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2017-04-08 12:26孙孝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文章

⌾孙孝花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孙孝花

小学写作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要想更适应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转变作文教学的观念。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教学实践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加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至关重要,我们也需要探索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素质等全方面出发,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思路,采用更灵活、更科学、善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在此,笔者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作了以下几点归纳。

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写作教学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当前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进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见识面窄,接触面小,词汇贫乏,又缺少细微的观察,所写的作文经常空洞无物,空话连篇,心中有话说不出,甚至无话可写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不予以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交代:“平时要多加练习,课后积极阅读一些美文”。在学生的作文里,教师流露的是不满多于肯定,长此以往,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有一种挫折心理,觉得写作是一种负担,对作文兴趣淡漠,无所适从。教学中我们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技巧,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提高写作水平。下面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

一、小学语文学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写作这样困难呢?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无外乎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平时阅读的少,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素材。第二,写作训练的缺乏,导致在写作的过程中词不达意,无法顺畅的组织语言。第三,对于所要描写的事物缺乏正确的写作方法。

其实,学生能把生活学习中见到、听到和想到的事情,完整而清晰地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例如描写自己心愿中的一个节日,老师列出提纲,给出写作要求,分别是设立这个节日的原因,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以及节日设立的意义等等。如此众多的要求,让小学生无从下手,倒不如突出重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在实际习作中,某位同学想到了要实现一个不存在的节日,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了自己将要如何实现这个节日的过程,照样写得有声有色。老师批改时,会根据习作要求,认为学生的习作有些偏题,重点不够突出,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字词的局限性,想要写一篇美文是相当困难的。为此,在加强学生字词积累的同时还应不忘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时,老师必须重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比如,布置一篇有关调查环境的文章,写作前让孩子们自由结合,分组调查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环境方面的问题。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兴致很高,几个小伙伴分工协作,有的回家上网查资料,有的从报刊中了解,有的甚至揪着父母问这问那的,忙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根据不同季节的情况,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春天,花红柳绿,组织学生去春游,欣赏家乡的美景,观察碧绿的嫩芽,刚出土的小草;夏天,鸟语花香,组织学生去野炊;秋天,硕果累累,布置他们到菜园收菜,到果园摘果;冬天,带领学生去赏雪,堆雪人,打雪仗,四季更替。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一篇相关的文章。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玩的同时也不忘学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学生的认识,潜意识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引导学生多积累

提倡学生多阅读文章的同时,多鼓励学生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后,作文时,就能随心所欲的表达。教师应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子,把读到的漂亮词语,精彩句子记在本子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只有把这些记下来,才能时常温习,不至忘掉。这样,写作时才能运用自如。

1.观察要细致入微 小学生由于理性认识的能力差,对平常的事情细节很少注意,常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果问他们这个东西这个人怎样,都会说很好、很可爱、很漂亮。但是要是再追问到底怎么可爱怎么好了,恐怕答案就会是:“因为好所以好了”。这就是对事物缺乏细致观察所导致的。针对这一弱点,我们就要在平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积极调动各种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用耳倾听,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味和声色等各方面。为督促学生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规定必须观察若干方面,并让学生观察后列表格填写。如过一次观察达不到数量,就继续观察,直到“细致”为止。这样训练就不会出现那种写一句话就没有下文的情况了。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育思维方式 首先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有因就有果的思维方式,然后采用例证的教育方法。每一个观点都要有例证和说明来支撑是事物发展和存在的规律,培养孩子的因果逻辑分析能力,对孩子写作大有好处。只有运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本质,就能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注意到了这些,孩子写起作文来就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充实。例如《消失的叶子》这篇习作中,学生们观察到了仙人掌是没有叶子的,只有又细又尖的刺,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运用因果逻辑思维,在习作中表达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仙人掌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水分充足的绿洲变成了干旱的沙漠。通过这个习作,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也培育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四、勤练笔,多修改

小学生的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生的写作就是结合真实生活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杰作,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较少,写作能力不足,只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感悟,对于自己写的作文没有真实的体会,不能真正的表的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这样的写作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阅读量少,缺乏对生活的感悟,思路不能很好的打开,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再加上教师的形式化的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被锐化,完成的作文缺乏灵活性,没有独特性,造成小学生写作千篇一律的现象。语文写作教学的时候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作文题材去教学。例如,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这篇写作,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可以从学生周边发生的事情出发,可以教导学生从几个方面出发,学生可以从介绍学生自己的学校生活、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面来给远方小学生写信,接近自己生活的东西,学生才有话讲,才能开阔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也可以专项训练,对学生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描述,每个人学生都有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童年,相信每个学生的童年都不一样,例如五年级下册有篇写作要求,就是要求写一篇童年趣事,在写这一片作文之前,教师可以阅读一篇童年趣事优秀范文,开启学生的回忆,让每个学生都回忆起自己童年的乐事,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的趣事进行写作,教师注意要教学生注意写作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毛泽东在文章修改方面也为人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他说过:“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宋代的欧阳修,文章草成之后常挂在墙上,不断修改。相传《醉翁亭记》原先开头很罗唆,后来听了一个樵夫的意见改为:“环滁皆山也”,成为名文名句。鲁迅曾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教师修改要和同学之间的互相修改,以及自我修改相结合,尤其要鼓励学生的自我修改。文章写完后要检查一遍看自己有没有写错别字。要自己朗读一遍,从语感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然后放几天改一遍,再放几天再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文章要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结语:以上是我个人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些建议以及看法,在此供大家参考。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很多,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多多交流,大家一起探索一些最实际、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回民小学 730080)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文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