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享受阅读

2016-12-13 08:01李文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师范名著卡片

李文

上世纪60年代,我们一家六口人挤在用土筑的集体宿舍一间20平方米的房里,为了能住下,父亲从建筑工地上捡来一些废弃的模板,将房间隔成两间,又找来一些废报纸糊满整墙。

每天早晨,睁开惺忪的睡眼,望着墙上贴的那些发黄的报纸,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小蝌蚪”,我总是试图去弄懂它们的意思,可我不认识字,只能胡思乱想。等父母回家,再去问,在父亲的帮助下,渐渐地认识了不少字,开始试着去读报纸的内容,可是年龄尚小,只是似懂非懂。童年的阅读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后来,上学了,可是在那个年代里,在我生活的环境里很难找到一本完整的书来读,连我们的教材都是老师刻写铅印的,于是张贴的宣传画、旧报纸便成了我阅读的主要内容。一张张被揉皱的、脏兮兮的包点心的报纸,我都会小心翼翼地一点点展开去看。

有些同学家相对富裕,订了《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我总是在他们看完后借来看。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借来书后,我边读边做笔记。书包里、床头旁,常常会放一些卡片,用来记录喜欢的经典词句和优美的文章片段。多年来,读书卡片已积攒了厚厚的一大摞。一张张读书卡片甚至比书籍本身更重要,是可以永远相随的财富。

书伴我走过童年的岁月,给了我丰富的知识,给了我荣耀,也安慰了我那颗孤独的心。

上了初中,可读的书就多了。每每读到好的篇章,我便把它背下来,大段的背诵似乎成了我的爱好。那时我的记忆力好,所有感觉美的篇章,读上几遍便能背下来。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周紧文为增加我们的古诗文积累,每天会把一首古诗抄在黑板的一角,让我们背诵,并每天会进行抽查。从那以后,我爱上了背古诗。上了师范,紧张的学习间隙里,我还是没有忘记读书。师范有一个容量极大的图书馆,各类书籍齐全,原来想看的经典名著,这里都能找到。那时候读了《四世同堂》《子夜》《简爱》《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名著,我与书中的主人翁一起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后来,我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开始有选择地读书,除了研读教材外,还研读教育教学专著。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带给我很多改变,让我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向教育的民主。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给了我很多启迪。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我相信爱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抑制着自己的情感读完了《爱的教育》,尝试用爱使学生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有坚持学习的毅力,尊重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尽力做到最好。

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种状态,如果哪天不读书,便觉得像丢失了什么。朱永新教授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让我们享受阅读吧!

猜你喜欢
师范名著卡片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小小书画廊
水往高处流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