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鼻肺炎流行现状

2017-01-06 02:37罗蔼剑刁巧虹龚凤平鱼海琼孙凌霜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匹流行病学阳性率

罗蔼剑 , 张 莹 , 刁巧虹 , 龚凤平 , 卢 刚 , 鱼海琼 , 孙凌霜

(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广东广州510642 ;2.广东省兽医临床重大疾病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 , 广东广州510642 ;3.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 广东广州510623)

我国马鼻肺炎流行现状

罗蔼剑1,2, 张 莹1,2, 刁巧虹1,2, 龚凤平1,2, 卢 刚1,2, 鱼海琼3, 孙凌霜2

(1.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广东广州510642 ;2.广东省兽医临床重大疾病综合防控重点实验室 , 广东广州510642 ;3.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 广东广州510623)

马鼻肺炎(Equine rhinopneumonitis,ER)是由马疱疹病毒l型(Equineherpesvirus1,EHV-l)和马疱疹病毒4型(Equineherpesvirus4,EHV-4)引起的一种马属动物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呼吸道症状、妊娠马流产、胎儿死亡以及脑脊髓炎等症状。自Dimock等[1]于1933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已有40多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发现该病,如:日本、土耳其、波兰、阿根廷等[2-4]。ER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马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该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多达千亿美元。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在《国际动物卫生法典》中将ER列入了法定报告疾病名录。在我国,ER在多省、市长期、广泛存在和流行,严重阻碍了我国马业健康稳定发展。所以,ER已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传染病,是我国出入境马属动物检验检疫的疫病之一[5]。至今,在全国流行病学家的关注下,已有不少关于ER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因调查的时间、区域以及方法的差异,仍需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便对我国ER的流行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因此,笔者对我国有记载以来前辈们对ER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一整理,并对其流行趋势、特点和地方流行性进行浅显分析,以供ER防控参考。

1 我国ER的流行史及流行趋势分析

我国关于ER感染的报道始于1980年。该年,刘景华首次在东北马流产胎儿中分离到ER病毒[6]。1981年,在对全国9省、市马匹的血清学调查显示,ER平均阳性率高达50%,且可能已经存在多年[3]。此后,流行病学家对我国更广泛地区内存在的不同品种马匹的血清进行了ER血清学调查以及特异性抗体验证,并对其年龄、性别、季节性、地方流行性以及流行史进行了追溯性分析。证实ER广泛存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3]。笔者对1980年至今我国所有ER血清学调查数据[7-9]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获得我国ER血清学流行趋势分析图(见图1),从时间纵轴上来看,我国分别在1981、1983、1993、2003、2007、2011、2012、2013年对国内ER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年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9.50%、10.00%、75.00%、0.89%、17.20%、8.54%、40.71%、13.39%。

如图1所示,从1980-2015年,ER在我国整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马业投资越来越大,在与世界接轨的进程中,马主的免疫意识越来越高,大部分标准马场已经进行疫苗免疫接种。1981年阳性率高达一半左右,这可能与我国首次做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保存运输以及检测方法不成熟有一定关系;再者,收集样中包含骡和驴,有数据分析表明骡、驴有天然易感性,驴人工可感染[3];不同性别、年龄马匹也有差异;因此,阳性率可能略有偏高。1983年调查军马场马匹血清阳性率只有10%,与1981年报道的差异较大,其可能与调查地点单一、样本缺乏广泛性有关,且与所调查马场为非疫区有关。1993年,调查马匹为新疆野马[14],ER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野马来源复杂,与各类动物接触性高,且范围广,此调查结果对全国代表性不足。

图1 我国ER血清学流行趋势分析

本图参考1980年至今发表在SCI及中文期刊网的所有中英文文献[3, 9-13],将每年全国各地区ER血清阳性率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差(┳),并分析获得马鼻肺炎血清阳性率(y轴)逐年(x轴)变化趋势线,其标示为y = -0.7032x + 1433.5,R2= 0.1282。

