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教育

2016-10-21 03:30王金琴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

王金琴

摘 要: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人格品质、行为习惯、人生价值观的养成等教育。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到信息技术教育中。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结合教材,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渗透;二是在电脑游戏中增强学生自制力;三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四是以实例敲响警钟,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德育 渗透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人格品质、行为习惯、人生价值观的养成等教育。它对促进学生的成长一生和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大家的共识,但如何将认识落实到行动,使德育真正“到位”、“就位”,还远远没有解决。下面从几方面谈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教育。

一、结合教材、联系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这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在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之中,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学生通常对周围的生活比较了解比较熟悉,貼近生活的事物他们会更加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求学时期,接触最多的应该是父母、老师和同学了,教师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通过网络,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做电子贺卡或是发电子邮件向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传送自己的祝福,从而达到对他们进行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等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学生电脑游戏的自制力

有许多学生,尤其男生,热衷于自己玩,以“快乐为原则”,上课时总是偷着玩一下游戏,下课后还不愿意离开。而信息技术技能不断提高后,他们还玩网络互联游戏,游戏可以几个人一块玩,玩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据了解我发现有学生在家里一玩一个上午,甚至一有空就玩。久而久之,他们缺乏与人的情感交流,可能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影响身体发育,有许多人因久坐,保持同一姿势,出现脊椎劳损、弱视等不良反应。有些游戏中血腥的屠杀、疯狂的占有,对尚无明辨是非能力的学生潜移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久而久之使部分青少年患上了电脑“躁狂”,其表现为:好斗、冲动、缺乏自制力,极易产生暴力犯罪,而经常玩游戏使学生的“财政”产生“赤字”,从而诱发青少年犯罪产生。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电脑游戏,经常提醒学生玩游戏要注意适度,尽量少玩或者不玩。例如: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阅读一些健康、益智的书籍,写一些读书心得与大家共享,建一个自己读书成长的文库,积累知识;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解决自己学习中的困难等。

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学生的协作学习,因为信息技术的教育是一种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方式。在整合课中,更体现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目标中的任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依据教学的要求整合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任务,让他们在任务完成中实现一次次健康的协作。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多媒体作品制作》之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文字处理、图片加工、版面设计、色彩搭配、内容筛选、音视频作品制作等众多的知识、技能,而每位学生对于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如果让学生单独制作,即使完成也难有精品,学生对各制作环节的把握度也难完全理解更难有对作品质量的高要求,甚至于应付敷衍了事。但是如果让他们共同完成这项综合性任务,在合作中他们能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既有利于各展所长,又能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以实例敲响警钟,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互联网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所提供的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最为丰富、最为快捷。从互联网上直接获取信息资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但是,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和操作的熟练,有个别学生开始利用网络,或是故意删除别人的作业,或是将别人的作品修改,或者直接把别人的作业复制过来,挂上自己的名字,保存到老师机上,使教师不能辨认,作业的原先作者不可分辩。这种严重的、道德缺乏的行为既是欺骗行为,又是盗窃行为,骗了教师也害了自己,同时又折射出自己在网络道德素养上和知法守法意识上的极其贫瘠。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网络,不仅带给人们信息、通讯和商机的同时,也是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大显身手”的理想空间。对于不成熟的学生来说,要提高选择能力,增强免疫力。近年来有不少报纸、电视和其他媒体报道了网络中存在诈骗、偷盗等不良行为。教学中我不失时机、恰当地给学生讲一些真实的故事,引起他们的注意。还要让学生懂得,计算机软件(包括同学们做的作业)都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研制和开发,需要花费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然而软件难以创作却极容易盗取和破坏,比如说将自己的的作业存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作品要写上自己的姓名和班级,设置访问密码等。对于那些运用“拿来主义”,将别人的作业搬到自己的文件夹中并更改文件名的侵权行为,我会及时制止,严厉批评,同时会耐心教育,以一些事例正面引导,绝不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真正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拿来”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否则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会养成上课不听讲,一心只想“拿来”的坏习惯。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德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效果上也比较明显。这就要求每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教师,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降低互联网对青少年群体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理解、使用互联网,使网络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在独立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以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去解决各种问题;在法律与道德的指引下,安全、有效、健康地利用网络环境来学习、成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事原则,陶冶情操。知荣辱、辩善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合格公民。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渗透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