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主评改”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2017-04-08 12:26陈明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老师

⌾ 陈明霞

让“自主评改”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 陈明霞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文批、面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效低,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大,令不少语文教师头疼不已。如何改变作文教学这种高耗低效的状况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指导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尝试,认为初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自主评改;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而作文评改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精批细改,耗时长、强度大,但遗憾的是收效甚微。老师辛辛苦苦改完的作文分到学生手中,他们一瞥就直接丢进抽屉,根本体会不到老师的用心良苦。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难被激发,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了。所幸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于写作教学“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几年前,我就开始有计划地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尝试,发现学生的写作热情大大提高,而且对别人的习作经常能作出中肯的评价。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评改的意识

俗话说:“作文三分写,七分改。”可要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他们便有一个思维定势:“我的作文都不会写,怎么会改呢?”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自主评改兴趣。例如可以举名人名家修改文章的例子,如王安石修改《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有上十次;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十年时间,修改了好些次才确定下来。要让学生体会到文学巨匠在锤字炼句上所下的功夫,感悟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道理。让学生明确名家尚且如此热衷文字修改,更何况初学者。

当然还可以展示学生作文升格后的一些优秀作品,将前后两篇习作进行对比,用他们身边同学的习作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消除“不会修改作文”的心理,萌生要当“小老师”的念头,激发学生自主评改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师示范,是培养学生自主评改能力的基础

一篇习作要怎么改,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尤其是班级里的中低下水平学生,更是不得要领,因此教师的示范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就每次习作中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或影印,或用多媒体投影出来,进行现场示范评改。

首先,要统一修改符号,规范习作评改。为方便学生修改,我们应教会他们掌握并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如错别字、病句、增删的语句分别应使用什么符号,还要教他们下眉批、写总评的方法,这样下来,学生不仅易于操作,改后的作文卷面也清晰,为作文评改的规范性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明确本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在作文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通常我们每次习作都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如写一篇“成长”的叙事文章,要求: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写出真情实感;记叙详略要得当;注意细节的刻画。指导评改时我们可以这样做:通读完习作后,我们可以先批改一些常规性的要求,看是否有错别字、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言是否通顺等;然后再细读文章,根据习作要求看是否达成以上的目标。

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明白了如何评价一篇作文,知道要改什么,怎么改?如此反复训练几次,学生就能把教师比较抽象的“要求”,化成了具体的感性认识,久而久之就能从中看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作文的修改就不再是难题了。

三、阶梯训练,是提升学生自主评改能力的关键

很多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总是很全面的分析作文的优点与缺点,需要这么多的内容让学生去评改是很困难的,想让学生用一两节课就学会评改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必须分步训练,循序渐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制定一个长期的“自主评改”方案 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那就需要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才能避免训练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以初中三年为一个整体,分年级制定不同的目标。七年级以教师的批改和讲评为主,同时指导学生评改的方法;八年级可以让学生“互评”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九年级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评改。训练的过程也分为几个阶段:起始阶段为常规的错字、词、句、标点符号的修改;第二阶段为文章结构的修改;高级阶段为文章的“选材”、“立意”、“谋篇”等进行修改。

2.由分项训练到综合训练 分项训练强调“一练一得”,也就是根据每次习作的训练要求,每次评改只训练一个重点项目,最后再综合起来。当然,作文评改过程,往往带有综合性质的,只是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老师在指导学生评改作文时不可面面俱到,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把习作要求化作评改的依据,让学生在评改作文时有章可循,由浅入深,学生才能在原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小组合作,取长补短 一个班级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实际组建互评小组,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优中差学生兼顾,同时选取一位学优生担任组长。将学生作文随机分发给组内的同学,由组长牵头,先是小组成员同看一篇作文,每一位组员都参与其中进行探讨、评价,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写上评语。在此基础上可以让一名学优生帮助一名学困生,等到一般的同学都基本掌握了评改作文的方法,可以两两成对,进行互评互改,评改作文的篇数也可由一篇到几篇,这样大家的评改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论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通过互评,学生自然会把别人的作文与自己的作文相比较,从一个旁观者清的角度找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进而取长补短。

四、积极评价,是发展学生自主评改能力的诱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是一种重大的情绪力量,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功,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老师的认可。

每次作文评改后,我们要及时反馈评改情况,如果是小组互评,可以由评改小组推荐一两篇好的优秀作文,老师也可以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评语,让学生同大家一起分享,张贴在学习园地处;或者老师对学生自主修改后的作文进行“二次评价”,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习作,即使是写得比较差的作文,只要有参照修改意见进行改正,都要给予肯定,“数子之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教师要不吝于对学生的表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树立他们写作的信心。

总之,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消除了学生不重视教师批改作文的现象,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让学生学会自主评改,是个长期的工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只要我们用心去引领,作文教学定会“柳暗花明”的。

福建省晋江市远华中学 362200)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老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