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平安城市”建设与犯罪防控研究
——以朝阳地区“平安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

2017-03-10 15:22王淑华张海洋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朝阳犯罪监控

王淑华,张海洋

(1辽宁警察学院 监所管理系, 辽宁 大连 116036 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8)

中小城市“平安城市”建设与犯罪防控研究
——以朝阳地区“平安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

王淑华1,张海洋2

(1辽宁警察学院 监所管理系, 辽宁 大连 116036 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8)

自2004年“平安城市”建设在中国拉开序幕,历经数年,全国各地“平安城市”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此举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大城市依靠充足的财力和物力优势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的模式和经验不一定都适合于我国数目众多、特点迥异的中小城市,所以如何在财力不占优势的中小城市进行“平安城市”建设是个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地区的“平安城市”建设为例,通过实证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中小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和犯罪防控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旨在对新形势下中小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设和犯罪防控工作构建一种新的机制和体系。

“平安城市”建设;朝阳地区;犯罪防控;视频监控

一、引 言

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平安城市”建设,目标是通过全方位的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分散监控探头的联网和视频数据的共享,为城市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信息支撑和硬件保障。实践证明,以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主的“平安城市”建设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打击和预防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遗憾的是以往此方面的研究多着眼于单一的技术防范,且多以国内大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缺少对中小城市“平安城市”建设的研究。辽宁省朝阳地区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界地带,与大城市相比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特定的民族宗教现状,是东北地区中小城市的典型,因此探究如何在朝阳这类中小城市通过“平安城市”建设对犯罪进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二、“平安城市”建设的历程

(一)“平安城市”建设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平安城市”建设开始于21世纪初公安部提出的“科技强警”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两项战略部署。到目前为止,“平安城市”建设在我国已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起始阶段

2004年,针对新形势下城市治安工作面临的挑战,公安部提出了“科技强警”战略,由此拉开国内首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的序幕。第二年公安部启动“3111”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标志着以视频监控布设为基础的“平安城市”建设浪潮已经席卷全国。

2.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初,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扎实深入推进科技强警工作,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部署了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传递共享的工作任务,这一任务要求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在2012-2015年间,利用三年时间打造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的视频监控系统——“城市警务综合信息平台”,在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推进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3.智慧化阶段

近两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高新技术如云计算、云存储的兴起和应用,“平安城市”建设在硬件和技术手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标志着我国的“平安城市”建设正逐步向智慧化方向发展。

(二)“平安城市”建设的升级

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装备和数据分析系统逐步应用化的今天,“平安城市”建设已经不再是解决视频监控有无的“传统平安城市”建设的“过去时”,而是已经步入监控视频智能化应用的“智慧型平安城市”建设“进行时”阶段。“十三五”时期以下几项技术正不断推动“平安城市”向“智慧型平安城市”升级。首先是高清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视频监控是“平安城市”建设的主项,也是技术防范中最主要的一环。未来“平安城市”建设将更广泛地采用最新前端高清电子监控探头以提高视频信息画面的质量,并利用高速无线网络传递信息,传输效率高且易于维护,综合性价比较高,定将“平安城市”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是云存储平台的应用。云存储平台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编组存储,具有综合应用度高等特点,能够解决高清视频资源存储空间不足和智能化提取应用困难等问题,是满足公安部门实战需求的利器。此外,集合多种学科的物联网技术、时下正不断发展的无线接入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作用

从实际效用层面来说,“平安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满足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需要,而且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智能化交通疏导、可视化警务督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没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城市环境,“平安城市”的其他正面效应将难以发挥。因此“平安城市”建设主要目的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系统整合人防、物防、技防等多种防范手段,实现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有效防控,为城市发展提供安全的环境。

国外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表明“平安城市”建设在预防和打击犯罪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开始“平安城市”建设的俄罗斯联邦的各项犯罪数据变化,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2008年,俄罗斯联邦全境发生的行政违法案件和刑事犯罪案件数目惊人,均突破十万大关,但在继续加强“平安城市”建设的一年后,行政违法案件及主要刑事犯罪案件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其中凶杀案下降9.8%、重伤害案为4%、强奸案件为11.8%、盗窃案为19.8%、抢劫案为22%、入室盗窃案为18%、欺诈案为8.9%。因此可以看出,“平安城市”建设在防控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朝阳地区特殊性

