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6-11-15 06:51肖扬府
江西教育C 2016年9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学生主体高中数学

肖扬府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以问题为核心,开展小组交流和讨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新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探究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探究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教学 学生主体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围绕某一个问题,运用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情境。以此为核心建立师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根据高中生的知识水平、思维发展特征和生活经验,探究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借助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情境创设

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始于情境。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主动的思维投入到问题的解决中。例如,在“不等式的实际运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某种时令水果价格起伏非常大,两位同学同时分两次购买,A同学每次都花一样的价钱,B同学每次都买相同的数量,谁买得更加划算?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体现了数学的生命本源。再如,在“等比数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数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舍罕王的宰相西萨把有趣的娱乐品上供给了国王,国王很满意,决定给宰相赏赐。西萨没有要金银珠宝,他指着面前的棋盘说道,请国王赏我一些麦子吧。第一个格里放一颗,第二个格里放两颗,第三个格里放四颗,以后每一个格里都比前一个格里的麦粒增加一倍,摆满棋盘就好。国王心里暗喜,但在让仆人实施的过程中,却暗暗叫苦,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知识的探索和思考。

2.提出问题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核心,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探究式问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宜性是决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参与度和思考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例如,在“椭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圆的定义、圆的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椭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标准方程是什么形式的?在问题的引导下,由学生操作引出更加具体的问题:小组合作固定一根绳的两端,用笔尖将细绳拉紧并运动,看出现什么图形?如果调整细绳两端的相对位置,细绳的长度不变,猜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改变细绳两端的距离,使其与绳长相等及小于绳长,画出的图形还是椭圆吗?还能画出图形吗?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研究就更加符合学生思维的特征。在学生学习椭圆的基础知识后,教师提炼问题,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椭圆的图形和物体,或者椭圆的轨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深化课程内容。高中生由于知识经验还比较有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问题的引导,循序渐进地开启学生的思维。

3.发散探究

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是需要学生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查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参与,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例如,在“函数与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炼出两个问题:一、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二、假设电话线故障点大概在函数f(x)=Inx+2x+6的零点位置,请同学们先猜想它的零点大概是什么?我们如何找出这个零点?学生先由两个人结成小组共同阅读教材内容,并进行分析,基本了解教材内容,然后交流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出现的问题,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核心问题,共同发散讨论与这些问题相联系的已有知识有哪些,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帮助,同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查找哪些新的资料,以两人小组共同去探索和查找,找到后进行交流和合作,直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被调动,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行继续学习。

4.评价

评价是多向的。从评价主体来说,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个体的评价;从评价内容来说,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以及学生表现的评价,其目的是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本小组的参与讨论过程和展示环节进行评价,包括每一个学生主体是否都参与在活动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是否能够及时推进思维的发展,在展示环节问题是否清晰形象地展示给了其他学生等等;其次,由班级组成的评价小组进行评价,评价小组由学生轮流担任,对本节课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以“2+2”的形式说出小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由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在以后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改进的地方,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借助这样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评价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就能促进学生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并不断提高自己。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题要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选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探究性问题的准备并不充分,提出的问题多以展示型问题为主,学生大多借助教材内容就能自己解决,基本不需要小组形式的讨论和探究;封闭式问题过多,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问题只有真正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很多教师大都采用的是教材和课后巩固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脱离学生的经验,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在做作业,没有探究的过程。良好的问题是探究教学成功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将学习问题进行组合,形成探究性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发现新的问题。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对知识的解读代表着标准答案,学生的发言受到限制,课堂的正确答案存在唯一性。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这就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目前,作为一种公平的考核方式,高考仍然是高中教育中最重要的考核方式,学生必然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学生只有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才敢说,敢发言,才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思维才处于放松、主动的状态,才能够在小组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搜集资料,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课堂允许多种观点的存在,是开放的多元课堂。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素质为目的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自觉性。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分散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多形式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学生主体高中数学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