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2017-04-08 12:26谢文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化学有效性实验

⌾谢文辉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谢文辉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文章在对有效性教学理解的基础上,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当前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现当前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有效性教学;课堂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无进步或者发展。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结合这一指导思想,我个人认为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古今中外,卓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浓厚的兴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也说过这么一段话:“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迫切的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可见,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精心设计,并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教学,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利用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化学反应现象很容易吸引住学生。如“清水变牛奶”、“水火相容”、“小木条复燃”等有趣的实验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或物质间相互反应,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很多课时没有实验,不能充分发挥化学课实验教学的优势,怎么办?我们认为绝大多数课还是可以想办法设计实验。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先演示“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学生观察后,对本节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教师可以由此引入新课。

2.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习兴趣 人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发现学过的化学知识能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学习化学的欲望便会愈来愈强烈。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适当拓宽化学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初三化学铵态氮肥时,由于班上不少是农村学生,我们便可提出问题:碳铵为什么不能和草木灰混合施用?碳铵的施用时间为什么要选在阴天或是傍晚?从而进一步了解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会与K2CO3中的碳酸根离子反应生产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降低肥效。通过这样的讨论,与生活实际联系,既达到拓宽了化学知识,又发展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目的。

二、加强情感沟通,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情感沟通就是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细心人,在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最细微的眼神,一个最细小的动作,也不要轻易放过。在课后交流时,要把课堂捕捉到的信息用个别交谈、课外活动、集体交流等方式发送给学生,与之进行坦诚对话,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信可亲,这样,在学习当中,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由喜欢老师转而喜欢老师上的课,学习兴趣就会不请自来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作用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深刻了解与交流基础之上的。在现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充当知识的讲授者和解惑者,同时也是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首先尊重、理解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情绪上的变化,给与相应的关心,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自身的言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古人说:“喜其师而从其道”,有了良好的感情上的沟通,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让上课既紧张又松弛,有张有弛,使学生不但学到化学知识,而且得到愉快的心理满足。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主阵地应该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两个方面,即教学的准备和教学的实施。

1、教学准备包括:

(1)“备学生”:即在确定上课思路及内容前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原有的知识基础,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教学内容有效地贯彻实施。

(2)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即在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原有的知识基础,顾及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比如:提醒学生在课前将本节知识浏览一遍,将重点和难点做好标记。也可以提几个预习思考题,帮助和督促学生做好预习。

(3)“备教材”:即备课时严格参照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以夯实“双基”知识为主,拓展实用性和探究性。

2、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新课讲述部分,首先开课要由浅入深,先把课标上强调的基础知识点交待清楚,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的心态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讲授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有效的提问来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如何。

四、归纳对比总结,促进知识系统化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及时总结,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制备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可以让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反应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实施课程改革、规范办学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这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才是我们的目的,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这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推进化学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福建安溪沼涛中学 362400)

猜你喜欢
化学有效性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做个怪怪长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