1.地理位置特殊,犯罪防控难度增加

朝阳地区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冀、蒙三省区交界地带,下辖两区、两市、三县。朝阳境内共建有京四高速、锦朝高速、赤朝高速等重要高速公路,密度居辽宁省内第二,哈尔滨至大连高铁盘朝联络线正在建设中,建成通车后,朝阳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连接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路上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虽然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也使地处三省区交界的朝阳地区成为流窜犯罪的高发地带。由于现阶段我国公安机关实行是“条块结合”的领导体制,在地理位置特殊的朝阳地区,目前的体制下却难以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流窜犯罪高发和跨省区追逃困难是朝阳地区防控犯罪的难点,也是该地区“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

2.民族宗教多元,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朝阳地区民族众多,宗教信仰多元。朝阳地区共生活着汉、蒙、回、满等多个民族,信教群众在当地总人口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形成当地特殊的民族和宗教文化氛围。但客观地讲,不同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差异,不同人群在信仰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解读,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朝阳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不和谐因素会引发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更是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破坏当地安全稳定的导火索。

3.经济发展失衡

(1)朝阳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方兴未艾。矿业开采在朝阳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采矿业的兴衰也成为了朝阳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受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朝阳地区的矿业发展也经历了艰难起步、疯狂发展、疾速衰微的历史阶段,使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不明朗。除此之外,与采矿业发展相伴而生的各类犯罪(如涉黑涉爆犯罪)也日益增多,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已经成为威胁该地区社会安全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定时炸弹。

(2)重工业转型缓慢,失业人口增多。近两年来,因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市场对以钢材为代表的重工业产品的需求疲软着实对朝阳地区重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打击,而且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的加快,朝阳地区的重工企业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来,由于效益不佳,亏损严重,各重工企业纷纷开始裁员,大量下岗工人失去了昔日宝贵的“饭碗”,但只有少数人选择自谋出路,多数人选择待业在家,久而久之成为社会闲散人员,面对生活的压力,有些人甚至选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城市安全稳定的极大隐患。

(3)原有的监狱“劳改企业”积重难返。朝阳地区凌源市境内有六所省监狱局直属监狱,押犯数量之多、监狱密度之大可谓世界之最。对这一事实,笔者认为也需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监狱内众多的在押罪犯通过工厂化的管理形成“劳改企业”,既为在押罪犯改造提供所需要的劳动岗位又能创造一定的社会财富,因此作为具有特殊性质企业的监狱经济在客观上优化了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对振兴当地经济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建,原来选址较为“偏僻”的监狱现在正逐步被新建的居民小区和其他建筑所“包围”,而数量众多的在押罪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周边公众的安全感。据有关数据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外地籍罪犯刑满释放后无依无靠,会选择就地“安置”自己,他们当中的部分人或因恶习难改,或因生活所迫会选择重新走上犯罪道路,且因为具有先前的犯罪经验并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过而具备较强的反侦查能力,所以刑释人员一旦再次犯罪,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这部分人也成为当地治安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二)朝阳地区“平安城市”建设的现状

在“2010年辽宁公众安全感”大型抽样调查中,朝阳治安状况安全认可度雄踞榜首,公众安全感指数在全省名列第一。朝阳地区的北票市、朝阳县、凌源市和喀左县在全省100个县(市)区的公众安全感指数大排名中均入围前二十佳。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朝阳地区治安状况的良好形势,具体而言,朝阳地区治安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细节,夯实“平安城市”建设基础

首先,加强“平安城市”建设宣传,赢得群众支持。据统计,朝阳地区累计共编发了以综合治理和“平安城市”建设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综治之春宣传单》几十万份,发放到千家万户,并发动地区内百余个乡镇街道的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引导,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治安积极性,逐步形成了“政府领导、公安牵头、群众参与、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其次,排查治安隐患,整顿治安秩序。2014年,朝阳公安机关利用数月时间,重点对校园安全及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了整治,并为辖区内所有学校及幼儿园培训专业和兼职保安员,提升了校园及周边地带的安全水平。继续加大对足疗按摩店和旅馆业、典当行、网吧等特种行业的整顿力度,开展专项行动对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停业整顿或查封取缔,对治安隐患进行了有效排除,城市内的治安秩序得到了稳定。

