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2-15 18:12朱自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语文教学

朱自梅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老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让学生逐步具有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师的职责和作用,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流程,考虑教学环节,运用教学手段,从而真正做到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讲解为学生的活动服务,教学的过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教育思想,指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营造创新环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逐渐更新学生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尝试,与读者分享。

1 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语文课题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新情境,转换学生视角,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去描绘“小桥流水人家”到底是怎样的一幅風景,描绘了怎样的诗意。通过学生自己的描绘和分组讨论,可以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并且能更深一步的了解诗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学习语文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可以在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通过自己创设新情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章中,和作者产生共鸣。

2 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需要结合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进行,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实践性教学。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笔者组织学生将课文进行改编,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舞台剧表演。学生们的参与性极高,热情高涨,深入研究课文内容,自己编写剧本,排练,演出,大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理解能力,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自己的见解。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敢提出疑问,敢于质疑,才能开发创新能力。通过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才能在此过程中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和作者的思维碰撞出新的知识和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材料,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课文讲解,并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例如对课文中心思想的分析,切记不要给学生规定什么标准答案,让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可以讨论或者辩论,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只要是说的有道理,有价值的,并且加入了自己的新观点的都要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时,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案书都认为此文“揭示了为封建科举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只有这样理解才算对呢?不是的,其实鲁迅自己只说,《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别无他议,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能爬到社会顶层的知识分子毕竟风毛麟角,没有爬上去的是大多数,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己呢?这是因为孔乙己自身适应能力太差,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其次,小说中的人们对孔乙己如此冷漠无情是不对的,同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人,应该互相帮助,让彼此得到一丝温暖和慰藉。同学们更可以大胆质疑,从课文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和自己的见解。

4 拓展发散思维,大胆的想象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由于构成想象表象的加工、改造过程是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所以,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生动的再造性和独特的创新性。在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文艺性文章时,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里面描绘的情境、人物、情节等串联起来,然后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来;在学习说明文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想象事物的特性,结果,过程等,并能生动的做个描述或者比喻;在教学议论性的文章时,要求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论据和所得到的结果。

5 开启想象之路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首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存经验;其次要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好奇心;再次,应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进行思维加工,使之变成有价值的成果。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不断提供给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机会,精心准备一些可以发挥想象力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学习原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描绘成画面或者写成文字,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创新精神。

6 建立评估机制,激发创新意志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创新给予鼓励,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更有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建立小组评分机制,每周都能有几堂课是以讨论等形式进行的,给学生机会,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激发创新能力,然后各小组找人总结发言,全体同学和老师评分,各抒己见没有对错,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并让同学们对于讨论课进行总结,写成作文等形式,这样可以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使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增进团队合作。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多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更适合的语文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自主创新的精神。

作者单位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甘肃省临夏市 731700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语文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