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2017-04-08 12:26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李德莲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语文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该怎么有效的进行开展呢?本文从学生的素质与语文的关系出发,对小学语文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进行详细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现代的社会变化飞快,同时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有不少的学生其身心都受到了改变。所以,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素质教育,不但是对于学生的负责,也是对于学生整个成长的负责,这不但是学校方面的期盼,更是整个社会的期盼。

一、学生的素质与语文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素质教育中,语文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从基础教育的方面出发,语文素质决定着人才素质品格。这是因为,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基本学科,它还是陶冶学生思想品德、感情的学科,并且其还具备着海量的知识。

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的素质文化,能够从学生心理最深层的地方引导其发展。学生在素质形式的时期,是离不开语文学科中人文情怀、道德观念的教导。对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在今后为人处世的态度。其对于学生的心态发展,有一个良性的带领作用。而且,语文书本中,有着丰富的关于素质的文章,学生不但能够从课文中学到,还能够在古诗词、文言文中领会素质的真理。在平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其只是起到一种灌输的作用,学生对于素质的领悟只是片面的。而语文不同,学生是通过探索其书本内容中获得有关道德、素养的教育,这是他们主动获取的,对于课本中所表达的内容能够更好的领会。所以说,语文课堂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去主动获得并领悟素质精神的有效媒介。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创设情境,陶冶人文情操 现在的语文书本中,每一篇课文中都充满着作者对于道德认知的表现,其中也蕴含着颇多的文化素养与精神文明。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情景,来加深学生对于人文情操的认知,并以此开展素质教育。比如说,在《竹石》这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们介绍竹子的一些特征,让学生们对竹子产生兴趣,在课堂上讲解这篇古诗的同时,传递出竹子的一些优秀品格,让学生在领略课文的同时,明确竹子这一普通植物的优秀品德,从而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其内涵素质。再比如说,在教授母爱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放一些母亲相关的背景音乐,在授课前,先让学生们酝酿好对于母爱的认知。在正是授课中,教师要通过自己附有感情的声音,带领学生领略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加深学生对于母爱的深层次领悟。

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要善于去引导,通过言语文字让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于其所授的知识能够有一定的理解预感悟,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学生情感空间。

2.利用教学方式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课堂中,其教学方式是为教学的内容以及素质教育服务的。虽然,现在的教学方式经过教师群体的不断摸索,有很多种教学方式出现在课堂中,但有些教学方式并不适用与素质教育。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经过严谨的思考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围绕着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出发,将教学方式以及课本中学生需要记住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应对的素质教育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都有着一种表现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给学生设立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足够的激情去参与到语文知识的海洋中,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语文交流能力,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3.尊重学生,凸显人文关怀 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并且还能在各个方面为学生思考。并且还要尊重其人格以及发展的权利,给予学生充足的信任,在此之上还要将关怀融入到每一个举动中。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成绩差的学生要不放弃,是素质教育能够在每一个学生中开花结果。要尽量以赏识的角度,去评判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鼓励他们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思维,激发他们对于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考充分活跃起来,要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悟替代教师对于一些知识的分析,让普通学习语文的过程代替为五彩缤纷的语文实践活动。要积极的开展讨论、表演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得到一篇新的文章时,学生能够主动的去领悟其中的素质内涵,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自由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良好的品德以及人文素养,感染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教师的优秀品德,加深自身素质的提升。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发展素质 其实,语文教学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展现形式。这是根据其内容中包含大量的思想教育。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要想进各种办法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培养。素质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身心的特点,使用符合现今人文精神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不但要分析学生身心发展轨迹的共同特性,还要分析其存在的独特性,使学生能够在整体上进行素质的提升。

现在的课文编排,是我国教育学家们根据学生年龄特质进行编排的,其中有一部内容就是专为素质教育而编制的。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些内容,对其进行细致的考究,并且在课堂上能够达到提升学生智能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领悟。

在现今经济发展的阶段,实行素质教育不但是时代的要求,还是国家对于莘莘学子的重视,更是党与国家对于下一代的期盼。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要加深学生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时刻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为实施素质教育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准备。

[1]李柏山.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抓好语文素质教育.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

[2]肖发科.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

[3]张慧.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J].小学生.2016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山小学 812200)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