2.视频监控系统不断完善,防控“天眼”已成规模据统计,2010年朝阳地区各县区新建视频探头2.5万个,累计总量逾3.7万个,实现了对重点治安管理场所和城区主要出入口的全面覆盖,进一步加强了对街面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朝阳市在2010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年全部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3%;8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 7.4%;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10.7%。保障城市安全稳定的电子“天眼”已经初具规模。

3.“街面巡防网”优化升级,有力震慑潜在犯罪。首先,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暴恐活动犯罪猖獗的严峻形势,朝阳地区公安机关选调精干力量组建尖刀力量打击暴恐活动。据了解,现有的5 个县级巡特警大队已经组建完毕并投入实战,巡特警力量的使用有效地打击了暴恐犯罪并震慑了潜在的犯罪分子,并与城市道路上的辅警、治安协管员等力量组成新的“街面巡防网”,有力地保障城区内街道路面的安全。

其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巡防勤务机制。朝阳地区公安机关继续补充街面巡逻辅警数量,购置巡逻警务车辆近百台,并在城区繁华路段和车站等要害部位设置“流动警务室”,既方便服务群众又提高居民的安全感。此外,朝阳地区公安机关通过对城区内违法犯罪情况和特点的及时统计和科学分析,对有限警力进行重新部署,对违法犯罪案件高发地段和时段加强巡逻力度,城市内的犯罪率尤其是夜间犯罪率的下降足以说明公安机关在犯罪防控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三)“平安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朝阳地区“平安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尤其是最近两年的治安情况所反映出的新特点也充分暴露出其中的一些问题。

1.警民关系疏远,基层治安矛盾化解乏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涌现,尤其以基层社区最为严重。各种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社会矛盾爆发的重灾区大多集中在基层社区里。如果不能从社区这个源头上对各类矛盾进行管控和化解,这些矛盾极容易失去控制而演变成为群体性事件或其他恶性事件,严重威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的巨大障碍。

反观眼下朝阳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对于基层各类矛盾和纠纷的调解工作还显得十分乏力。笔者从调查走访中发现,基层各类矛盾的激化已经成为降低该地区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原因。如前所述,朝阳地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特点和特定的民族构成等因素,在城市治安维护方面必须面对比省内其他城市更为严峻的挑战。“平安城市”建设的基础是社区,重点是建立伙伴化的警民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笔者在某社区走访了解后发现,绝大多数社区群众片面地认为基层治安防范只是公安派出所的工作,与自己毫不相干,有相当多的社区居民竟将上门走访的民警拒之门外。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物防或技防而忽略了人防在犯罪防控中的重要性,“平安城市”建设将失去本应该牢固的“前沿阵地”。

2.技术设备落后,基本数据信息难以保障

(1)现有监控视频画质不清晰。朝阳地区现有的监控探头大多为多年前架设,由于当时设备的局限和技术条件的不成熟,不可避免地造成大多视频图像清晰度不高。比如,在发生街面违法犯罪或突发事件需要查看现场录像时,公安民警能够根据案发时间截取现场及周边监控设备所记录下的画面信息来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但是如果想看清事件中具体人、事、物等具体细节(例如涉案人员具体的体貌特征、涉案汽车的牌照等)时,视频图像会因放大观察而模糊不清,无法深入获取到侦查破案所需的关键线索和重要证据。

(2)视频智能化应用不足。引进公安视频监控系统是为了增强刑警的侦查破案能力,实践中也证明视频监控的广泛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记录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及其他各种信息,大大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但也正是如此,目前大多数视频监控系统仅仅起到一个事后取证录像的作用,对于街面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做到实时发现、实时打击。除此之外,由于视频的智能化应用不足,现阶段的视频侦查模式大多还停留在公安民警一帧一帧地盯着监控视频看回放的阶段,效率值极低。而且由人类的生理特点所决定,公安民警无法在查看视频的整个过程中都时刻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很容易因错过重要的视频信息而贻误战机。

