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归纳总结、实践探究及反思提炼”的教学探析

2016-11-19 08:18李伟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归纳总结实践探究初中数学

李伟

[摘 要]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是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很多学生有学习兴趣低、学习被动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即使利用小组教学、游戏教学等合作教学的模式也较难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这一问题成为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 为此,笔者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数学;归纳总结;实践探究;反思提炼

数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学习数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当前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可以促进学生从教学知识中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为此我们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进行研究.

“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

炼”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实施“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创造问题、思考问题、总结问题,让学生成为一个探究者、研究者、发现者,让学生在不断获得知识的喜悦中,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实施“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在影响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中,师生关系尤为重要,而实施“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积极深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形成独立思考、反思总结. “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让学生更加地热爱数学、喜爱数学.

“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

炼”教学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还有诸多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存在,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数学教学均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这些优势,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勾股定理”证明的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历史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不同数学研究者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进行研究和学习;让学生通过学者们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法进行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使其了解几何的重要性,并可以利用图1,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

知识的学习,在于应用,而知识来源于生活,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了知识的返璞,也实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 将“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函数的图像》教学中,给出一个函数图像,如图2:

例题:李老师从学校到市区办事,再返回的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结合图像设想一下李老师是如何去的,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从图中可以获取的信息内容有什么?在问题提出后,采用“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各抒己见.

A同学:李老师先行驶了20 km,又回来可能是忘记带了什么东西;然后又出发,在路上可能出现车子坏了、办其他的事情等情况;行驶60 km后停留了1.5 h,到市区后停留了2.5 h后回来了.

B同学:李老师从离校到回校花费了8.5 h.

C同学:学校与市区之间的距离为80 km.

……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问题的探究,并从中获取解题的信息,找到问题的答案.

“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学生的参与性较好,且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较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也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显著.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的

措施及建议

1. 实施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抽象性比较强,很多学生认为其比较难学,很难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讲道理和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情境的设置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这样的学习情境:“有一个同学非常调皮,一天他将学校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三截,事后怕教师责罚,他准备在老师发现之前将玻璃配好. ”这时教师可以提出疑问,问这位同学需要带几块玻璃,为什么. 以这样一个情景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

2. 利用课堂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课堂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而课堂提问的设置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体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成效,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口试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还可以利用游戏、比赛等实践性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轻松地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而且如果课堂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开卷的形式增添课堂学习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成效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定义、法则、定理等知识的学习都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学,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进行教学:首先提出一个悬念,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提出“鸡兔同笼”的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问题和法则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成效.

总结

学校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数学是必修课程,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思维能力的扩展有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从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入手,可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进行锻炼,同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实践探究、归纳总结、反思提炼”教学,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归纳总结实践探究初中数学
回家的蚂蚁
浅析助词「は」和「が」用法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