2 我国ER的地方流行特点

据我国ER的血清学调查表明,马匹感染EHV-1和EHV-4呈地方流行性,血清阳性率一般在30%以上,最高可达90%[3]。笔者根据已有报道的数据,通过汇总各个省份内不同地区和年份的ER血清学阳性率,对其取平均值,获得存在于福建、黑龙江、广东、吉林、河北、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贵州等地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70.83%、63.00%、60.00%、50.86%、36.21%、31.34%、21.67%、17.20%、13.98%、13.56%、9.23%、4.39%。笔者另根据全国马匹存栏量超过8万匹的省份,制作对应平面柱状分析图(图2)以便读者分析参考。与我国相同,同时期其他国家ER也呈现地方流行性,例如在美国其主要存在于肯塔基州、安大略湖地区、科罗拉多州阳性率分别为:50.00% (105/210)、13.80% (105/761)、12.50% (14/112)[15, 16];其他国家地区的ER血清阳性率一般为30.00%,最低为8.00%,最高可达85.20%[17,-18]。 例如:英国、澳大利亚、突尼斯阳性率分别为:35.50% (61/173)、澳大利亚14.16% (31/219)、突尼斯 1.25% (5/400)[19-21]。

图2 全国部分省份马匹存栏量

我国马匹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呈“厂”字形分布[22]。大部分属于边境、沿海地区和马文化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例如:新疆、内蒙古、云南以及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地区和华北的河北地区,尤其在20世纪,这几个省份是我国马匹存栏量最大地区[22-23]。图2显示,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地区ER阳性率最高,这可能与血清学调查的时间及其马业历史有关。例如,20世纪的东北、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战区,主要马匹是军马,生活环境条件不稳定以及高度的接触性,大大增加ER的发生和传播的可能。改革开放后,东北和华北高度的农业机械化,马匹存量大幅度下降,近年来本病报道较少[22]。而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区由于机械化较低、旅游、民族传统、气候等因素,马匹存量一直保持较大的量,2000-2009年新疆地区马匹数量大幅增加,是近10年本病的主要疫区[7, 13, 24]。此外,福建和广东也曾是ER的严重疫区[3],这与作为我国出海门户,疾病传播的通道有关。但近年中国马业高速发展,加快了与世界马业接轨的步伐,随着马场管理越来越科学,防治更加有效,本病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得到一定的控制。

3 ER流行的季节性

ER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EHV-4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研究者认为EHV多发与秋冬和早春[25],但2012-2013年间李娜等对新疆部分地区不同季节ER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秋季的阳性率最高(45.85%),其次是夏季的阳性率(43.44%),冬季的阳性率最低(19.32%)。结果与前人报道数据有一定差异性,这可能与新疆地域特殊性的气候有关,秋夏日暖昼凉,马匹护理不佳容易发病,同时白日马匹的活动使接触性增多,增加了病毒传染的可能。

4 ER流行与种属、年龄、性别相关性

据相关报道数据来看,不同种类马匹的ER感染率有所差异。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得到母马和公马的ER阳性率分别为43.27% (1200/2211)、47.82% (22/46)[3];役马和马驹阳性率分别为42.27% (145/343)、33.53% (111/331);骡和驴阳性率分别为32.00% (48/150)、33.33% (2/6)[3]。由此可见,驴和骡存在天然的易感性,且对驴可以人工感染。母马比公马阳性率更高,但以16倍高倍血清稀释的结果显示,公马和母马的阳性率分别为34.78%、12.43%,结果表明,性别不是易感性的影响因素[3]。

5 防制

由于EHV感染马匹的潜伏期为4 d~6 d,且多数马匹感染后终身带毒而不发病。所以,对ER的防控工作很难做到完全切断传染源。因此,ER防制最有效的手段是群体预防性接种疫苗和监控以及良好的饲养管理[26]。

