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急性炎症反应的效果观察

2016-08-15 01:18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胃癌炎症

赵 霞



中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急性炎症反应的效果观察

赵霞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82例,随机分成两个组,对照组91例实施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的测定的急性炎症反应指标和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急性炎症反应指标血CRP、IL-6 和PGE2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和第1天比较,血CRP、IL-6 和PGE水平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急性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胃癌;急性炎症反应;术后;效果观察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癌肿切除是目前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方法,手术刺激和癌肿本身诱发的急性炎症反应进一步致使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和营养状况低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笔者根据中医护理“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护理原则,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有效减轻了术后急性炎症反应,取得了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182例,其中,男104例,女78例,年龄45~80岁,平均(65.28±6.31)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9.34±3.58)个月,合并营养不良130例,术后病理诊断癌症分型:低分化腺癌78例,印戒细胞癌64例,黏液腺癌23例,乳头状腺癌17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91和对照组各91例,根据患者知情同意权,自愿参加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和细胞学检查为原发性胃癌确诊病例;②无远处转移;③无严重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合并性疾病;④无手术禁忌症、过敏性体质和精神障碍。

1.3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护理。

1.3.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①整体护理,术后对患者实施无缝隙整体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情志护理,积极和患者沟通,倾听患者主诉,根据患者不同心理动向,以情志相胜方法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指导,从而缓解和改变患者心理变化;③辨证施护,a.根据胃癌患者术前实症(血瘀症、气滞症)和术后虚证(胃肠功能欠缺,机体正气虚弱)的临床特征,指导患者科学补充营养,提高自身机体免疫,运用山楂肉丁、黄芪山药羹等食疗菜谱和艾灸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腧穴(20~30min/次,1次/d,连续7d)进行药食同补,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b.对肠内营养患者,护理人员掌握好营养液温度和滴入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营养液配制和滴注,以防污染引起感染;c.密切观测患者血糖变化和放化疗后出现的脱发、口腔炎、静脉炎等代谢性和并发性急性炎症,必要时给予胰岛素和相应药物治疗;d.对留置的营养管和减压管,指导患者妥善安置,防止管道阻塞和误吸,掌握正确咳嗽方法,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预防吸入性肺炎。

1.4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患者术后1d和7d时的急性炎症反应变化和胃肠功能恢复指标。①急性炎症反应评价标准: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2ml,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前列腺素E2(PGE2)浓度;②胃肠功能评价标准:根据术后观察记录比较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变化比较术后1d两组患者急性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和术后1d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性炎症反应变化比较

2.2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比较观察组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恢复比较

3 讨论

胃癌患者术前已有不同程度的进食和消化功能障碍,大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加之手术后,剧烈的应激反应很容易诱发急性炎症反应,严重影响治疗预后。

中医护理干预的辨证施护,从“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多方面进行系统、适当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结合本研究,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中,中医护理从整体、情志等方面,运用科学饮食、艾灸穴位、按摩拍背等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辨证施护,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急性炎症反应指标改善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护理中的情志护理充分调动了患者的自身能动性;艾灸腧穴、关元、三阴交通过热刺激和药物渗透,达到了温经散寒、扶阳固脱、健运脾阳、补中益气的作用,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综上所述,胃癌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急性炎症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沈红燕,朱莹莹.中医护理措施对胃癌术后患者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9):192-194.

[2]蔡丹艳,方雪.中医护理在腹部手术术后腹胀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2014,11(9):180-181.

[3]熊小燕.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护理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9(9):103-104.

[4]周玲,孔红武.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2):2687-2688.

[5]赵芳,邓冬梅.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7):1798-1799.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院感科(濮阳 457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64

1003-8914(2016)-07-1030-02

(本文校对:毛登峰2015-05-07)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胃癌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