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氏三步六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6-08-15 01:18张顺华郑文通余庆阳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筋术者腰部

张顺华 郑文通 余庆阳



余氏三步六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张顺华1郑文通2余庆阳3

目的比较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与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传统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具有疗效佳、不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福建名中医、国家第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海峡南少林骨伤流派龙岩余氏骨伤杰出代表余庆阳主任,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理筋手法。笔者在余主任指导下,应用理筋手法治疗腰突症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病人86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患者均以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8岁,平均(42.8±3.25)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周。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31岁,平均(40.6±2.6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1周。所有病例经CT或MRI检查,L4-5突出23例,L5-S1突出32例,同时合并两个间隙突出或膨出31例,突出大小介于0.2~0.6之间,8例伴有L5不全骶化,2例伴有胸椎腰化,3例伴有S1隐性裂。

1.2诊断标准根据胡有谷[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痛重于腰痛。(2)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弱,感觉异常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体征中的两种征象。(3)神经根张力试验:无论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均为阳性。(4)影像学检查:CT/MRI等异常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

1.3纳入标准(1)神志、意识清楚,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突出物大小介于0.2~0.6之间。(3)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精神疾病。(4)排除其他非椎间盘突出因素引起的腰腿痛。(5)以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为观察对象。

1.4排除标准(1)椎间盘中央巨大突出,出现马尾神经压迫症状者。 (2)有严重内脏疾病、严重骨质增生者、骨质增生“搭桥”,脊柱侧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肿瘤、结核者,伴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1.5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治疗。1.5.1治疗组手法操作方法(1)准备手法: ①循经推擦法:俯卧体位,医者用推擦手法在患者脊椎两侧太阳经筋及患者臀部和下肢后外侧施术3~5分钟。 ②点穴法:仍俯卧位,医者位于患侧,以拇指或肘尖点压在腰阳关、肾腧、大肠腧、环跳、承扶、风市、委中、承山、阳陵泉、绝骨、丘墟、阿是穴。每穴施术2~3遍。(2)治疗手法: ①按揉弹拨法:患者俯卧位,医者手拇指或手掌按揉、弹拨两侧竖脊肌及患侧各神经分布区。施术3~5分钟。重点按揉病灶处痛点及梨状肌投影点,出现下肢放射痛为佳,每处50~200次。②腰腿后伸斜扳法:续俯卧位,术者一手扶托对侧膝部上抬,使下肢后伸,另手压腰部突出间隙上方,向下按压。压与抬两手配合一致用力,连续10~20次。使腰椎获得较大的被动后旋转运动,左右各1次。③腰侧扳法:患者侧卧位,贴床之腿伸直,其上大腿屈膝90度,术者站于患者腹侧,一前臂压患者肩前,使上身向背部的床面倾斜,另一前臂压患者臀部,使臀腿部向术者身旁的床面倾斜,双臂同时用相反之力,将患者腰转动,并嘱放松腰部,当腰活动自如之际,两臂配合突然用大力,上推下回收,连续5~10次。当腰部旋转达到一定程度,多会发生弹响,左右侧卧各一次。④腰髋屈伸法:仍侧卧位,患侧在上。术者立于其后,一手臂扶小腿,手掌托膝部,另一手掌抵住突出椎间隙。先作屈髋、膝运动,使大腿贴于患者腹壁,一松一紧3次,然后将患膝拉直,手掌和手臂同时将患下肢做腰髋后伸动作,抵压腰部一手同时顶住腰向前,两手推拉动作要协调,使腰由屈曲位转为后伸位,动作连贯,两手同时准确对准病变椎间隙发力,使腰部达到尽可能大的后伸前屈活动。连续5~10次。⑤屈膝旋腰法:患者仰卧,屈曲患侧膝、髋关节,术者一手压其患侧肩部,另一手压患侧膝关节向健侧骨盆方向按压,可使腰部旋转,两手同时发力,多有弹响声出现。连续5~10次。⑥屈压髋腰法:仍仰卧位,术者使其双髋双膝同时屈曲,术者双手按压膝部,可应用身体重力同时下压,使双膝髋关节屈曲到最大力度时,一手及前臂维持压力,另手插入臀后部使臀部高抬离床,下压和高抬两者动作要一致,对准病变椎间隙发力,反复5~10遍。(3)结束手法:①循经推擦法:先仰卧后转俯卧体位,医者用推、擦手法在患者脊柱两侧膀胱经,及患侧臀部和下肢施术3~5分钟。②循经叩击法:先仰卧后转俯卧体位,医者用叩击拍打手法在患者脊柱两侧太阳经筋,及患侧臀部和下肢施术3~5分钟。大部分病人适合全套手法操作,每2天一次。随下肢症状好转,逐渐减少运动手法项目。10次为一个疗程。

