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实中的素材和情景落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2016-12-15 16:16王建梅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素材概念教学

王建梅

摘 要:生物概念对于初中生而言是陌生的,也是抽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及原有认知水平, 利用现实中的素材和情景,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好生物概念。

关键词:概念教学;素材;情景;生活经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09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62

生物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认识,是生物知识体系的基础,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石。正确的生物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成功的概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要“凸显重要概念传递”,并从课程内容的10 个主题中筛选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强调了学生的理解而不是背诵,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举一反三” ,并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对重要概念和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围绕重要概念展开教学,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和情景落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归纳总结概念,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事实或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重要概念

生物学概念的引入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生命现象观察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活动获取一手数据,并在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中深入理解知识,发展能力。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概念常常也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的接受需要以事实或感性的直观的材料作为基础。例如,我在讲授《被子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时要求学生理解:花与果实的关系;花的基本结构及雌蕊和雄蕊的构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三个重要概念。这几个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都知道开花结果,但花有哪些结构,如何结成果实却不甚理解。我首先拿出生活中常见的苹果、西瓜、桃子等让学生尝一尝、看一看,接着提出问题:果实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看着手中吃剩的果实有些茫然。我接着用投影投出生活中常见的花给学生观看,刚开始,学生只是觉得漂亮好看,互相议论着,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着我问学生:“你们从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最后有一个学生引用课本中的一句话完美总结:不同种类的被子植物,花的形态、颜色、大小都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相同的基本结构,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要概念。1.花有哪些基本结构?2.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3.雌蕊和雄蕊是由什么构成的?带着问题我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鲜花分发给每个小组,并要求学生:1.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课本上的标注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2.观察鲜花的结构,用小刀纵向切开鲜花,用放大镜观察,重点观察子房、胚珠和花药中的花粉。 3.完成思考题。4.观察完设想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成果实?我们吃的果肉部分叫什么?是由哪部分发育来的?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和观察能充分了解花的组成结构,能真正感受花粉粒的存在,能真正看到子房、子房壁和胚珠,从而对雌蕊的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这种认识是不容易忘记的。再如,在讲授双受精过程时,我先让学生用纸片作一个双受精的模型图,感受精子的移动过程和途径,这样的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又对理解双受精这一重要概念非常有帮助。

二、利用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概念大多是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获得的具体概念,我们可以利用生物学科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结合实物、模型、挂图、实验等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或是某些探究实验比较费时,教师可以提前做一个小视频供学生观看。例如,我在讲授《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一课时,提前做了一个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的正常的影像;后滴入高浓度糖水,洋葱表皮细胞失水的影像;再滴入清水,洋葱表皮细胞吸水的影像。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植物细胞能够吸水也能失水,并且很容易理解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根据这个视频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为什么撒过盐的雪不能堆放在树底下?为什么盐碱地植物生长不好?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之后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给父母做一盘西红柿拌白糖,看看有什么现象,并解释给父母听。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所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生活中的现象理解生物概念

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把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引入概念。如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就可以利用生活中面包的制作过程来让学生理解发酵。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两个面包机,把学生分成两个组,让学生自己做一次面包,有的学生做出的面包很松软,有的做出的很硬。学生阅读课本,再根据自己做面包的实践,总结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回家后再做一次面包,给辛苦一天的父母尝尝。通过实践学生对发酵的概念有了深层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容易,学会感恩父母。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产物,是人们对一个复杂过程和事物的理解。教学中概念的落实就是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现象,创设一定的生物学情景,为学生概念的形成提供前提条件。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罗锡明,徐作英.生物学概念教学模式的建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3).

[2] 王铭志,陈秉初,周阳.基于核心概念的生物学探究实验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1(1).

[3] 潘百明,肖帮裕.从知识分类浅议生物学概念的学与教[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 周洁.初中生生物学概念形成思维过程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5] 张兴莲.生物概念教学中个体学习与讨论学习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6] 王鲁晖.探究式教学促进初中生物学概念学习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3.

[责任编辑 赵景霞]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素材概念教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从生活数学到数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