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中等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

2016-12-01 09:01路少荣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等生学习积极性初中数学

路少荣

摘 要:初中数学对锻炼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数学学习兴趣高的学生为数不多,大多学生都是处于中等学习水平,学习积极性不高。提高中等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教师要对中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地制定出具体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中等生;学习积极性;策略

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少数学习成绩好的A层学生和一些学困生(C层学生),却忽略了大多数B层学生。而这些中等生在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就会逐渐降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沦为学困生。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寻找了提高初中中等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中等生学习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一部分B层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不错,但升入初中后,随着环境的变化或者教师的影响,还有同学、社会的诱惑,认真学习的思想发生了动摇,行为上也出现了偏差。因而导致了一段时间内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当自己觉醒时,发现已经落下了不少知识,再补时困难重重。于是这部分学生处于常立志,常后悔,最后不思进取的状态。

一部分中等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他们对学习内容比较模糊,不能从“理解意义”入手,课堂听课虽然认真,但抓不住要点。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乱套题型,解题没有章法,无效劳动,无效思维。

也有一些过分自信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会了,会解题了,觉得自己成绩也不算差,就不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自以为自己知道怎样做,在写计算过程或演算步骤时就表现得毫不在乎。当遇到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时就抱住不放,想显示自己的“水平”,这样好高骛远的态度对自己学习是无益的。

另外,还有一个使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客观原因,就是数学课程本身的变化。中等生大多较为马虎,思想也比较懒惰,而初中阶段增加了几何内容,难度上增大了不少,一些学生一下适应不了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和跳跃,因此,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变得自卑,成绩也出现了下滑。这些客观的内部或外部原因导致了中等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2.主观原因

一部分B层学生由于对自身认识的欠缺,缺乏充分的自我肯定,认为自己不聪明学不好数学,而在学习中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如,在学习数学时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对数学学习的投入更是不用说了。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可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一部分B层学生本来具有提升的空间和潜力,可是他们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不认真,能自己做出来的题目却懒得思考,选择抄袭他人的作业;不爱看书,表示看不懂等。

一部分B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挫败感、自卑感和孤独感严重,逆反心理严重。在畏难情绪的支配下,他们表现出了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十分不稳定。

另外,有一些学生由于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方面缺少家长的关心和指导,他们通常在教师的逼迫下才进行学习,十分被动。这部分学生依赖心理强,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思维转,从不主动制定学习计划,课前也不爱预习,教师上课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但缺乏实际的参与课堂的思考,听懂了例题却不会举一反三,学到知识但不会运用知识。

要提高中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就要针对以上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数学学习的目的。

二、提高中等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1.提高对中等生的关注度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多加关注中等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教师对优等生和学困生关注度很高,潜意识中对中等学生的管教不够严格,认为只需要促进其学习进步就可以了。中等生的自我评价通常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等生往往认为自己是被忽略的那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不被教师关注和重视,得不到教师的关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花费更多的精力,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哪怕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鼓励和温暖的眼神,初中生那敏感的心灵一定也会觉得温暖无比,认为自己在教师眼中是重要的,是被关注的。这样,学生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更加引起教师的注意与重视,他们便会主动努力学习数学。

2.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

由于中等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很多,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档案主要是针对学生自身学习而自主建立的。当然在建立档案时,教师也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学生弄清楚自己究竟属于那种学习类型,分析其根本原因。师生共同观察学习表现并记录到档案上。学习档案上应体现成绩的变化、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家庭作业中,还可以请家长配合填写档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课下的表现,找对指导方式。当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后,才能顺利实施指导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教师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身作则,平等对待学生,用自身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课内外都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回报给教师以理解和信任,并且乐于接受教师。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更融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和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的高低。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学情。

(1)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中等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运用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可以由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或现象来引入,也可以由有趣的故事来导入,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导入新课。这样学生会觉得数学学习是和现实生活有很大关系的,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2)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学习中,中等生往往不爱发言,思考的积极性不高,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每个学生都带着任务进行学习,并且中等生在小组中能够发挥帮助学困生的作用,还能够得到优等生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身的责任感。久而久之,中等生会更热爱数学学习。

(3)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中等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设计一系列能够让后进生提高兴趣、中等生不但会做,而且能够使他们通过做这些题目,认为自己也具备成为一名优生的条件的习题。这样,学生才会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利用竞争、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游戏或竞争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并且保持了高度的注意力,在实际的参与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且对知识的记忆较为深刻。比如,在学习有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组数据进行分辨和判断,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准。这样学生就很快就记住了有理数的定义,并能够一眼判断出哪些是有理数。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课堂学习中,一些中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部分中等生受家庭环境等影响,对学习并没有耐心,或是信心不足,教师要多加鼓励和帮助。总之,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优点,改正其缺点。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中等生往往思维较懒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摒弃传统的、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式,多留给学生一些的时间进行自主思考,多为学生留一些自我消化知识的时间和探索新知识的空间。只有通过自己大脑思考出来才说明自己开始走入教材、走进课堂中来了。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听课能力,参与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6.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中等生学习成绩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得快、忘得也快,以致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及时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可以在教学时段通过适量练习来巩固,也可以在知识的教学中不断重现旧知识加以巩固。研究表明,后者对知识的保持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对知识、方法的归类。在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有利于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研究题目的类型、涉及的知识、方法,做到统一归类,学生才能够在练习中做到触类旁通。

7.完善课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评价的重要作用。对中等学生,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况,鼓励其勇于探索知识,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点,即使是很小的细节,也要表扬他们获得成功的努力。这样有助于提高中等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初中生心理较为敏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抓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同时也要多关注中等生,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有针对性地对其学习进行具体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中等生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叶学文.关于“中等生”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1).

[2]尹莉锋.激活你的课堂:如何调动中等生、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J].高考(综合版),2015(10).

[3]王芳.中等生成功心理辅导策略探究[J].初中生世界,2015(20).

[4]王高.提高高中物理中等生学业成就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中等生学习积极性初中数学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