1.5.2对照组传统手法疗法(1)患者俯卧,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术者分别按压肾俞、大肠腧、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并在患者患侧腰臂及下肢用轻柔、按等手法治疗。(2)患者仰卧,术者用手法或者机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降低盘内压力,同时可扩大椎间孔。(3)患者俯卧,术者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震动。然后在固定患部的情况下,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4)腰部斜板和旋转复位手法。(5)沿受损伤神经根及其分布区域用、按、点、揉、拿等手法。以上手法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1.6观察指标①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2],在标尺上画1条10cm的横线,分成1cm的10等份,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横线的左端为0,表示无痛,右端为10,表示剧痛。让患者根据自己感觉在横线上画一记号,表示疼痛程度。②采用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定[2],按病情轻重,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29分,得分越低,病情越重。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查以上两项观察指标。

1.7疗效评价标准参照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评定[2]。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 ×100%。痊愈﹕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恢复正常工作,改善率>75%;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改善率>50%~75%;有效﹕症状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部分恢复工作,停止治疗后有复发,改善率≥25%~50%;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直腿抬高试验(+)或加重,改善率<25%。

2 结果

2.1JOA及VAS评分,JOA及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JOA及VAS评分比较

2.2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总有效率88.37%,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中筋伤痛范畴。发病时,常表现为腰部督脉、夹脊穴,太阳经筋,或臀腿部的太阳、少阳、阳明经筋和腧穴的疼痛、麻痹等症状与体征。《素问·宣明五气》中“久行伤筋”,《灵枢·经筋》分篇论述了十二经筋的病候,明确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经筋在长期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后,气血运行受阻,使局部经筋失养所致,三步六法理筋手法以经筋理论为指导,根据“以痛为腧”的选穴原则,在足太阳经筋体表循行部位施予手法,达到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使经脉通畅,通则不痛。

翁文水、沈国权[3]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是一种多源性卡压的结果,不仅是腰椎中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而且可能是脊柱失稳后在椎间关节、椎间孔及一些神经路线上畸形、劳损等原因造成卡压也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系列症状。这些卡压点在经筋理论中认为是结筋病灶点。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经络理论,应用循经推擦法及点穴法、弹拨法、叩击法梳理经筋,松解筋结点,达到经筋松解及筋结病灶点直接精确治疗的作用。

潘文斌、王丽荣等[4]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脊柱生物力学改变,脊柱内外压失衡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董明超、贾江波[5]认为理筋手法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神经根物理压力,纠正椎管内外环境的失衡状态。余氏三步六法理筋手法运用一系列运动手法可调整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恢复腰椎正常解剖系列及腰部肌肉关节的力学平衡,达到“骨正、筋柔、气血通”的目的,从而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

通过经筋理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经筋循行线和结筋病灶点施以常规按摩手法,再结合“骨错缝”学术观点,应用运动手法治疗,这是余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理论。其手法特色在于既能从经络理论来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又重视解剖结构的调整,使治疗更精准、有效,手法操作有的放矢。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4-42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146-151.

[3]翁文水,沈国权.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探讨——多源性卡压学说[J].按摩与导引,2008,24(9):15-16.

[4]潘文斌,王丽荣,李仁锋,等.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4):186,191.

[5]董明超,贾江波,于雪峰.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报告[J].光明中医,2009,24(2):305-306.

1.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康复科(龙岩 364000);2.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中医科(龙岩 364000);3.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康复科(龙岩 364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41

1003-8914(2016)-07-0985-03

(本文校对:郭建辉2015-04-28)

猜你喜欢
经筋术者腰部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辐射防护舱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对术者辐射防护效果的体模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者站立区水平方向X线辐射剂量分布特征分析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