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独立学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

2017-02-22 17:47来琳玲
文教资料 2016年25期
关键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路径独立学院

来琳玲

摘    要: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独立学院须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通过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行政管理执行力等方式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地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现代大学制度    建设路径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独立学院须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法治理念贯穿大学管理和教育的全过程,牢固树立依法办学理念、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入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含义

现代大学制度,指的是大学为了担负起社会分工所赋予的人才培养的社会使命而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规范。它的作用在于引导有关各方的行为,达到预期的组织目的。现代大学制度涉及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改革,体现民主思想、监督机制、教授治校理念等顺应时代特征的制度。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原则

(一)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大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有效保障。依法治校的内涵为:管理学校事务,必须符合法治精神,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办事依法,职权法定,内容和程序合法。依法治校的目标在于师生特别是学校管理者增强法治意识,形成依法依规办事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保证教育的公平和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二)以人为本

现代大学教育制度首先要求以人为本。在学习中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未来发展建立起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科研中,要以教师为本,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各项优惠政策要向教师倾斜。并且在分配制度上要实行按岗位分配、按任务分配、按业绩分配、按贡献分配的新型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真正留得住人才,人才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效,使教与学共同成长,促进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独立学院在地方办学,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必须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大学生存、发展的基础,大学必须通过服务社会来取得社会的支持,促进自身的发展。三是处理好大学内部的关系。理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以师生为主体的民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及校院(系)两级关系,构建良好的办学制度和环境。

三、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要路径

(一)构建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1.完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学校的“基本法”,是大学权力机构制定的治校总纲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指出要制订大学章程。教育部根据这一精神,颁发《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高等学校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大学章程有其共性,但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存在一定区别。作为应用型定位的独立学院,章程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要体现办学理念、宗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应用性和服务地方的特征。尤其应注意的是,在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借鉴成功经验,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出一部规范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章程后,须经董事会、校务会议、教代会审核通过后公布,使师生员工共同知晓章程而规范自身行为并发挥监督作用,制裁时方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章程的制定必须与时俱进,独立学院在执行过程中应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依据法律法规的调整适时对章程进行完善、修改。

2.健全规章制度。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事物,其成长过程必将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独立学院管理者只有建章立制,以严明的制度应对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才能确保学校运行过程中的和谐状态。因此,独立学院一要依据章程,建立规范性文件审查与清理机制,推进校内规章的废、改、立,同时制定、修订规章时,注意规章的原则性、连续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要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校管理者的法律意识,逐步形成法律思维,杜绝“人治”代替“法治”现象,提高管理水平。三要健全民主监督、权利救济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校内规章制度执行及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情况的全面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对全校各单位财务收支、运作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学生会等组织的监督作用。

(二)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和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指出了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三要素,即决策、管理与监督。独立学院实行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因此要完善董事会人员组成结构,完善院务会、党委会、教代会议事制度和规则,进一步明确权力边界及职责范围,实现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管理、监督权力的准确划分和协调运行。同时,独立学院的治理主体由政府、举办高校、独立学院和社会投资方等多元主体构成,要注意多方的协调性。

2.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行政管理是高校科研、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行政管理的效率也是高校办学效率的保证。对于自收自支的独立学院来说,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至关重要。目前,独立学院基本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机构,但是依然存在管理方式老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决策权力逐级分散等问题。因此,建议独立学院一是推行机关“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依照“合并相近职能、减少多头管理、提高服务能力”的原则,调研并试点逐步推进机构改革,減少管理层级和运作程序,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二是推行院系“学部制”改革。坚持有利于构建学校专业集群,有利于增强学科专业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四个有利于”原则,选取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学科联系紧密、有较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学科专业群先行试点,开展学部制建设。三是健全考评体系。在原有“德、能、勤、绩”基本考评基础上,增加激励考核方式,并出台机关部门以工作作风、协作能力、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为核心指标的整体考评办法。

3.深化配套制度改革。建立专业建设年度检查与评估制度,在一定周期内进行专业布局调整,优化学校人才培养类型与结构。实施“特色交叉专业培育计划”,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及新的专业增长点,组建特色交叉专业群。建立实践育人一体化体系,整合、共享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构建融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在内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项目化、课题化等方式对学生实践锻炼成果进行考核认定,促进多课堂育人一体化。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考评机制,结合社会、学生和家长需求,根据不同的专业定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内部监测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自有教师提升学历、晋升职称创造条件;出台《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实施管理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激励青年教师全程参与知名教授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成立应用研究院(中心)、文化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研究平台,出台资助和考核制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改革人事分配制度,真正建立起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和按岗定酬、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深化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制度改革,在党的理论建设、机制建设、阵地建设、载体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健全校内职责履行监督与问责体系和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探索大学文化建设新途径,塑造新时期大学精神,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打造具有时代风采、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精品。

(三)强化行政管理执行力

一个单位的成功,三分靠战略,七分靠执行。学院办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赢在执行”。学校管理者需要具备若干能力,如创新力、容耐力、智源力、影响力、心健力、研究力、团队力、沟通力等,但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执行。强化执行力,中层干部是关键着力点。如何提高执行力?首要一条是提高中层干部的理论研究能力,只有干部掌握科学的理论,才能高瞻远瞩、领悟政策,“做正确的事”和“做事正确”。第二,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中层干部是本单位教职工的表率,必须带头肯干、实干、能干,培养出能打硬仗的兵。第三,增強创新意识。执行不是简单复制领导班子的命令,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中层干部要运用智慧,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说:“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第四,加强督查督办。考核是检验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学校必须把规划、计划、院务会议决议等执行力考核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推动管理干部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为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独立学院必须坚持依法治校,实施综合改革,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N].光明日报,2000-02-23.

[2]钟秉林.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6-7.

[3]陈笃彬.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刍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7.

[4]罗丽华.法治视域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教师教育论坛,2014(11):25-32.

[5]陈志丹.完善独立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69-72.

[6]罗尧.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应用型大学章程建设[J].中国建设教育,2014(4):51-55.

猜你喜欢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路径独立学院
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探析
从依法行政浅谈法治政府的建设路径
试论《弟子规》与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制度建设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