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

2016-11-15 09:41薛驰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构建高职院校

薛驰宇

摘 要: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的生产、管理、服务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熟练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别对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优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8-113-2

0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着丰富和发展,校企合作模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一直是国内外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教育专家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构建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企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1 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分析

从国际教育领域分析,美国是最早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国家,美国教育专家长赫尔曼·施奈德首先提出了合作教育,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轮流学习,为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开端。随后,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纷纷效仿,将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构建了以下几种校企合作模式:

1.1 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模式为“合作教育”,学校和企业之间签订一系列的教学合同,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合作教育”模式中,学校不仅要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教学时间比例接近1:1,两种教学活动交替进行,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1.2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在职业教学活动中,将“双元制”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双元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主要由学校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实际的操作技能则由企业为学生提供指导和锻炼平台,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的实训课程占据更多的教学课时,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训投入更多的重视。

1.3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

“工读交替”是英国高职院校采用最广泛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可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实践教学活动,并在相应的岗位获得报酬,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学院为主体,学生在学院学习期间可以得到学院的资助,在企业学习期间得到企业的薪资;另一种以企业为主体,即学生学习和工作期间的全部费用均由企业进行支付,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除了上述几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外,国外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研究还包括新加坡的“教学工厂”、俄罗斯的“学院一基地企业制度”等,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需要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应用,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事业中,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与利用,从而让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将来回馈企业与社会。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几种类型:

2.1 “订单式”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含义是,高职院校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专业技能要求为标准,制定招生范围和培养计划。这种模式中,学校和企业签订相应的用人合同,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其中师资队伍的构建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校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企业则负责实际训练,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在企业工作。“订单式”培养模式针对性较强,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2 “职教集团”模式

“职教集团”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通过对学校与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资源丰富的职教团体,提高办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群体竞争形势,通过二者的协调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实现专业设置、办学层次方面的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双师型”教师资源,提高整体的办学效果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最大化效益。

2.3 “2+1”模式

高职院校采用“2+1”培养模式将教学活动分为两大阶段: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理论;第三年,根据专业性质,学生被安排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真实的操作锻炼,实现“教、做、学”一体化训练,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学生要在顶岗实习期间,根据工作的实际内容进行毕业设计,并受到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双重指导。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

3 优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措施

构建科学、有效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兼顾、科学分配,从而推动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3.1 加强政府的支持

政府的支持政策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中,政府要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并进行有效的落实;其次,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政府可以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例如减免企业税收、加强学校基础设置建设,从而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发展。

3.2 提高校企合作满意度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要满足企业的利益,还要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校企合作模式对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作用,从而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满意。首先,做好全方位对接,如理论与实践对接、校园与工厂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学生与员工对接、培养标准与用人标准对接等;其次,重视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要能够满足企业用人的要求,科学技术成果要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社会服务要能够得到企业的满足等;最后,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包括技能操作能力、岗位识别能力、岗位应变能力、岗位创新能力等。

3.3 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建设

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办学质量。高职院校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等措施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参与到合作教学活动中。

第一,改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增强自身的办学魅力;第二,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的技术更新、岗位职业需求,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例如公共基础课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要满足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值得国内外教育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日趋成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2] 吴菊汇.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 邱致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4] 倪勇.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72-74.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构建高职院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