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17-03-13 20:47李正楠
科教导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学生管理高校

李正楠

摘 要 随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这给高校学生管理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利用移动APP做好学生管理、开展健康的学生网络文化活动、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从而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高校 学生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4G networks and smart phones, mobile Internet era has arrived, which bring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context, college counselors should buil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 platform, the use of mobile APP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tudents to carry out cultural activiti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etwork health students personalized development files, to closely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work.

Keywords mobile internet;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0 引言

隨着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这使得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改变同样发生在大学生中。智能手机已成为高校生的标配,大学生每天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各种消息的接收和发送,很多大学生都会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所见所闻发布和共享到网上,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的生活与移动互联网是分不开的。因此,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等)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学生管理,引导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中进行学习和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学生管理者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1 移动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数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教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可以说,当今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机遇。

1.1 移动互联网给学生工作管理者带来的机遇

(1)增强了学生管理的时效性。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捷性、可移动性、即时性的特点,这些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思想管理和日常管理。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学生的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了解到学生思想动态后能够即时引导,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另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QQ、飞信、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将日常管理的相关信息(如:各类考试、讲座、活动)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了学生管理的时效性。

(2)扩展了学生管理的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多样性,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自主发布与获取信息的平台。长期以来,学生管理工作者是通过年级大会、班会、座谈、面谈、电话、社会实践等传统方式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班级网站,充分利用移动平台,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平台。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在网络收集到与学生相关的资料,准备把握学生思想观念变化和关注的热门事件,从而发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热点,及时准备应对方案,补充了信息来源渠道。

(3)提高了学生管理的隐私性。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其隐私性高于通过电脑访问互联网。这个优点使学生管理者可以将信息准确传达给学生,无需经过第三人中转,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某种程度上,通过移动APP进行师生交流,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尽情地表达自己对学校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1.2 移动互联网给学生工作管理者带来的挑战

(1)冲击了学生的思维理念。移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五花八门,真实性和可靠性都有待甄别。尤其是某些媒体为了博眼球,增加点击率,谣传未经核实的信息、扭曲事实或利用文字歧义制造理解误差。而高效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成型的关键阶段,社会经验不足,对移动互联网上的错误、有害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也使得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加大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

(2)影响了学生的交流方式。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某些同学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食堂、宿舍、教室、走廊、图书馆等地方到处可见很多长时间玩手机的学生,他们每天耗费大量的时间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愿意跟外界交流,忽视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低头族”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低头族”的社交从现实的面对面交往,变成了虚拟符号之间的文字和语音互动。这使得学生、师生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消失,阻碍了大学生正常的心理发展,导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丧失。此外,由于长期低头看手机,导致大学生视力下降、脊椎损伤等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3)降低了学生的自控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降低了学生的自控能力。手机的方便易携带和高速畅通的移动网络,使大学生在课堂上也能非常方便地访问各种社交平台,很多人就会想方设法地玩手机,导致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老师授课,课余时间也不认真做作业,未能学好专业知识。

2 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高校学生管理的方法

2.1 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

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是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学生思想工作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及时掌握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因为学生的思想动态都会一定程度地反映在学生的QQ空间、朋友圈、微博等。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开设微博、贴吧、年级/班级微信公众号,推送正能量、就业、学习方法类的文章,满足学生需求。思政教育網络平台除了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还应有心理健康辅导、心理问题咨询、人际交往处理、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2.2 利用移动APP做好学生管理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建立年级/班级QQ群、微信群,发布奖助贷的相关通知,共享相关文件,确保信息及时传达,同时获取学生实时反馈意见。然后,利用QQ讨论组、QQ群组视频、微信群聊等手段,选择班委、团委成员或小组召开小型会议,在网络会议上,大家踊跃表达、集思广益,为年级、班级活动出谋划策,提高讨论意见和会议结果的有效性。灵活运用各种移动APP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2.3 开展健康的学生网络文化活动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因此,学生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潮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改变传统活动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例如运用唱吧、酷我K歌等移动APP举办班级K歌大赛,增加班级凝聚力。使用记单词APP进行班级背单词大赛,激发大家学习英语的热情。举办网络班级征文比赛,通过微信公众号、贴吧等平台展示每位参赛学生的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亲友投票,让大家得到反馈和激励。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比赛(如摄影、微电影比赛)不像传统的比赛把作品层层筛选,决赛作品只展现给评委,获奖只是少数能力出众学生的专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4 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

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实时记录学生的作品、成绩与表现,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机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可以基于web和APP开发,也可以利用微信进行功能定制开发,它应当具备以下特点:(1)即时反馈。优秀的作业、手工作品、荣誉奖励、优秀表现、实习成果等都将记录在个性化成长档案中,给学生最直观即时的反馈,学生通过收到的反馈做好自我心理预期和实质上的调整。(2)小目标渐进。相比背完一本单词书的目标,每天记忆5个单词更容易完成。在个性化成长档案中,设定10分钟左右的学习小目标,鼓励学生不断去完成它,获得完成时的成就感,为了维持这种欣快的感觉,学生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下一个学习小目标了。(3)成就感。学生完成了某种成绩后都会被记录在案。一方面,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个性化成长档案,不断激励自己,不断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前进。另一方面,个性化成长档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可以把他们的才能、观点向其他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表达。

3 结语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是和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人员,在移动互联网新常态下,手机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一味地禁止学生使用手机,而是应该学会适应时代发展、改变思想意识,积极主动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搭建思政教育网络平台、利用移动APP做好学生管理、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都是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学生工作方法的结合,增加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移动互联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5):540-549.

[2] 胡劭颖.“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3] 王立.移动互联网新常态下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教育信息技术,2016(5).

[4] 孙野,徐亚先.移动设备普及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J].学理论,2015(33):144-145.

[5] 胡蓉.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 青年时代,2013(22):30-30.

[6] 刘军君.浅析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高校学生工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23):117-117.

[7] 杨建洲,张秋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考试周刊,2011(78):205-206.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学生管理高校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