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EOP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及应用

2017-03-31 07:28陈璇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英语高职高专现状

【摘要】本文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在明确ESP与EOP区别的前提下,从生源、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我校EOP教学模式的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英语 现状 分析 对策

随着近年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力度的加大,高职高专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化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如何将通识英语与行业英语相互衔接、融合与过渡,是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改的方向之一。

一、ESP与EOP

20世纪60年代 Halliday首次提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概念,ESP強调英语教学的内容必须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课程的开设必须服务于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关于ESP理论本身系统探讨则始于1987年英国语言学家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所著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Hutchinson & Waters将外语教学分为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GP以语法词汇为核心,探索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注重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的培养。ESP是一种基于学习者学习目的的,将内容与方式与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教学组织方式,是根据学习者特定的目的及需求所开设的目标明确,注重学习者需求的英语课程。他们根据学科把ESP 分为三个分支,即科技英语(EST)、商务英语(EBE)和社科英语,每个分支下又分两支,即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我国的ESP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科技英语为主。第二阶段,介绍推广ESP教学理念。刘润清指出,21世纪英语教学的主流是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ESP研究在国内不断深入。秦秀白认为ESP教学极有必要,并根据在我国高校ESP的现状,阐述了其性质、范畴及教学原则等。

我国ESP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本科院校,蔡基刚根据我国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应把重点放在通用学术英语上并代替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杨枫,孙凌指出ESP教学模式应该以通识英语教学为基础,根据高校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类型,专业要求及就业需求来决定是否开始ESP课程。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及内容都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更适合行业背景性更强,实际交流更多的EOP教学。宁顺青认为EOP教学模式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符合于社会需求、符合学习者个人发展需求。倪宇红指出EOP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转向的一种必然趋势。

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是ESP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英语又称行业英语旨在根据学习者的职业需求,强调学习内容的四性,即真实性,针对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习者在特定职业背景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授课对象英语水平整体较弱。根据现行高考录取制度,高职高专生源整体水平较弱,英语水平则更加薄弱。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某教学班为例,高考英语90分以上仅占全班人数的23%,而60分以下的学生人数比重同样为23%,学生英语基础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这为EOP模式英语教学带来极大困难。

2.师资力量不足。我院现有专任英语教师28人,大多为教育或文学方向毕业。既有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又有丰富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同时还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凤毛麟角。专业课老师担任专业英语教学,听说等语言基本能力不足,学生反映听不懂,难理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英语老师讲授行业英语,又存在知识与行业脱节的现象,难以实现EOP教学的目标。

3.教材匮乏。行业英语根据专业背景不同,需求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现行教材大多专注于餐饮、天气、旅游等情景英语,而新面世的行业英语如医学英语,商务英语等教材的内容往往以大众方向或本科以上人群为基础,并不适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情况。

4.教学方式单一。传统听说读写背的大学英语授课方式,已无法吸引90后的学生。翻转课堂的兴起,微课的普及,在线课程的建设大大促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EOP教学提供了基础与平台。

5.课时减少。近年,受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制约,高考改革等多方影响,各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时都被削减。本院大学英语学时同样被削减为一学年,共124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衔接,对教师教学和学习者学习都是巨大挑战。

三、EOP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EOP模式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行业知识的融通,将语言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将语言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将语言运用能力与职业实践能力相结合。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推行EOP教学模式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1.教材编写。EOP教学模式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因此,基于EOP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要与学习者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相符,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设计需与真实场景相符。以我院医学英语教材为例,教材设计分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工作内容三个部分。

2.师资建设。分组团队建设。根据专业不同分组建设专业英语团队,团队由专业老师和英语老师共同组成,以英语教师为主承担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EOP教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师必备素质如下:1)扎实的语言基础;2)了解行业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相关EOP教学法并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师资建设途径多样。第一,互相听课,讲座培训。专业教师在英语教师的课堂中学习语言知识,而英语教师在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补充专业知识。第二,技能实践,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训都是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理想途径。对于临床医学英语教师,亲临医院体验生活,是日后教学内容绝佳的来源。第三,自主学习,建立信心。英语教师课外主动查找临床医学英语及专业相关资料,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同时,树立教学信心,扬长避短,善用英语专业技能解释专业知识,举一反三,既不拘泥与专业内容,又不脱离专业实践。

3.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翻转课堂理念,颠覆传统单一讲授的课堂教学。课前通过微课、在线课程等,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提交问题;课中,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内化;课后反复观看并操练,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同时,微课的制作必须有针对性,如授课对象为对临床医学的学生,微课的制作可将各类医学相关的美剧片段融入教学内容。这样的微课即有实效性,又有针对性。

4.评价体系建设。制定与行业英语特点相符的评价体系。侧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参与度,学习活动的创造程度,单元测试的完成情况,学生口头交际的能力与笔试应试能力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测评。同时,各类行业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各种技能资格认证等均可列为考评标准。

5.課程开发与建设。在教材编写,师资力量建设,评价标准制定的基础上推进EOP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步伐,制定以需求为基准的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等,实现EOP教学模式课程的系统化开发与建设,推动我院EOP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EGP+EOP的英语教学模式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有利于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互融合与渗透,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职场中遇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语言能力。两种模式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区别,共同实现一个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既服务了专业,又凸显了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符合教学规律,满足学生需求,是提高高职英语课堂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om & Waters,Ala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Shanghai,2002.

[2]蔡基刚.从通用英语回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9-14.

[3]刘润清.21世纪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25-130.

[4]倪宇红.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2013(4):90-96.

[5]宁顺清.高等职业教育EOP英语教学模式的理据和路径——以广东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为例[J].2012(7):63-66.

[6]秦秀白.ESP的兴致、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7]杨枫,孙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J).2013(3):1-6.

作者简介:陈璇(1982.06-),女,湖北孝感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职业英语高职高专现状
国际空乘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探析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论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基于职业素质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