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体会

2016-08-15 01:18杨晓莉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卧床腰部腰椎间盘

杨晓莉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体会

杨晓莉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科92例患者采用体位护理、疼痛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的护理方式。结果95.6%的患者均病情稳定,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通过正规的治疗及专业护理,能大大提高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措施;中西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oflumbarintervertebraldisc,PLID)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一系列复杂变化与表现的一种综合征[2]。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或合并下腰部及下肢感觉异常[3]。中医称为腰痛病,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近几年来,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痛病,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了中西医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为29~72岁,平均年龄为(39±2)岁,平均住院天数为两周。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1) 中药封包:就是将中药装入包内,经过煮沸加热的方式将药包加热,放于患处,并配合磁热灯照射,每日2次,每次30~40分钟,注意温度,防止烫伤。药物组成为秦艽散、独活散、红花散、白芷散、透骨草散、威灵散等加减。(2) 中频电疗:选择处方3,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日2次,每次20分钟。(3) 微波治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4) 骨盆牵引:可增加脊椎间隙宽度,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和对神经的压迫,改善局部循环和水肿。病人俯卧或仰卧,佩戴胸背及骨盆带,反向水平牵引,重量为7~15kg,每日2次,每次30~40分钟,持续3~4周。(5) 静脉输液: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5~10mg加滴管,5%的葡萄糖250ml加红花注射液20ml静滴,0.9%氯化钠250ml加β-七叶皂甙钠10mg静滴,必要时输0.9%氯化钠100ml加氯诺昔康8mg(或帕瑞昔布40mg)静滴。有神经压迫症状的可加用神经妥乐平4ml加5%的葡萄糖250ml静滴。

1.2.2护理方法(证候施护)(1) 体位护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2~6周或至症状缓解,卧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恢复期,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加以保护和支撑,注意起床姿势,宜先行翻身侧卧,再用手臂支撑用力后缓缓起床,忌腰部用力,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牵引或复位后病人下床活动需佩戴腰围,平卧时取下,站立前戴好,仰卧时可在腰部加一宽15~20cm,厚5~7cm的腰垫,以维持腰部生理曲度。(2) 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程度,采用VAS评分法,疼痛大于4分,可给于耳穴贴压,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等,必要时给于口服西乐葆,每日2次,每次1粒,疼痛评分大于6分,可输0.9%氯化钠100ml加氯诺昔康8mg(或帕瑞昔布40mg)静滴,每12小时一次,连用3天。(3)用药护理:桃红四物汤加减,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指导患者中药汤剂饭后0.5小时温服,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刺激食物。(4)情志护理:了解患者的情绪,使用言语开导法做好安慰工作,保持情绪平和,神气清净,也可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5)饮食护理:血瘀气滞型,饮食宜进行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黑木耳、金针菇、桃仁等。寒湿痹阻型,宜进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如砂仁、羊肉等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湿热痹阻型,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冬瓜、赤小豆、玉米须等。肝肾亏虚型,宜进补肝肾壮筋骨之品,如黑芝麻、杏仁、腰果、核桃等。(6)功能锻炼: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可进行双下肢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恢复期可进行“五点式”“飞燕式 ”等腰背肌功能锻炼,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次数,以不疲劳为度。(7)康复指导:指导患者腰部保暖,避风寒,慎起居,生活中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及行走姿势,常做搓腰动作,尽量不弯腰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告知患者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缓慢。告知不宜久坐久站,提倡坐硬板凳,宜卧硬板薄软垫床,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腰围不可长期使用,通过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缩。不宜穿带跟的鞋,应穿2cm以下的平底鞋。

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对疗效进行评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正规治疗并配合中西医康复护理,89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治愈68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5.6%。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效果表 (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还可反复发作,鼓励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5],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除了吃、喝、大小便,其余均在床上,卧床休息,争取每天卧床时间达到20小时以上,这样病情较重者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基本的治疗方法。生活中可发现某些患者虽然采取了积极药物治疗,牵引、理疗、按摩等治疗措施,但却忽视卧床休息的作用,认为卧床不是治疗,可有可无,结果使治疗时期延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1]蔡敏英,韩艳.身痛逐瘀汤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C):34.

[2]杜天信,高书图.洛阳正骨:骨伤病征诊疗规范[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5]余巧灵,寿棘.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3302.

十忌:忌早起科头,忌阴室贪凉,忌湿地久坐,忌冷着汗衣,忌热着晒衣,忌汗岀扇风,忌灯烛照睡,忌子时房事,忌夏月凉水抹簟、冬月热火烘衣,忌久观场演剧。

——清·徐文弼《寿世传真·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第四》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骨五科(濮阳 457001)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59

1003-8914(2016)-07-1021-02

(本文校对:葛占洲2015-04-24)

猜你喜欢
卧床腰部腰椎间盘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