(3)各监控系统之间不能实现高效互联互通。目前朝阳地区的监控系统有几种甚至几十种,存在各地区自己建设、自己保存、自己利用视频资源等问题,无法实现各监控系统之间高效互联互通。在技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视频监控编码不统一,这种现象导致不同厂家的编解码设备不能通用,必须需开发对方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的缩写,意为“软件开发工具包”)才方可兼容。④由于朝阳地区广袤,各县区条件不一,建设思路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导致监控探头设备的品牌不同,质量不一,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县区在监控探头的选择上认为“有图能成像”即可,但在建成之后才发现视频互联互通困难已成现实。

在整个“平安城市”的监控系统中,倘若各个子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并最终难以汇聚到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各系统之间彼此“孤立”,形成信息孤岛。信息孤岛的形成,会妨碍对街面犯罪的预警和犯罪情报信息的及时共享,使“平安城市”各部分不得不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打击跨区域犯罪的“合力”。

3.经费保障不足已成为建设的瓶颈

(1)经费保障不到位,基层社区治安力量不足。首先,基层民警数量少,待遇差。总的来看,我国公安民警的总数虽然庞大,但警民比例却较世界上其他国家小得多,这种情况在公安基层单位中表现得极为明显。一方面,转型期我国社会总体治安情况较为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基层公安机关和民警面临着巨大的维稳压力。此外,基层公安民警承担了较多的非警务类工作,无疑更增加了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工作多、压力大、经常加班、假期过少都是基层民警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引发部分县区的年轻基层民警的“辞职潮”更是使原本就不足的基层警力雪上加霜。其次,相关经费不足,基层警务信息化建设乏力。警务工作信息平台是警务工作科技化的产物,也是开展基层警务工作的有效载体,可以大大提高基层警务工作的效率,节省宝贵的人力资源,从而有效缓解基层单位警力的不足。但由于经费紧张使基层警务信息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持,致使基层民警每天都必须进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将原本就不足的基层警力禁锢,浪费了有限的警力资源,使朝阳部分地区原本就滞后的警务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困境。

(2)运维管理经费不足,部分监控设备处于瘫痪状态。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构建“平安城市”对犯罪进行防控,需要建设规模庞大的电子监控系统,且对系统的运行维护也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这对朝阳地区的地方财政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据了解,朝阳地区部分地段的监控设备或因本身质量不佳或因维护不周已经处于停用状态,而这些地区的治安状况也较以往有所下滑。此外,更加智能化的先进监控设备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并在许多国内一线城市实现应用,因此现有的监控系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优化升级,由于经费不足,朝阳地区在下一阶段的“平安城市”建设中能否在硬件上迎头赶上还是个未知数。

四、高效防控犯罪,打造“平安小城”

(一)依托“人防”,调动全社会力量

1.依靠群众,打造基层治安情报信息网。朝阳地区现阶段各种社会复杂尖锐,而能够投入到一线的民警数量极其有限,只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助力“平安城市”建设,才能缓解基层警力不足的现实压力。因此,笔者认为,推进“平安城市”建设必须坚定地依靠人民群众,通过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治安积极性,打造全天候的基层治安情报信息网,使人人成为“平安城市”的信息员和“监控眼”。此外在新一轮的“平安城市”建设中应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和不足,尤其是应对重技防、轻人防这种错误观点进行反思。毕竟“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警民齐力打造看不见的基层治安情报信息网,打牢“平安城市”建设的坚实基础,从而使违法犯罪分子陷入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无处可逃。