现在市场上常用的ER疫苗主要分为3类。一是针对预防怀孕母马流产的单一成分灭活疫苗,如,Pneumabort-K和Prodigy[27];二是针对预防EHV-1和EHV-4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的多重成分灭活疫苗,如,Innovator、 Prestige和Calvena[27];三是减毒疫苗,如Rhinomune[27]。其常用于马驹鼻肺炎感染的预防性接种。因为出生后5月龄~6月龄的马驹由于母乳获得的母源抗体逐渐减少而自身免疫力又相对较弱,导致其对EHV非常易感。有数据表明,疫苗的接种可以有效预防马驹鼻肺炎的感染,其对马驹的保护率约为99%[28]。国际兽医信息服务网(IVIS)推荐免疫程序为:4月龄~7月龄未断奶马驹进行3次免疫接种,每间隔3周~4周接种1次;断奶后,每隔3个月~6个月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对于疫苗接种有效性的判断标准为:疫苗注射两周后血清抗体效价≥1∶64[29]。另外,怀孕母马因妊娠期内免疫下调等原因,导致其对EHV易感。有调查表明,妊娠母马的鼻肺炎疫苗接种可降低其EHV感染流产的风险。目前,所有的商业化ER疫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部分鼻肺炎感染症状起到预防作用,但是其最大缺点是无法对EHM进行有效防护且无法控制感染马匹带毒及排毒[30]。

6 管理

通过良好的管理可以有效得到减少疾病在马群传播的可能[31]。据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管理和免疫程序可降低75%的流产率[32]。良好的饲养管理包括:给予马匹合理的生活空间、足够的营养、减少应激、提高免疫力;对马群定制完善的免疫程序并定期驱虫;对患病动物应及时隔离,尽早治疗[31]等。对长期运输马匹应进行3周以上的隔离。对不能活动的患病马匹,应将其放在厚软的垫草上,经常给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7 展望

ER在我国广泛存在,尤其是马匹存栏量以及马匹赛事频繁的地区。我国ER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集中在新疆、贵州以及北方部分省市,调查多为血清学调查,病原学调查甚少。国内尚无ER的系统性流行病学调查,且关于神经型EHV-1的调查报道几乎为零。近些年来,EHV-1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出现频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可达34.00%,死亡率高达30.00%[33]。本病严重缺乏具有可靠、详细、广泛的流行调查数据,将对我国马属动物鼻肺炎防控造成巨大困难。本文对我国现有的ER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有利于加深马业人员对本病流行的认识,为马传染病研究工作者提供更直观的数据参考,积极推动我国的马业健康发展。

[1] Dimock W W, Edwards P R, Bruner D W. Infections observed in equine fetuses and foals[J]. Cornell Vet,1947, 37(2): 89-99.

[2] 金言,梅祥林,陶全福,等. 马鼻肺炎在我国流行情况的调查研究—关于马群中补体结合抗体的调查研究[J]. 兽医大学学报, 1981(04): 62-66.

[3] Turan N, Yildirim F, Altan E,etal. Molecular and 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EHV-1 and EHV-4 infections in horses in Turkey[J]. Res Vet Sci, 2012, 93(3): 1504-1507.

[4] Frymus T, Kita J, Woyciechowska S,etal. Foetal and neonatal foal losses on equine herpesvirus type 1(EHV-1) infected farms before and after EHV-1 vaccination was introduced[J]. Pol Arch Weter, 1986, 26(3-4): 7-14.

[5] 朱来华,陆承平,梁成珠. 马鼻肺炎的检疫[J]. 中国动物检疫, 2005(03): 46-48.

[6] 刘景华,郝崇,袁肇敏. 马疱疹病毒1型的分离和初步鉴定[J]. 微生物学报, 1982(01): 88-94.

[7] 阿依吐拉肉孜,阿孜古丽,肖开提,等. 新疆地区马鼻肺炎血清学调查[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12): 82.

[8] 单文鲁,陶虹,多里坤,等. 新疆马鼻肺炎的血清学调查[J]. 中国兽医科技, 2003, 33(6): 28-31.

[9] 司驹,王廷伟,靳爱清. 昭苏军马场马鼻肺炎血清学调查[J]. 新疆农业科学, 1985(04): 44.

[10] 李娜,孙建华,石明,等. 新疆部分地区马鼻肺炎的血清学调查[J]. 动物医学进展, 2014(09): 115-117.

[11] 阿依吐拉·肉孜,阿孜古丽,肖开提,等. 新疆地区马鼻肺炎血清学调查[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12): 82.

[12] 单文鲁,陶虹,多里坤,等. 新疆马鼻肺炎的血清学调查[J]. 中国兽医科技, 2003, 33(6): 28-31.

[13] 冉隆仲,洪尼宁. 贵州省部分马病血清学调查[J]. 中国动物检疫, 2014,31(11): 86-89.

