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贴近”原则在“意识的作用”中的运用和思考

2017-04-08 12:26刘春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三贴近教学效果中学

⌾刘春英

“三贴近”原则在“意识的作用”中的运用和思考

⌾刘春英

“三贴近”原则是新课程改革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哲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意识的作用”为例,应贴近学生生活,“从做中学”,用生活事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贴近学生实际,分析教材,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达到学以致用。

“三贴近”原则;意识;兴趣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的思想已体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是新课程改革最基本、最核心的理念。倡导“三贴近”原则,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兴趣。[1]本文探究“三贴近”原则在“意识的作用”中运用与思考。

一、“三贴近”原则在“意识的作用”中的运用

新课程改革下,《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坚持“三贴近”原则,以“意识的作用”为例。

1.分析教材,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逻辑结构,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兴趣 本框题包括三目,第一目和二目是讲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三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本课只讲意识的能动作用,并结合第一框总结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由原理到方法论的学习过程。

意识的能动作用中,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是难点,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重点。结合本校特色项目,高二学生在下学期挺进高三的励志徒步走活动,辅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

2.设置问题,发挥学生的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贴近学生生活 一个生活事例,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所以设置分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1)学校为什么组织高二挺进高三徒步走活动?

(2)在分小组筹备和制作午餐的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人,哪些事?结合书本,体现哪些知识?

(3)午餐结束后,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的?(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做法)

(4)在徒步的过程中,自己最累,最想放弃的时候,是什么支持你走了下来?说明了什么?(将体会、感悟迁移到学习上,应有怎样的精神和行动?)

前两问体现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后两问体现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尤其强调应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同学们通过观察和思考、互动探究,将生活事例很自然的与书本的理论知识结合并运用。说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有收获,思考后获得的成果对今后生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三贴近”原则在哲学中运用的思考

教学效果不好,总抱怨学生基础太差,反映能力慢,素质不高,或者归因于知识本身难度太大等理由。这种脱离学生,脱离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是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三贴近”原则的提出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三贴近”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贴近”的根本指向是人民群众。[2]新课改的“三贴近”根本指向就是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应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1. 贴近学生生活,“从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寻找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了解、研究学生的需要和能力,选用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凭借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思考问题,注重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如进行徒步走活动怎么安排?遇到困难怎么解决?这就是意识作用的体现。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从做中学”,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功能,学生“动”起来,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精心设置问题,明确目标,语言生活化。问题指向教学目标,引发学生思考,不仅要注重问题层次和拓展,也要注重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本框设置分组讨论的问题,虽是生活问题,却一一对应意识的作用,由生活到书本,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距离,既调动学生参与讨论、思考,又完成教学任务。

2.贴近学生实际,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达到学以致用

(1)备教材,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教材是学习的蓝本,抽象理论的载体。教师挖掘教材,把握重难点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将生活事例与书本知识灵活巧妙的结合,就是教师主导的内容。

(2)坚持预设与生成的统一。预设与生成,既有教师的主导,规划、引导,又有学生的主体发挥,思考、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活学活用,不断有生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本框因为有绿色环保的理念,才有学生收集生活垃圾的行动;因为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才最终走完了全程。说明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改变世界和人生。

“三贴近”原则是要求我们要教实际生活背后的理论和规律,从而使得高中生能够用这些理论理解实际生活和改造实际生活。[3]

[1]陈友芳.《经济生活》教学如何贯彻“三贴近”原则[J].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1.09

[2]任仲平.《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N].《人民日报》.(京)2004年第1217期第①页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二中学 611730)

猜你喜欢
三贴近教学效果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