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疗效分析

2017-03-27 01:33刘志华李亚洲胡春维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构音头针语言障碍

刘志华 李亚洲 胡春维

小儿脑瘫主要由脑损伤所致,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构音器官也受到影响,脑瘫病情程度越重,构音器官所受影响越深,患儿发音障碍越明显[1]。现代医学治疗小儿脑瘫多采用综合疗法。头针为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刺激脑部穴位,重建部分神经环路,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小儿语言能力[2]。头针配合语言训练可强化建立患儿神经环路,提高对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对有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6年9月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102例,其中男62例,女40例;年龄范围为1~6岁,平均4.98±1.02岁。纳入标准:①符合脑瘫患儿的临床诊断标准[4];②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低下,姿势异常,稳定性差,语言表达困难或构语困难;③喂奶困难,吸允无力,易呛奶或吐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治疗前患儿家属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脊髓灰质、周围神经麻痹患儿。

1.2 治疗方法

对入选脑瘫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包括手法按摩患儿脸部和口腔周围,使该部分肌肉放松、游戏训练、认知教育干预、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以上项目由专业康复师指导患儿或患儿家长完成,每日2次,每次20 min,疗程1个月。

语言训练:①嘴部、嘴形动作训练,对日常中容易出现的嘴部和嘴形动作进行模仿;②呼吸训练,肺的扩张与收缩运动、呼气与吸气运动调节到正常的呼吸频率,平衡呼吸肌肉群的力量;③引导患儿模仿成人下颌、唇、舌、软腭等构音器官发音时的动作;④语言理解发展学习训练。每日2次,每次20 min,疗程1个月。

头针治疗:取穴:百会、语言一区、二区、三区、智三针。操作:选用30号长度为1~1.5寸的毫针,在目标区内与头皮呈15~30°角进针,以平补平泻法,留针60 min。带针语言训练1~2 h,留针时捻针3~5次。疗程:每日1次,治疗5 d后休息2 d,2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显效:语言功能恢复正常儿童水平,语言恢复至阶段5以上;有效:语言功能较从前有明显改善,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个阶段;无效:语言功能改善不明显,在原有基础上未能提高1个阶段者。

1.4 统计分析方法

收集以往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按治疗结果分为有效和无效,影响治疗效果的9个相关因素即性别、年龄、母亲受教育程度、语言训练频率、配合密切程度、智力水平、脑瘫程度、语言障碍类型及脑瘫类型输入数据库,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软件采用SPSS 17.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患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母亲受教育程度、语言训练频率、患儿配合密切程度、患儿智力水平、脑瘫程度、语言障碍类型及脑瘫类型与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康复关系密切(P<0.05),见表1。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语言训练频率、患儿配合密切程度、患儿智力水平、脑瘫程度、语言障碍类型及脑瘫类型对治疗结果的影响较大,(P1=0.009,P2=0.026,P3=0.018,P4=0.000,P5=0.025,P6=0.003),见表2。

3 讨论

脑瘫是指妊娠到新生儿期间各种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5]。最明显的特征表现为说话时吐字不清,表达困难,发音异常,说话断断续续,严重的患儿无法讲话。语言障碍是脑瘫儿童常见的并发障碍,其发生率约为脑瘫儿童的70%~75%[6]。语言是人类沟通与学习的重要方式,是人类成长过程中获取智力的重要途径,若语言障碍不能有效治疗,将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积极治疗脑瘫患儿的语言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表1 影响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疗效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102)

表2 影响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疗效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n=102)

