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3-30 15:09冀春雪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创新意识小学教育

冀春雪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语文是基础性科目之一,也属于小学生启蒙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会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工作内容。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缺少科学、专业的方法,不同教师所使用的培养方式也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差不齐。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创新意识培养方式、方法,寻求科学的培养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方式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强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探索文字魅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影响。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可塑性极强,对各方各面都有极大的好奇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以便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确保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得到增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属于极为重要的教学培养工作,而且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大难度。只有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有充分的研究,了解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工作开展在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中所起到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不仅在语文教学深化改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符合小学义务教育的要求。

此外,语文教师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效率,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原则,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代替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以便确保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能够高效、顺利的开展。同时,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也能够促使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以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目的。

二、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时候,语文教师应以语文教学内容为基础,依据理论知识教学方式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法,以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的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分析文章内描写具体场景的段落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绘制一幅与段落所描绘景象相符的画面,而且绘制的画面要符合盘古开天地这一主题。在学生绘制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对绘制的画面进行相互点评,让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鼓励学生针对所讲的内容,大胆地提出疑问,并在教学中多补充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以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合理的利用质疑与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以便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的开展效率,而这也充分表现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为探索未知的领域、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极大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当在课堂上多讲解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知识,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方式下,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学生只是扮演着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抑制。为了更好地改善这种教学现象,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便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小学生的性格比較活泼,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固化,思维能力被抑制。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良,摒弃教材中陈旧的教学内容,大量使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爱迪生救妈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在读完课文题目后,同学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爱迪生的妈妈怎么了?”“爱迪生成功救出妈妈了吗?”等等。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很大帮助。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以至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会逐渐变得固化。传统教育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为提高学生的成绩,往往会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并让学生死记硬背所学的知识点,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不够重视,而这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工作,语文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存在的差异,制定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予以重视,并结合新课标要求及教学内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工作,以便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靖亚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6(76).

[2]高小胜.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1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创新意识小学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