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2017-01-11 21:00张玉娟徐秀健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微量全麻心率

张玉娟 张 宜 徐秀健

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张玉娟 张 宜 徐秀健

目的 讨论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性和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和总结82例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治疗和术中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密切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82例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复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应重视对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观察与护理,运用所掌握的药理知识和护理知识,可以确保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血管活性药物 全麻 手术 护理

在全身麻醉(全麻)手术中适量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不仅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应激引起的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还可以明显减少麻醉药的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1]。但是,血管活性药物容易引起心率、血压的波动。所以在全麻中应精确、安全、有效地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用药过程中需加强病情观察,根据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随时调整用药量,使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在需要水平。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对82例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均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复苏,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2例,男48例,女34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59.5岁。其中颅脑手术6例,肺癌肺叶切除术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术3例,脾破裂脾脏切除术4例,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例,肠穿孔3例,胃癌根治术2例,化脓性胆管炎切开引流3例,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髋关节置换术1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12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融合术1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5例,骨盆骨折内固定术3例。

1.2 方法 (1)加强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学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培训工作。应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血管活性药的适应证、禁忌证、常用剂量、浓度、配制方法以及常见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目前使用微量泵已成常规,护士应熟悉微量泵的功能和性能,掌握微量推注泵的操作要领,按医嘱正确配制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节药物推注的速度,使用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2)注重术中各项监测:术中保持气管插管的通畅,连接好心电监护、血压、氧气和呼吸监护仪,用药前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皮肤情况,以及末梢温度。及时查动脉血气分析和乳酸水平,根据分析值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指导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注意尿量变化,维持≥0.5~1ml/(kg·h),以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3)注意用药速度:用药时应该从小剂量、低浓度、慢滴速开始,同时心电监护持续监测,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律、末梢循环、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分析、尿量等指标,根据生命体征及病情及时调整。维持收缩压90~110mmHg,舒张压60~70mmHg,平均动脉压在≥65mmHg(高血压患者平均动脉压维持≥80mmHg)的最佳剂量或滴注速度,要维持滴速,严格控制输液量,CVP应维持在8~12cmH2O。(4)静脉通道的要求:每种血管活性药物应单独使用一条静脉通道,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输注,防止其他药物同时注入后引起血压、心率骤然变化等不良反应,并以深静脉穿刺为佳,多种血管活性药物同时使用时应使用三通管连接,以便互相调节。(5)静脉炎的预防:血管活性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容易发生静脉炎。部分血管活性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等静脉输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或漏出血管外,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易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病理性损伤,所以尽可能选择中心静脉置管;经外周置管输液时,应优先选择颈外静脉、股静脉置管,可明显减低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风险。用药期间严密观察,防止药物外溢,如有外溢肿胀、皮肤变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关闭该输液通道,同时更换穿刺部位,并局部给予相应处理。(6)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及使用时限:由于碱性溶液易使部分血管活性药物失活,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碱性溶液溶解会使药效失活;所有的血管活性药物均必须现配现用,以保证正常发挥其药理作用。(7)微量泵使用的注意事项:微量泵输入速度<5ml/h时,易发生回流、堵管等现象,须同时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维持5滴/min的速度既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也不会增加心脏负荷,能有效阻止回血[2],对于伴随输入的液体,称为维持液,维持液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对高浓度的血管活性药物起到稀释作用,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维持液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因为药物剂量少发生针头堵塞或者回血的现象[3]。使用微量泵过程中,如需更换不同的药物,尤其是输注速度要求相差悬殊时,应将连接管一起更换,以免造成连接管内残留药液因输注速度改变而发生不良反应。微量泵突然垂直位移会导致药物输注速度的突然波动[4],微量注射泵的突然垂直位移会导致药液输注异常,所以应将注射泵妥善固定,尽可能减少移动。如特殊情况必须移动微量注射泵时,应尽量保持患者与微量注射泵垂直方向间距不变,同时,建议稀释药液,应用相对较快的输注速度减少此问题的发生[5]。(8)其他特殊注意事项:开颅手术时,为避免对颅内压、颅内灌注和颅内血流有较大影响,建议持续输注短效的血管活性药物较为安全可靠[6]。如降低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艾司洛尔、尼卡地平等,升高血压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硝普钠应当避免在大多数神经科急症中应用[7]。休克情况下,应注意辨别休克类型。高阻力型心源性休克,适宜选择血管扩张剂,因为其能解除小血管和微血管的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但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低容量性休克等不能使用扩血管药物[8]。扩血管药物使用之前尤其要注意补足血容量。还要了解一些药物的特殊不良反应,如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可加重尿潴留;硝酸甘油还可引起眼压增高等;硝普钠用量过大易致氰化物中毒;而硝酸甘油过量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现象等。

2 结果

全麻手术中经过密切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82例全麻手术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术后复苏,治疗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临床上以意识消失与恢复作为判断患者进入或离开麻醉状态的主要依据。但是意识消失仅是理论上进入了麻醉状态,并不能有效对抗手术引起的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意识消失后,虽然不存在疼痛的感觉和判断,但可转化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因此,在全麻时可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抑制血压的升高和心率的骤然变化[1]。血管活性药包括血管收缩药和血管扩张药,通过调节血管舒缩状态改变血管张力,从而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在重症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小剂量改变就会导致心率、血压发生明显波动。对血管活性药类量效关系明显的药物,如用量小达不到治疗目的,用量稍大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血压波动、心肌缺血、组织灌注恶化等严重后果,因而给药应以精准的滴注为基础,输入高浓度血管活性药物时要采用微量注射泵,低浓度血管活性药物的输入可采用精密可调输液器进行控制。护士应熟练掌握血管活性药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充分认识心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还要注意操作细节,稍有不慎会造成药物的输注异常,所以忽视操作细节也是导致输注异常的重要因素[5]。

[1] 于布为.心血管活性药物能否成为全身麻醉的用药组分.上海医学,2013,36(2):81-82.

[2] 黎华,李永琴,刘琴,等.心脏衰竭患者静脉泵人硝酸甘油时回血的干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7-9.

[3] 李艳红.维持液在微量泵注血管活性药物中的应用.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4:146-147.

[4] Lonnqvist PA,Lofqvist B.Design flaw can convert dommercially available continuous syringe pumps to intermittent bolus injectors. Intensive Care Med,1997,23(9):998-1001.

[5] 郭京,王欣然,韩斌如,等.血管活性药输注异常的护理风险防范.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4-6.

[6] Rose JC,Mayer SA.Optimizing blood pressure in neurological emergencies.Neurocrit Care,2006,4(1):287-299.

[7] 梁芳果,丁红,王健,等.血管活性药物对颅内高压麻醉的影响.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9):971-972.

[8] 吴超,郑建立.休克救治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42-143.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afety and nursing key points of application of vascular active drug in general anaesthesia operation. Methods 82 cases of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vascular active drugs and intraoperative nursing effect were observ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fter close observation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82 cases of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patients with application of vascular active drugs were su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and recovery,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vascular active drugs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and nursing knowledge can ensure drug safety,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work eff i ciency.

Vascular active drug General anaesthesia Operation Nursing

310023 杭州市西溪医院

猜你喜欢
微量全麻心率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心率多少才健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