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朗读长句,回归语文本真

2017-02-23 06:31张金翠
西部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朗读反思小学语文

张金翠

摘 要:朗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语文的朗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朗读的功能,让学生在朗读中积累字词语段,提高表达能力。笔者将以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为教学案列进行朗读教学的反思,以期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 反思

一、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结合上述要求,在课文《端午粽》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量朗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文章的结尾处,教材有明确提示到“注意读好长句”,这说明在朗读课文时,长句的阅读是教学重难点。长句具有结构复杂、句子成分较多的特点,由于小学生自身认知条件有限,无法使朗读更加流畅,再加以小学生的字词音节的知识储备量不丰富,朗读中发音错误以及漏词现象较多,纠正这些问题是老师在教学中的长期任务,也是小学生在朗读学习中的重难点。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应当针对长句朗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将长句化为短句,降低朗读难度,让学生在教学中產生朗读兴趣,克服长句难点。

二、教学目标

学生在朗读中语气生硬、且常有读错字、读漏字的现象,因此长句的朗读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敢于大声朗读,在纠正下能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全文,从而进一步让学生在朗读中注入感情。教师要利用多元的策略指导学生的朗读,逐步提升学生朗读长难句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目标的设定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课程标准,才能让教学任务合理、教学效果显著。以小学一年级课文《端午节》为材料,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划线分割长句中词组的方式,化长句为短句,加以利用标点符号、语言和动作等有效手段,达到朗读时正确停顿、饱含感情的效果。

三、多元朗读策略及反思

1、划词停顿 长句变短句

朗读长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竖线将长句成分进行拆分,因此老师要教导学生如何将长句进行拆解,化长句为短句。长句变为短句,不仅减少了学生朗读的难度,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句子结构。例如: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出于对一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受限的考量,学生在刚开始进行长句划分时会认为特别困难,导致无法找到正确的停顿点,从而产生对长句朗读的畏惧。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断句,可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寻找老师朗读中的停顿点,进行句子的划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自行判断朗读停顿正确与否,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长句的正确停顿。

2、调整语气 为朗读注入感情

在教材《端午粽》中,第二自然段展现了粽子精致的外观和口感,体现了小孩对粽子的喜爱,例如: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因此朗读时的语气应该充满了想要吃粽子的期待和向往,体现出小孩对粽子的垂涎欲滴。老师在示范朗读的,要体现出小孩子面对粽子时的天真和童趣,传达出强烈的语气变化,让学生在语气的模仿中,学会传达情感。

人的语气变化是由于情感的波动而产生的,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只是学到了皮毛,而不知其深度,因此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语气变化,从而传达出感情,需要老师带领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产生思想共鸣,这样学生在朗读中才会自然而然流露感情,这才是最有效的朗读教学策略。

3、加入身体语言 完整传达长句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要深入文章核心,领略文章情感,可以借助身体语言来传达。

比如在读到“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时,文章中出现了“剥”和“咬”动作,在情节的描述下,辅助以行为动作更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处在同一频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还处在行为结合语言的表达阶段,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收信息和传达信息。用动作辅助朗读教学[2],不仅让小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更有助于学生沉浸在文章的表述中,增强朗读的真实情感。

4、多元评价 激发朗读行为

学生在进行长句朗读时,除了老师能够掌握对学生的评价权利外,也可以将评价权分发给学生,用多元的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行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在相互之间的评价也是对朗读技巧以及课文内容的回顾和巩固[3]。同时,积极的评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积极参与朗读。多元评价也是为了朗读能力的长远发展,朗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的评价才能持之以恒的开展朗读,克服朗读中的重难点,使得自己的朗读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滕琳琳.多元朗读长句,回归语文本真——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彩虹》朗读教学案例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87.

[2] 吴海林.有效朗读,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望月》教学案例与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2011(01):68.

[3] 韩丽英.对小学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反思与实践探究[J].学周刊,2016(09):50.

猜你喜欢
朗读反思小学语文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