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弥漫乡土芳香

2016-10-20 03:12王飞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写作素材乡土资源语文教学

王飞

摘 要:近年来,“乡土教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理念,开发与应用乡土资源开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追求。江苏省南通市通江达海,拥有大量的本土自然、社会、文化资源,具有南通味儿的文化资源可谓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将丰硕的乡土文化资源作为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写作教学,提升审美情趣,产生爱乡情怀。

关键词:语文教学;乡土教育;乡土资源;写作素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47-01

一、乡土文化资源搜集中积储写作素材

写作是语文教学一项基本活动,写作能力是学生的重要语文素养之一,然而,写作文却是一些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件事,他们绞盡脑汁写出的文章简短枯燥、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缺乏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亲近感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积储写作素材。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寻访南通味的文化资源”活动,带领学生探寻和搜集我们当地的文化资源。星期天,我领他们在古朴典雅的寺街中,寻觅具有悠久历史的寺街文化;带他们走进古色古香的博物馆,观赏古代藏品,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他们的眼睛如同照相机,将美好事物映入眼帘,留在脑海,存入心里,大脑中积蓄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了创作灵感。在参观活动介绍后,我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所见所闻,畅谈所思所想,书写心中的感悟。有了真实的经历,收获了大量的素材,他们不愁无物可写、无话可说,他们笔下生辉,文如泉涌。在写作活动后,我还组织学生朗读交流,将一些优秀作文进行分享,让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吸收他人的经验,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自己。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歇。”乡土文化资源的搜集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活动的同时,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乡土文化资源体验中提升审美情趣

“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乡土文化资源是一种文化载体,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闪烁着古朴的美学光芒,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承载美学元素的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实践体验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亲自经历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效果才会深刻。审美情趣的培养不能走马观花,而要在亲手操作、亲自劳动中才能有效体验和感悟到美的内涵,体会到创作者的辛劳和心境。南通的民间工艺丰富多样,板鹞风筝就是其中的一种,素有“空中交响乐”的美称,以精致的造型、精美的绘画、美妙的音律而闻名。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深切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扎风筝活动,活动中,我邀请民间老艺人为他们介绍南通板鹞风筝的历史渊源,给他们演示板鹞风筝的制作方法,在充分认识了风筝文化的悠久历史、近距离感知了风筝的奇特后,学生们跟着老艺人学做风筝,他们耐心地用竹篾制作骨架,在布匹上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案,小心翼翼地将其与骨架黏合在一起。在愉快而辛劳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风筝制作的不易,体验到风筝的神奇,收获了劳动的喜悦,最后,学生们到操场上共同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看到翱翔蓝天精致美丽的风筝,学生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三、乡土文化资源传承中产生爱乡情怀

乡土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分支,肩负着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的重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和热爱国家的情感。南通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对社会具有极大的价值,我们要将其发扬光大,创新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折射和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济、文化。南通作为一个地级市,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省级到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近70个,蓝印花布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南通的一张名片,我们要传承与发扬这一非遗文化,利用这一重要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对南通的情感与认同,培育学生的爱乡情怀。在蓝印花布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加入支持世界非遗申报活动的行列,发动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走近魅力蓝印花布,体验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创新蓝印花布设计,创作蓝印花布宣传口号,绘制推介蓝印花布的海报。通过多种活动来助推我们南通的蓝印花布从国家非遗走向世界非遗。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深刻感受到蓝印花布的世界价值,充分流露出南通人的激情与自豪,表达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

丰富的乡土文化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染是深广的,它的传承点燃了学生的爱乡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愫。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我们在乡土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新语文课程资源,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弥漫乡土的芳香。

参考文献:

黄云.乡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J].中学语文,2011,(27).

猜你喜欢
写作素材乡土资源语文教学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