[14] 单文鲁,杜建,陈德胜,等. 野马马鼻肺炎病实验诊断[J]. 中国兽医杂志, 1997,23(5): 8-9.

[15] Allen G P, Bryans J T. Molecular epizoo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prophylaxis of equine herpesvirus-1 infections[J]. Prog Vet Microbiol Immunol, 1986, 2: 78-144.

[16] Mumford E L, Traub-Dargatz J L, Carman J,etal. Occurrence of infectiou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and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in horses on six sentinel premises in northern Colorado[J]. Equine Vet J, 2003, 35(1): 72-77.

[17] Crabb B S, Studdert M J. Equine herpesviruses 4 (equine rhinopneumonitis virus) and 1 (equine abortion virus)[J]. Adv Virus Res, 1995, 45: 153-190.

[18] Kraft W, Grabner A, Fiebiger I. EHV-1 myeloencephalitis in the horse[J]. Berl Munch Tierarztl Wochenschr, 1982, 95(17): 321-325.

[19] Ghram A, Chabchoub A, Turki I,etal. [Rhinopneumonia and equine viral arteritis: seroepidemiological study in the northeast of Tunisia][J]. Arch Inst Pasteur Tunis, 1994, 71(1-2): 5-12.

[20] Sabine M, Feilen C, Herbert L,etal. Equine herpesvirus abortion in Australia 1977 to 1982[J]. Equine Vet J, 1983, 15(4): 366-370.

[21] Mumford E L, Traub-Dargatz J L, Salman M D,etal.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acute viral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in horses[J]. J Am Vet Med Assoc, 1998, 213(3): 385-390.

[22] 秦红丽,朱明艳. 中国养马业现状[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10): 4-5.

[23] 马乃扎·阿哈提. 马年谈谈马业[J]. 中国畜禽种业, 2014(07): 35.

[24] 杨世忠,林代俊,王毅. 建昌马的数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草业与畜牧, 2012(01): 42-43.

[25] Hebia I, Fieni F, Duchamp G,etal. Potential risk of equine herpes virus 1 (EHV-1) transmission by equine embryo transfer[J]. Theriogenology, 2007, 67(9): 1485-1491.

[26] Pusterla N, Hussey G S. Equine Herpesvirus 1 Myeloencephalopathy[J].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Equine Practice, 2014, 30(3): 489-506.

[27] Skinner G R, Davies J. Efficacy of an inactivated vaccine for equine herpesvirus type 1 in a novel hamster model[J]. Intervirology, 2000, 43(1): 27-35.

[28] Marenzoni M L, Passamonti F, Cappelli K,etal. Clinical, serological and molecular investigations of EHV-1 and EHV-4 in 15 unweaned thoroughbred foals[J]. Vet Rec, 2008, 162(11): 337-341.

[29] Goehring L S, Wagner B, Bigbie R,etal. Control of EHV-1 viremia and nasal shedding by commercial vaccines[J]. Vaccine, 2010, 28(32): 5203-5211.

[30] Kydd J H, Townsend H G, Hannant D. The equine immune response to equine herpesvirus-1: the virus and its vaccines[J]. Vet Immunol Immunopathol, 2006, 111(1-2): 15-30.

[31] Allen G P, Bryans J T. Molecular epizoo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prophylaxis of equine herpesvirus-1 infections[J]. Prog Vet Microbiol Immunol, 1986, 2: 78-144.

[32] Lunn D P, Davis-Poynter N, Flaminio M J,etal. Equine herpesvirus-1 consensus statement[J]. J Vet Intern Med, 2009, 23(3): 450-461.

[33] Goehring L S, van Winden S C, van Maanen C,etal. Equine herpesvirus type 1-associated myeloencephalopathy in The Netherlands: a four-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1999-2003)[J]. J Vet Intern Med, 2006, 20(3): 601-607.

2016-04-09

罗蔼剑(1992-),男,硕士生,从事马鼻肺炎研究工作,E-mail:894568731@qq.com

孙凌霜,E-mail:sun42013@scau.edu.cn

S851.3

A

0529-6005(2016)11-0084-04

猜你喜欢
马匹流行病学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盛装舞步竞赛马匹的设施和管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马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