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

2017-04-02 18:16连冬花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经济

连冬花(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文化遗产: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

连冬花
(江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实质是“把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作为不同于一般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在转变经济方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的特色文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者和创新的源泉,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文化遗产为经济发展提供凝聚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为此,不能因“活化”文化遗产而丧失了遗产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样,也不能采取保守主义态度,对文化遗产封存不动。

文化遗产;经济发展;绿色动力;保护

我国遗产种类众多,数量巨大,文化遗产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就经济领域而言,是要“把文化遗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活”起来的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而且能为自身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各种物质支持,延续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不同于一般文化资源的文化遗产资源,其对经济发展具有的驱动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合理利用这种驱动力?这不仅是遗产保护工作部门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鉴于学界对此问题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将从理论上对此做出思考。

一、驱动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

遗产,不论在中文、还是西方语境中,最初都是指祖先留下的物质财产。随着历史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遗产的内涵也发展了变化,最主要的特点是扩大了遗产的范围和种类,出现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分类;在级别上有世界遗产、国家遗产、地方遗产;范围从物质遗产向非物质遗产发展。就文化遗产而言,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的范围和种类规定为“文物”、“建筑群”、“遗址”,1987年的《华盛顿宪章》后,文化遗产的范围和种类在原有基础上又包括了历史城镇和城区,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明确非物质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的一种。

我国在《国务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年12月22日)中对文化遗产的解释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体现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作为稀缺而脆弱且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具有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价值,是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我国文物保护专家单霁翔在谈到文化遗产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资本和动力。”[1]

经济发展的动力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2]文化遗产,属于生产力结构中的劳动对象,可以引入生产过程成为现实的劳动对象,特别是在追求经济绿色发展的当下,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社会转变传统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形式的重要资源。与自然界中的其它劳动对象相比,文化遗产资源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可再生性却可以永续利用等特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具有最难以替代和模仿、最持久的竞争优势。

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文化驱动力是多样的,最普遍最一般的主要表现为旅游开发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商业活动。某一文化遗产被申报成功后,其价值一下子得以彰显,知名度得以提高,形象得以丰满,国人甚至世人的眼球被吸引过来,遗产所在地成为人们观赏游玩的消费场所。“目前,旅游业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3]如平遥古城,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前,旅游业收入只有18万,1997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进行了旅游开发及其相关产业体系的建设,其旅游收入大幅增加,在2015年时已经达到4800万,旅游及相关产业综合收入达到4.3亿元。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平遥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平遥漆器、平遥牛肉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得到了大力发展,且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平遥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越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越有可能成为旅游的热点。旅游的魅力在于文化的魅力,文化的魅力是无穷无尽且可以世代传承的,基于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事业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就是要把文化遗产的价值合理利用起来,就是要使那些承载着深厚价值的文化遗产资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创新力量。“当遗产地不断被游客访问时,遗产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旅游资源或者说是旅游吸引物。此时,人们不可否认地赋予了文化与自然遗产一定的经济价值,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4]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在地成为大众旅游地,不仅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能在较短的时间、以较低的能源消耗甚至是在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下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由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直接关联性,旅游地的开发利用,可以直接有效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涉及面广,地域性强、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独特新颖,却没有具体的文化表现形态等特性,其经济价值的实现通常要借助各种载体来进行,旅游地的开发和发展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提供了平台。借助此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可以一一展开并扩展,其“常常涉及传媒、演艺、美术、会展、体育、旅游、教育、出版等行业。同时它还可能通过产业链间的传动关系,进而带到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交通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的增长点。”[5]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商业、文化、科学等各种价值,就是在创造、寻找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价值,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各式各样的驱动力。

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比珍贵性,使得作为生产对象的文化遗产在开发利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问题,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才可能谈开发利用,才可能使其“活”起来。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前主席贝绍曾说过:“保护古迹、保护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经济发展。”[6]对于文化遗产各种形式的开发利用,如作为最普遍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根本上要做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共生,绝不能因旅游业当下的商业利益、经济利益等的种种短期利益和眼前诱惑,破坏了文化遗产最基本的原真性、完整性要求,不能以当下的短期利益扼杀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民族的以致整个世界的各种价值,也不能以文化遗产具有的强大经济价值威胁到文化遗产的其它价值。唯有把文化遗产的保护永远放在首位才可能使作为经济发展驱动力量的文化遗产持续不断地发挥文化动力的作用。

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认识,各国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深化认识过程。目前,文化遗产事业应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应惠及广大民众已经成为遗产保护成效的重要标准。2000年,主题为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峰会认为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其它三大支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在2011年第十七届全体大会上指出:由于在全球化以及经济层面对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及其它人类各项活动的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遗产的角色和作用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会议通过了《巴黎宣言——遗产作为发展的驱动力》,提出在发展进程中把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强调遗产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作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杭州召开了“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杭州宣言》,认为“文化应当视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者、意义和能量的来源、创新的源泉,以及应对挑战、寻找适当解决方案的资源”。“文化作为一项知识资本和活力产业,通过其对包容性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可持续性、和平与安全的特殊贡献,有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者”。[7]

