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益气汤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8-15 01:18艾明瑞王艳青赵培冉宪俊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益气汤温阳下肢

艾明瑞 王艳青 赵培 冉宪俊



温阳益气汤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明瑞王艳青赵培冉宪俊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汤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的疗效观察。方法将7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同时给予温阳益气汤;对照组: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无中药汤剂辅助治疗,连续治疗7天。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汤在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效果良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癌;温阳益气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是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该病明确命名为“股肿”。19世纪中期(1946—1956),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即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2]。Alikhan R报道住院病人中急性病发生DVT的发病率为10%~40%[3],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此病发病后可导致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难治性疾病,会长期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中医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较大的成就,但恶性肿瘤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医治疗效果较差,我科采用温阳益气汤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为了观察温阳益气汤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笔者从2012年3月—2015年3月,笔者观察了39例的临床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78例肺癌患者均诊断明确的DVT患者,治疗组39人,其中男性27人,女性12人,年龄47~74岁,平均(54.4±0.7)岁;对照组:39人,其中男性29人,女性10人,年龄50~77岁,平均(55.1±0.4)岁。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经过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除常规抗凝溶栓治疗外,配合温阳益气汤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一周统计疗效。对照组:采取抗凝溶栓治疗,无中药汤剂治疗。

1.4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5疗效评价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参考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疾病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疗效评定标准修订。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疗效评定标准修订。临床痊愈:患肢疼痛、肿胀消失;显效:患肢疼痛、肿胀明显好转,由+++→+;有效:患肢疼痛、肿胀好转,由+++→++或++→+;无效:患肢疼痛、肿胀无改善。

1.6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采用χ2检验处理临床指征变化,用t检验分析疗效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

2.1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疼痛、皮温、肿胀程度计分标准参考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数的变化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

2.2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比较 (例,%)

2.3小结从以上数据看:阳益气汤治疗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效果显著。

3 讨论

癌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 4~7倍[4]。这一风险在特定类型的实体瘤和血癌患者中更高,放化疗、手术以及转移性疾病或遗传性易栓症等因素也可增高血栓风险[5]。研究提示相关机制包括肿瘤产生的黏蛋白、组织因子相关因素、半胱氨酸蛋白酶,导致了血栓和局部缺氧的形成[6]。静脉血栓栓塞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病因,并且发生血栓栓塞的癌症患者的总体死亡率增高[7]。一项研究发现,这些患者的 1 年生存率只有无栓癌症患者的三分之一[8]。癌症相关血栓的发生率有所增高,可能是由于治疗手段的改善而使得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目前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具有促凝作用,血栓检出率增高[9]。中医认为正气不足是恶性肿瘤发病机理,且癌性体质多为脾肾阳虚,阳气无力固护肌表、内脏,肌表、内脏气化失司,寒凝痰瘀内阻,久成窠囊,而病难除,而脉络中寒凝,痰瘀阻塞,脉络气血滞涩,津液回流受阻,泛溢肌肤而发为股肿病,《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气能行血,气虚则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瘀,而血液瘀阻又可导致气机不畅加重气虚,故治疗肿瘤伴发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该温阳益气法。

温阳益气汤方中以附子、生黄芪为君药,一方面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以补脾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以茯苓、党参、陈皮、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兼以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陈皮调理气机,白术健脾燥湿。佐以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重温阳益气,轻活血;升提正气,恢复营卫,使瘀血自除。本方适合治疗肿瘤患者并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有利于肿瘤患者体质的改善,病情的控制,使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1]Mosby’s Dictionary of Medicine’ Nursing & Health professions [M],Tthed’st Louis’ Mo:Mosby,2006:115-116

[2]Alkhan R. Spvropoulos AC,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ardio respirator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J].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8,121(11):935-942.

[3]阴广先,张淑芳,孙忠举.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疗效分析[J].工企医刊,2003,16(2):46-47.

[4]卢明书,王豪夫.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32(1):60-62.

[5]黄贵熙.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J].广西中医药,2003,26(2):29.

[6]彭宏,王化京.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J].国医论坛,2007,22(1):29-30.

[7]潘进社,李玲,朱燕彩.理疗对骨折并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7(4):230.

[8]李运元.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6,12(12):45-46.

[9]刘明,程志新,侯玉芬.中西医结合治疗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6,25(2):70-72.

巴豆饮片

炮制:生巴豆 去皮取净仁。

性味:辛,热;有大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外用蚀疮。

主治:用于恶疮疥癣,疣痣。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疮疡脉管病科(沧州 061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27

1003-8914(2016)-07-0961-02

(本文校对:张淑芳2015-05-12)

猜你喜欢
益气汤温阳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藿芪温阳丸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