙龙.2012年美网男子单打决赛德约科维奇与穆雷的技战术统计比较分析[J].运动,2012,21:13-14

猜你喜欢
球速接发球落点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排球大力跳发中的马格努斯效应
世界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发球速度与拍数关系的研究
——以硬地赛场为例*
影响足球球速诸因素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曲棍球短角球击球方法与身体姿势对球速影响的研究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拼抢第二落点新闻打好新闻竞争战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