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2016-09-19 08:54徐春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内科例数心血管

徐春玲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徐春玲

目的 探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低于常规组的9.00%,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高于常规组的89.00%,P<0.05。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而针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采取临床治疗同时,为保障临床疗效,需注重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而于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对于疾病治疗有较好的临床价值[1]。本文就该问题研究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常规组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为(65.27±10.28)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3例,心力衰竭患者29例,高血压危象患者2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为(65.71±10.23)岁,其中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心力衰竭患者30例,高血压危象患者19例。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2 结果

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数据显示,观察组中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低于常规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0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评价记录可知,常规组中护理满意患者52例,比较满意37例,不满意11例,总满意率为89.00%;观察组中护理满意患者65例,比较满意例数34例,不满意例数1例,总满意率为99.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临床上心血管内科重症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其身体素质较差,临床采取治疗及护理干预时需给予一定的重视[2]。而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时,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更为显著[3]。

在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时,第一,需建立和谐护患关系,通过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同时医护人员以积极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发病原因等进行了解,在对患者进行安全宣教的同时介绍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及紧急应对方法[4]。第二,评估风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护理方案[5]。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谨遵医嘱进行相应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指导记录[6]。第三,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并明确组员工作内容。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避免患者出现坠床以及跌倒等情况,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严格用药[7]。另一方面需对交接班进行严格管理,对于日常使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护,定期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养水平及专业操作技能[8]。

表1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本文结果数据显示可知,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9.00%,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0%,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下的89.00%、9.0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时,于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1]陈花棉.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03-1204.

[2]刘欣.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1):366.

[3]王萍. 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3):246.

[4]赵瑞林.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当代医学,2015,21(29):118-119.

[5]王春华. 分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医学信息,2015,28(47):150-151.

[6]胡蓓蓉,顾建红.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健康前沿,2016,23(3):41,43.

[7]闫强,高丽英,马爱兰,等.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91-93.

[8]刘玲.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165,163.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XU Chunl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econd Ward, Hanzhong 3201 Hospital, Hanzhong Shanxi 723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rdiovascular medical intensive care patients to take the clinical value of risk management. Methods 2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were chosen for the study in our hospital, based on the way into routine care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aken to routine care, while taking care to observe the group risk manage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00%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9.00%,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was 99.00% an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89.00%,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R473

A

1674-9308(2016)22-023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22.157

陕西省汉中3201医院心内二病区,陕西 汉中 723000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如谨遵医嘱、建立通路、药物护理、病情观察等。而观察组则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总结以往护理风险因素采取相对应措施。

1.3观察指标

记录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常见有跌倒、输液事故、设备事故以及护士过失等。同时通过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问卷采取百分制,评分高于80分则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结果数据采用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数据指标为计数资料,采取例数(%)进行表示,常规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结果数据对比采取χ2检验。95%为可信区间,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内科例数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更正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