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三校出版传媒学术考察散记

2016-11-11 16:18拜庆平
出版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爱默生学院校园

为进一步拓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际化研究通道,加强与北美出版传媒教育、科研界的交流合作,去年10月下旬,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同志带队下,我们一行五人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了6天的学术交流访问,这次美加之行的成员有数字出版研究所所长王飚、传媒研究所副所长刘建华、出版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拜庆平和标准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香江波同志。

六天的行程,紧张、辛苦而极有收获,我们开启了北美出版传媒学术考察之旅,加拿大湖首大学、纽约佩斯大学、波士顿爱默生学院将是我们学术研究生涯中最为美好的记忆。

加拿大湖首大学:一所充满活力的新型大学

10月26日清晨,我们一行乘汽车前往湖首大学奥里利亚校区。学校所在地安大略省奥瑞利亚市郊景色幽雅,马路两边枫树成荫,整个校园依傍清澈的锡姆科湖显得恬静而又安祥,这里交通方便,距离多伦多市只需大约1小时车程。湖首大学是安大略省为数不多的开设综合文科和理科学位课程的大学之一,位于广袤的湖泊和平原交织核心腹地中的校园风景大有可观,它的校园教育环境自然优雅、校舍典雅简朴而不失文化韵味。

走进教学楼,穿过宽敞明亮的开放式图书馆,就看到了亲自接待我们一行的该校区校长KimFedderson博士,校长由于有着在云南大学执教的特殊经历,我们的到访点燃了他不同寻常的热情。他告诉我们,湖首大学成立于1946年,最早称之为Lakehead技术学院,1956年改为文理工学院,1965年正式改为湖首大学,是加拿大东北地区一所充满活力的新型大学。该校区拥有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科学与环境研究学院、社会科学与人类学学院、传媒学院等院系。

此次我们重点了解的传媒学院,虽然新成立不久但已经较有特色,目前只有一个专职教授,其他兼职教授大多来自各出版传媒机构与大学,他们从业经验非常丰富,这种办学模式与下面要介绍的美国纽约佩斯大学相似。建院以来,该院与出版传媒界有比较深入的合作,各门学科课程设置与未来新闻出版专业的工作岗位要求紧密结合。正是基于秉承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结合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该学院培养了一批出版传媒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开辟了该校在出版传媒人才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方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子。

回到多伦多市已是下午5点多,在去往酒店的途中,我们有幸途经了著名的多伦多大学,此时大家很是疲惫,但最终还是禁不住满心好奇,走进了这所北美大陆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校园。多伦多大学的圣乔治校区是校本部,整个校园没有围墙,是一所开放式的校园,散落在校园里的多幢古老而壮观的维多利亚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此时我们驻足其间,充分领略了传统与现代混搭特色的建筑、绿树林荫的校园、随处可见的雕塑以及草坪上急促行走和享受思想交流碰撞的学生们,四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眼前这栋位于校园西北角的罗伯茨图书馆是一栋雄伟的三棱形现代建筑,我们快步踏入这座加拿大最大的图书馆,亲身体会了多伦多大学静谧的书香气息和浓郁的学习氛围。

美国佩斯大学:一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城市大学

10月29日,我们一行从多伦多飞抵纽约,与佩斯大学文理学院出版系的兼职教授练小川先生就出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交流。佩斯大学的出版系设在曼哈顿的繁华街区,该系课程以研究生教育和短期培训为主,其办学亮点在于它有一个注重实际操作与应用技能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我院的科研人员徐升国研究员就曾经在这里做过为期半年的访问学者,同学皆是美国出版业从业者,不少已极有成就,工作课业都极其繁忙。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校的出版专业已拥有一套相对稳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模式。与湖首大学相似的是,佩斯大学出版系的师资也是来自于业界一线的出版人,极少量的专职教师也多具有出版从业经验,教育者的行业身份与知识背景决定了该系整体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活、实效的浓厚出版实践特色。一般课程中任课教师平均会邀请4位行业人士进行8个学时的专题讲座,占总授课学时的20%左右;而对一些专题讲座性质的课程,外聘专家的专题讲座更多,将近占总授课学时的30%之多。

爱默生学院:一所全美首先提供写作与出版研究硕士课程的综合性学院

10月30日,我们驱车前往波士顿爱默生学院进行学术访问。

爱默生学院是我们美国之行的重点。由于黄晓新团长在赴美之前,与该校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淑真博士熟识且做了多次的出访前交流沟通工作,所以爱默生学院的校领导非常重视与我们的会谈。走进这所集教学设施、办公楼区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空间为一体的单体式建筑的大厅里,举止优雅、气质不凡、说着一口台湾国语腔的王女士早就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此时在异乡遇到如此热情的王教授真是倍感亲切。

在大厅前台处非常正式、规范地换完印有我们单位及每个来访者姓名的临时访客证后,我们一行乘坐电梯来到了位于11层的校领导办公区,该校校长M.LeePelton、副校长AnthonyL.Pinder、人文学院院长、视觉艺术学院院长、传媒系系主任RobSabal已经在楼道里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简单寒暄后,我们开始了正式会谈。坐在我们对面的负责学校国际交流的副校长Pinder告诉我们,爱默生学院不仅是一所致力于传媒研究和实践的私立大学,也是在全美首先提供写作与出版研究课程的学校,学校还曾被评为新英格兰地区最佳五所新闻传媒学校之一。

此外,爱默生学院还是美国唯一一所专致于信息交流艺术和人文科学背景的综合性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它的出版学专业是全美最早设立文学硕士学位的专业之一。多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多元化学校,目前设有通信、市场营销、通讯科学、新闻、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媒体以及书面文学和出版等学院,可授予学士、硕士学位,是一个“大传播”的教育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爱默生学院是艺术类学校,角色扮演习得技能是其重要的培养方式,新闻出版传媒专业也借鉴了这种培养方式,通过一流的实验室设备与传统的体验式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操作与创作技能,这一点在我们会谈结束后参观完媒体实验室和节目制播间后更是深有体会。

会谈即将结束时,我们向校方赠送了两幅由我院刘建华研究员为该校书写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书法作品,参加会谈的该校领导和老师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赞叹不已,使会谈访问气氛达到了高潮。

在校方精心准备的午餐交流会后,我们又受邀参观了该校具有前沿性的多元传媒中心、具有古典艺术风格的百年剧院,以及现代化兼具人性化的多媒体制播实验室,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此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我们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三所院校,感受了北美地区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了解了国外在出版传媒教育、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地图。三所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机构,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十分密切,不论是出版实务、媒介融合,还是健康传播、选举调查,他们的研究总是紧扣社会当下需求,能够为一些社会问题及时送上系列解决方案,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较大的启发。今后,我们的科研工作也必须要注意围绕政府、行业与社会公众的需求,这样的研究成果才会更加具有理论指导与实践的参考价值,也才会使我院成为新闻出版传媒发展的重要国家智库。

通过与三所院校的交流学习,不仅加强了我们对北美出版传媒教育的认识和了解,也对促进我院学术交流国际化,建立出版交流系统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以国际出版传媒研究为抓手,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也可以通过中外学术研究合作、人才培训、高峰论坛、学术著作等方式,加强与北美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以最小的文化差异推动国外受众对中华文化产品的接受,增强国际话语权与文化影响力。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欢
爱默生学院校园
初等教育学院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爱默生的“尊严”
学院掠影
国内期刊对爱默生的研究综述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