文化遗产首先具有文化价值属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文化遗产通常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代代相传,构成了该民族、国家或群体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或群体的重要文化特征。”[8]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社会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实现经济、环境、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文化遗产的可传承性不仅保证了其具有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妨碍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而且通过合理保护,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不断传承和永续利用,不仅实现代际平等,还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其中,经济是基础,生态是条件,社会是目的,文化是手段。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产业,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式,助推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社会文明进步目的。就我国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值是3440亿元,到2014年就达到2.39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76%,2015年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2%,大大高于同期GDP的增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出了贡献。

文化遗产资源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者、意义和能量的来源、创新的源泉,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根据文化部、财政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文化遗产就是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着一个民族或地域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是具有独特的艺术、科学、历史等价值,或者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或见证,或者是对创造者们智慧的欣赏与赞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民族或地域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中,是民族或地域个性、审美习惯等方面的“活”的显现,是民族或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突出代表性,深深印刻着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特色的;越是地方的,越是可持续的。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就表现在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上,展现的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

要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根本上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统一的,是共生共存的,所要做的是“努力寻求在保护、可持续性和发展之间适当而合适的平衡,通过适当的工作使世界遗产资源得到保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社区生活质量做贡献。”[9]唯有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寻得平衡,才能使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唯有做到经济的发展同时兼顾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确保发挥它们永续利用的特性。

三、提供经济发展的凝聚力

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新教伦理对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重要性,实质是从宗教的角度,系统论证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大体可以概括为:“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渊源。”[10]文化遗产属于文化范畴,具有社会意识的功能作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就指出文化遗产“是发展的源泉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享有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11]

文化遗产,是凝聚精神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就一直渴望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与持续,但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需要有文化作为内在的精神动力和指引方向。自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商业资本家为了摆脱国家被欺压的地位,努力发展民族企业,尽力为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求得一席之地;抗战时期,一些民族资本家甘愿冒着被封锁、被没收甚至生命的危险为中国共产党或捐资捐款、或利用便利条件购买各种军需物质等;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特别是各条经济战线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在苏联专家撤走之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经济发展、生活自足拼命工作;等等。所有这些行为,可以用历史环境、社会制度等原因进行说明,但最根本的内在原因应该是文化因素,即中国优秀文化浸润下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奋斗。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12]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一般地,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文化演进中的精华积淀,与一般文化相比,其民族性、地方性比较突出,身份认同感最明显,就像一个满载着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记忆库一样,支撑着人们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可以说,中华文化遗产就是中华民族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动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交织甚至融合的状况,经济发展如果没有文化的价值引导,那些落后的、相对比较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方向很可能偏离为本国社会服务的轨道。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处于世界前列,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依旧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文化遗产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是经济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情感、智力支持。而且,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就需要保证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有些产品、有些活动需要突出民族认同、身份认同,而文化遗产的社会意义则具有民族认同、身份认同的功能,是全球化背景下,凝聚人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遗产在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作用。

文化遗产的功能和意义有助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其中,创新是要推进社会各方面的创新,协调是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绿色指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则要通过合作交流,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共享则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有助于五大理念的贯彻实施。

不同的文化遗产实质上反映了不同的文化,遗产多样化实质就是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创新的源泉,“每项创作都来源于有关的文化传统,但也在同其他文化传统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发展”;[13]文化多样性还“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能够充实公众生活的创作能力的发挥”,[14]推进全社会的创新氛围。协调发展根本上要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要具有整体协调性,利用文化遗产的特色文化产业,只要是做到科学的合理利用,实质上做到了协调、绿色;文化遗产是“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性。”[15]“物之不齐,物之情也”。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各民族之间文化遗产的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市场经济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软弱性,建立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之间的广泛共同体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可以说,保护与“活化”文化遗产的过程,既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也是推进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实质上是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的精神动力。

文化遗产的意义作用于人的精神和情感层面,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是任何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这是“活化”文化遗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但与此同时,一定不能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文化遗产受到影响甚至遭受毁灭的威胁,不能因“活化”文化遗产而丧失了遗产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样,也不能采取保守主义的态度,对文化遗产采取封存不动的态度。

[1]单霁翔.文化遗产.思行文丛访谈卷(一)[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107.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1.

[3]张朝枝.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5,12.

[4]陈天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J].改革与战略,2006(5):100.

[5]贝绍.保护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经济发展[EB/0L].(2015-01-13)[2017-02-15].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0113/c70888-26373110.html.

[6]聂姹.将文化——《杭州宣言》凝聚可持续发展共识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J].文化交流,2013(7):26.

[7]李林,王燕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5.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遗产的布达佩斯宣言》(2002)[R].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26.

[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译者絮语3.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R].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23,224,223,223.

[11]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2014-09-24)[2017-02-15].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5/.

(编辑:佘小宁)

Cultural heritage: the green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ian Donghua

(SchoolofMarxist,SouthernYangtzeUniversity,Wuxi214122,China)

The essence of activating cultural heritage is “to regard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nlike other cultural resources, culture heritage is not only the cultural pow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which is the most irreplaceable and lasting in transforming the economic mode and raising the residents' life quality. Cultural heritage is capable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specially the special cultural property based on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 fundamental facilita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wn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tro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Cultural heritage provides the cohes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es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ccele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concept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friendly, openness, sharing. Therefore, the sustainability of heritage development can not be lost due to the “acti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Likewise, a conservative attitude cannot be adopted to fix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en power; Protection

2017-03-20

连冬花(1969-),女(汉),山西清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

江南大学教改项目(JG2015070)

G124

A

1671-816X(2017)07-0001-05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