中医理论认为脑瘫属“五迟、五软、五硬”等范畴,治疗目的为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以滋养肝肾,扶正培元,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主[7]。头针是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改善肌肉组织的血液流动,提高外周血液循环速度,打通体内经络,联络脑部和脏腑器官,加强患儿的脑供血,通过脑供血的改善为神经活动的代偿和功能加强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8]。发展语言的基本条件,除了正常的发音器官,还必须有良好的听力,健全的大脑。语言康复训练可帮助患儿建立学习反射弧,激发患儿在运动、感知、语言交流、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调动患儿大脑,克服语言障碍对脑瘫儿童智力的影响[9]。将中医传统治疗方式与语言康复训练结合改善脑瘫患儿症状,克服语言障碍,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头针治疗,小儿面部肌肉有所恢复,能较好地运用下颌、唇、舌等构音器官发声。而语言训练可使传入神经冲动不断到达大脑皮层,提高大脑皮层的敏感性,利于神经功能不断恢复与巩固。脑瘫患儿之所以发音含混不清,除了智力低下外,构音器官功能受损也是重要原因。异常的构音行为无法配合大脑做出正确表达,正常发音对患者来说也较为困难。头针与语言障碍疗法相结合,可以刺激构音器官穴道,提高构音器官内血液流动速度,改善构音器官的异常行为。语言训练可使患儿模仿正常儿童舌、唇发音动作,有利于构音器官的功能恢复。头针与语言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受到多因素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患儿母亲受教育程度、语言训练频率、配合密切程度、智力水平及病情程度均与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康复关系密切。受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对语言训练理解较透彻,明确开展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可较好地执行训练计划,有序地对患儿实施语言训练。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程度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小儿的语言训练越频繁,语言反射弧越巩固,更易于顺利发音。若训练强度不够,条件发射就会逐步减退,已建立的暂时性神经反射就会中断,故加强语言训练频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较大帮助。小儿注意力不易集中,不能耐受头阵治疗方式或固定的语言训练,需由家长给予较好地引导,以利于治疗和语言训练的开展。患儿智力水平与语言表达是相辅相成的,认知能力越好,越懂得如何较好地表达自我,较高的智力水平可以增强认知与表达间的协调性,故智力水平较高的脑瘫患儿较易治疗。同等条件下的治理措施,脑瘫程度越轻,患儿治疗效果越好,重度脑瘫患儿本身治疗基础较差,即使采用也较难改善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治愈率低。因此脑瘫患儿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以免病情延误。前语言阶段和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的脑瘫患儿构音器官功能正常,在语言训练措施引导下,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得以协调,发音恢复正常,理解、认知和表达同步,因此头针联合语言训练的治疗效果较好。痉挛型的脑瘫患儿病情较为单一,治疗效果也要好于混合型脑瘫患儿。

综上,头针联合语言训练可以较好地恢复脑瘫患儿的语言功能,康复效果受患儿母亲受教育程度、语言训练频率、患儿配合密切程度、患儿智力水平、脑瘫程度、语言障碍类型及脑瘫类型等因素影响。

[1]李素珍,杨忠秀,李新剑,等.头针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6):555-557.

[2]吴值荣,尚清,刘冬芝,等.脑瘫合并语言障碍患儿实施小组语言训练的临床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1):71-72.

[3]Dzienkowski RC,Smith KK,Dillow KA,et al.Cerebral palsy:a comprehensive review[J].BMC Proceedings,2015, 9(3):1.

[4]胡璐,夏梓红,蒙家纺.语言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脑瘫儿童语言障碍70例临床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5,39(6):529-530.

[5]Maclennan AH,Thompson SC,Gecz J.Cerebral Palsy-Causes,pathways, and the role of genetic variants[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5, 213(6):779-788.

[6]范振林,杨扬.解语开窍针刺法联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4):5700-5701.

[7]韩锋玉,王晓臣,陈轶,等.针刺对小儿脑瘫伴听觉障碍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35-37.

[8]王伟文,孙增贤.维生素D辅助康复治疗对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影响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609-611.

[9]焦鹏涛,詹英杰,蔡红玮,等.语言训练结合高压氧治疗脑瘫儿童语言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5):3077-3079.

猜你喜欢
构音头针语言障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针刺联合按摩及语言训练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What makes her a writer 人气女作家的成长手册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头针结合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42例
头针配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简议低段聋生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发音教学策略
头针配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