北京市在这一方面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中以“北京朝阳群众”为代表的基层治安组织建设最具知名度,因其为破获多起大案、要案提供可靠线索,被网友称为“朝阳群众”(BJCYQZ)。据2015年相关部门公开数字显示,北京“朝阳群众”总数已经近20万人,而整个朝阳区常住人口中才不足300万人,这足以说明当地群众对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参与热情之高。2015年前十个月“朝阳群众”提供的21万多条线索中,有价值线索4378条,侦破案件1023起,刑拘810人⑤。这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在基层治安防范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对辽宁朝阳这种小城市的“平安城市”基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建立“三调联动”机制。“三调联动”机制是有效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新机制,对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朝阳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既受益于悠久的历史积淀,也囿于历史的影响和禁锢,既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也受困于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由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升级所形成的各种群体性、长期性矛盾和纠纷不断增多。如果细小的社会纠纷与矛盾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极容易演变为恶性事件,破坏当地社会和谐。因此建立“三调联动”机制,对调解尚未激化的社会纠纷与矛盾将起到重要作用。如前所述,朝阳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民族宗教情况使该地区充斥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各种矛盾间又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巨大的矛盾关系网。因此,在矛盾调解过程中应具有全局意识,借助“三调联动”机制,妥善管控分歧,将各种矛盾化解于萌芽阶段,从内部为构建朝阳地区“平安城市”夯实基础。

(二)精化“技防”,建设视频监控系统

1.打造高清视频专网要解决现阶段监控视频看不清、防不住等问题,必须在前端录入监控探头和视频传输方式上寻求突破,所以应当对现有公安监控网络进行升级换代,为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监控视频系统打下坚实基础。现阶段,我国某公司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不仅能够提升视频信息的速度和质量,而且能够保证视频传输网络的稳定性,轻松应对现阶段视频联网过程中的网络异常、信号差等问题,使视频专网建设有了技术支撑。而在前端智能监控设备方面,高清智能前端监控探头已经能够实现高清录入与智能分析的结合,并在某些大城市投入使用,成为守卫城市的智能“天眼”。在配备如此强大可靠的传输网络和可靠的前端录入设备下,建成全网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在技术上将不再是梦想。

2.建立视频高度集成的统一警务指挥系统,打击跨区域违法犯罪。在下一阶段的“平安城市”建设中,应通过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把城区内各子系统联结起来,进而实现治安信息即时共享和各监控视频子系统的高度集成,建成统一警务指挥系统。建立统一警务指挥系统,该系统由众多子系统构成,包括高度集成的通讯、指挥、监控、预案、监督等,使其成为能够保证信息充分采集和对所获取的情报进行智能分析研判、交换的平台,从而打破原各系统间的孤立,实现对跨区域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统一警务指挥系统建成后,打击朝阳地区猖獗的流窜犯罪和开展跨省区追逃将变得更为高效、便捷,逐渐实现区域打防一体化,不断压缩违法犯罪分子的逃窜空间,使违法犯罪分子无处可逃。这种高度集成的统一警务指挥系统是“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区,能提高城市治安管理管理水平,有效地遏制信息孤岛形成,强化了“平安城市”监控的神经中枢。

(三)强化“物防”,破除建设瓶颈

1.划拨专项经费,升级现有视频系统

针对现阶段朝阳地区监控视频看不清、联网难、不易维护等现实难题,政府应划拨专门经费对现有视频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在重点要害部位架设先进的高清智能监控探头,这看似是一笔沉重的财政负担,但从各地区已经实践的经验来看,这笔投资是十分划算的。首先,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可以节省更多人力、物力成本。其次,先进技防设备可以对违法犯罪的进行高效精准的预防和打击,将违法犯罪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升级过程中应做到合理规划设计,选择品质好、持久耐用的产品,避免二次投资。此外,监控视频系统完成初步建设后,由于维护资金不到位还是无法投入正常使用,会影响监控系统作用的发挥,架设的监控视频系统也就成了摆设,因此在朝阳地区新一轮的“平安城市”建设中,也应对视频监控系统的维护资金予以充分保障。

2.众筹资金,提升老旧住宅区防范硬件水平

由于存在资金缺口,朝阳地区数量较多的老旧住宅小区的安全防卫硬件改造升级困难重重,致使这些老旧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水平较差,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地带。构建“平安城市”必须重视对城市中老旧住宅区的防范硬件的升级改造,改造资金可以由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共同筹措。首先,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关键。政府可以根据财力实际状况和居民需求对接管老旧住宅区的物业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以鼓励更多社会企业接管旧住宅区。其次,鼓励物业企业依法在提供服务的区域内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来弥补物业费的不足,例如将住宅区公共部位取得的收益用于老旧住宅区防范硬件的升级改造。最后在围墙、护栏、监控等硬件维修改造方面所需要的资金,可以由政府建立专项资金提供帮助,剩下的部分可以组织小区内居民进行集资。

