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课程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桥梁

2017-02-18 21:32江苏省如东县群力幼儿园陈永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6期
关键词:预设蔬菜幼儿园

江苏省如东县群力幼儿园 陈永红

架起课程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桥梁

江苏省如东县群力幼儿园 陈永红

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我们越来越注重创设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但传统课程与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存在的一些差异:

1.目的不同:传统课程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在学习方面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使幼儿适应未来学习的要求和期望;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中心,为幼儿游戏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和丰富的材料、耐心的指导。

2.计划制定不同:传统课程以教师为主围绕教学活动制定计划;以儿童为中心课程制定计划是在观察孩子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的,注重环境的创设。

3.内容不同:传统课程关注的是知识内容、练习册、手工作品、集体活动时教师所要呈现的内容,其结果是可以展现出来的东西;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中教师提供幼儿丰富多样的计划,让幼儿主动探索,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

4.教师角色定位不同:传统课程中,教师是课程的主导,更像一名管家;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中教师以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幼儿提供学习材料,对幼儿的探究过程进行观察并参与其中,以提问、引导、设计丰富的活动内容及学习环境为首要任务。

怎样使传统课程成为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呢?是没有预设、随着孩子的兴趣自由生成课程,还是提前根据教师的思考预设课程呢?怎样让课程的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让课程成为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借助教师参考用书提前预设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幼儿的观察来了解他们的兴趣,并利用他们的兴趣将其注意力吸引到教育教学活动上,拓展他们的学习、游戏及生活内容,丰富课程。

一、注重顶层设计,彰显整体性。

怎样帮助教师确定课程主题、怎样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及活动?这就要求业务园长要纵观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做全面细致地分析,初步确定几个大的主题,让老师们有方向。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上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物色能拓展成为一个项目或探究活动的主题 如中班幼儿对家乡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我们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乡”“我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可以很好探究、可拓展的主题。而像“元宵节”“中秋节”等一些节日课程则能很好的拓展成一个项目。

2.借鉴能满足幼儿好奇心的项目主题 好奇心、兴趣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动力。如大班幼儿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祖国有了一定的认知,同时考虑到大班幼儿面临毕业进入小学,所以大班年级组围绕“我身边的科学”“小问号”“我爱祖国”“我要上小学了”等主题创设班本课程。

3.筛选易于幼儿观察参与探究的主题 在观察操作中,课程也可随着孩子的发现而不断深入。孩子们对动植物兴趣浓厚,而且许多教师参考书中中班年龄段对动物、植物知识的内容比较多,那么,让孩子们在饲养种植的过程中观察,我们可以预设“有趣的动物”“我的植物”等主题。

4.设计能不断衍生与拓展的主题 小班幼儿刚入园,孩子们如何适应陌生的环境?我们可以预设“我上幼儿园了”“我爱我家”等主题。“我上幼儿园了”主题中不仅可以带幼儿认识幼儿园的一切、还可以进行“大带小”混龄活动;而如“美丽的春天”“金色的秋天”等季节课程则能不断衍生拓展,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二、注重班级预设,增强有效性。

围绕幼儿园的课程构架,各班会根据对孩子的观察了解预设一些课程。如,大班围绕“我身边的科学”主题活动,有的班级用“光和影”创设课程,有的班则创设了“有趣的转动”;中班围绕“有趣的动物”主题,有的班级预设“有趣的蚂蚁”,有的班级则是“我与蝴蝶有约”“我的宠物”等不同的主题课程;小班围绕“我上幼儿园了”预设了“我喜欢”“我的班级”“幼儿园的哥哥姐姐”等混龄课程。在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完善课程的内容。

1.从已有的教材里选取 围绕主题内容,从教材中挑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一些内容,如“我与蝴蝶有约”主题活动,教材上相关的课程有: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三只蝴蝶》;科学活动《蝴蝶》;音乐活动《蝴蝶找花》;美术活动《蝴蝶真美》《蝴蝶风筝》等。

2.从幼儿的经验点出发 有很多的课程是在孩子的探索操作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深入的,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先预设几个可以操作的种养殖活动,让在孩子的种养殖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并促进课程深入。

3.从游戏的融合处入手 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应该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因此,在预设课程内容时加入应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并提供材料与指导。如“光和影”这个科学主题的课程该怎么预设游戏内容呢?以科学区为重点,布置一个科学探索的环境:准备大小不一的暗箱、各种灯光、手电筒、明胶片、动物图片;各种镜子;记录纸等。美工区可以制作用来做光影实验的明胶片绘画、自制万花筒、皮影制作等;语言表演区设置皮影戏表演;语言区提供关于光影的绘本;数学区进行影子的测量。在主题进行时整个环境就是一个大的光影试验区。这些预设首先是围绕主题进行构架,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再进行调整、生成一些新的游戏内容。

4.从家园的联动中寻觅 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引导更多家庭的参与,让幼儿在社会实践中去感受、去探索,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

三、注重及时生成,突出自主性。

课程的生成是在对幼儿乃至社会的观察了解的基础上,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同时在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和与幼儿交流的基础上拓展的活动。

1.丰富游戏环节与材料 通过教师的提前预设,已经准备了一些游戏环境和材料。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哪些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游戏?哪些材料能呈现我们的主题?我们的游戏中会有哪些角色?他们需要哪些物品?如在“光合影”的课程中,我们发现小暗箱只能手伸进去玩,不能很好感受光影效果,我们需要一个大大的暗箱(大冰箱的包装箱可以利用),里面的光源从单一的小手电筒,可以增加镭射灯的效果。而小班娃娃家如果添置了厨具,孩子们就会增加买菜、烧菜的情节。游戏环节因为材料的增加变得丰富了,课程得以拓展。

2.游戏方法的指导拓展 幼儿沉浸在游戏中时,教师除了提供材料外,帮助指导也很重要。如“有趣的转动”活动中孩子们玩带来的铁质陀螺,为了增加游戏的竞争意识,老师提出可以办一个陀螺比赛,在规定时间内一直转动的陀螺胜出。为了能很好地感受不同形状、不同材质陀螺转动的效果不一样,老师设置了表格,让幼儿通过操作比较,进行记录,拓展游戏的深入。

3.生成拓展相关的集体活动 在课程主题的预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想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例如在“我喜欢的蔬菜”的主题活动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蔬菜,随着课程深入,要增加蔬菜知识的课程;同时为了让孩子喜欢吃蔬菜,还生成一些保健、社会方面的集体活动。

4.社会实践中的拓展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认识社会、拓展知识技能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让家长参与进来,最大化地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让课程得到拓展、孩子得到发展。如“蔬菜”的课程,可以请家长带孩子到菜市场、超市去逛逛,认识一些蔬菜;可以带孩子们到菜园去种植、采摘蔬菜,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可以邀请家长来园组织“蔬菜品尝会”,让幼儿了解蔬菜不同的做法,喜欢吃蔬菜。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一系列的亲子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在课程中得到发展,还让我们的家长参与到课程的教育活动中。

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只有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才能集思广益,用教师创造性的思维去为幼儿服务。

参考资料

[1](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关注儿童的生活:以儿童为中心的反思性课程设计[M].郑福明,张博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预设蔬菜幼儿园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奇怪的蔬菜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我爱幼儿园
蔬菜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