3.经费保障落实,提高基层民警待遇

首先,福利分配在制度上向公安基层倾斜。在工作时间上,相比机关公务员的八小时工作制,基层公安民警平均每天在岗时间在10小时以上,就算是在规定的“休息”时间也通常处在待命状态;在工作强度与风险上,基层民警直接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与纠纷,工作强度无疑也要大于机关的同事,受伤、牺牲的风险也必然大大高于机关,工作压力也大大超过其他公务员,而在工资和待遇上并没与基层民警的付出成正比。虽然国家现在正逐步提高警察的福利待遇水平,但这个提升幅度还是不够的,笔者认为,要继续加大对基层的照顾力度,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工资待遇。

其次,关爱基层民警身心健康。基层公安民警工作任务量大、加班多、压力大已成为常态,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基层民警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舆论的种种压力,因此基层民警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下面两个方面缓解基层民警的压力:一是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为民警的休假提供制度保障,将民警的绩效考核与休假情况挂钩,年休假不足者将视为考核不合格;二是关爱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拿出专门款项建立民警心理健康服务站,对民警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干预,关爱基层民警的心理健康。三是充实基层警力,通过招募高质量辅警等措施扩充一线执法警察数量,缓解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只有人心与队伍稳定了,“平安城市”建设才有充足的力量保障。

注 释:

①杨全民.俄罗斯平安城市建设及莫斯科技防措施[J].中国安防.2011(5).

②刘立纲.朝阳公众安全感为啥这么高[N].辽宁日报.2011(5):7.

③吴 波.简述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在平安城市中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

④罗 婷.朝阳区平均每15人中就有一个“朝阳群众”[N].新京报.2016(2):6.

[1]王发曾.城市犯罪空间盲区分析与综合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2.

[2]王发曾.城市犯罪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熊海燕.城市犯罪与社会解组[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3.

[4]吴鹏森,章友德.城市犯罪与基层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蔡应明.犯罪预防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0.

[6]高智文.平安城市与安防技术发展[J].中国公共安全.2013(17):140-143.

[7]刘立纲.朝阳公众安全感为啥这么高[N].辽宁日报.2011(5):7.

[8]韩 鹏.高清监控系统在平安城市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安防.2012(5):67-69.

[9]罗 超.城市报警系统集成迈向新的应用时代[J].中国公共安全.2013(13):148-151.

[10]周向红,周然.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平安城市建设[J].检察风云.2008(2):4-7.

[11]杨全民.俄罗斯平安城市建设及莫斯科技防措施[J].中国安防.2011(5):98-104.

[12]吴 波.简述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在平安城市中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3):104.

[13]论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中的运用[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5):71-80.

[14]赵珏.“平安城市”动态监控系统设计与集成探析[J].电子商务.2014(12):54-56.

[15]丁家祥.城市社会治安图像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公安研究.2008(7):72-80.

(责任编辑:于诗慧)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evention of “Safe Cit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Take the “saf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aoyang as an example

WANG Shu-hua1, ZHANG Hai-yang2
(1. Pris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116036, China; 2. Graduate Division,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

Since 2004, China began to build “safe city”,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beating crimes. And after years, “safe city” is being built all over the country. With sufficient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dvantages, many big citie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safe city” construc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a large country,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the experience of big cities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numerable small ones, so how to operate the “safe city”construc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which do not have any advantage in resources, is a worthy topic to be discussed. Taking the “safe city” construction of Chaoyang Area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nk between the “safe city” construction and crime prevention wor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iming at building a new mechanism and system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safe city” construction and crime prevention work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a.

“Safe City” construction; Chaoyang Area;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video monitoring

D631.4

A

2096-0727(2017)02 -0044-08

2016-10-17

王淑华(1973-),女,辽宁朝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监狱学。张海洋(1993-),男,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侦查学。

猜你喜欢
朝阳犯罪监控
公园里的犯罪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美是童年朝阳
迎朝阳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你被监控了吗?
Televisions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不许耍赖
环境犯罪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