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4-08 12:26严瑞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范读感情形式

⌾严瑞彦

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严瑞彦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能够直接培养学生的说话语言能力。然而教师在朗读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笔者认为目前朗读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给予学生的朗读时间较短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教学”挤掉了学生的朗读时间,一节课下来,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十分少。朗读练习往往只注重朗读形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

2、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关注学生面窄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盯住个别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大部分学生都是充当了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教学,是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的。

3.教师没有充分明确朗读的目的 在朗读中教师流于形式,学生开火车读,分性别读,看似热闹,其实教师在学生朗读前并没有要求,朗读中也没有指导,朗读后更没有及时评价反馈。这样的朗读往往是学生朗读心不在焉,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4.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往往机械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也没有抓住朗读的重点要领,只重视学生读的声音形式,不重视学生内心的体验;只注重表面的技巧,不注重课文语言的内蕴。

5.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了多次朗读,但有安排却不到位,流于形式却无多大实效,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而已,朗读效果甚微。

二、笔者认为教师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优化朗读教学,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教师要保证学生的朗读时间 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年级、学情、教材特点等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准字音,要求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不能装模作样、滥竽充数。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进行朗读,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读出感情和味道,不可仓促应付;同时在学生读后要及时点评以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教师要扩大学生朗读的面 朗续时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朗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枯燥无味。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例如我在教学《长城》一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长城雄伟壮丽、历史悠久,许多中外游客都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长城?”。顿时,学生情绪高涨,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长城的雄伟壮丽、历史悠久。这样你们在介绍时,才能生动精彩,让中外游客听了受益匪浅、惊叹不已。短短几句话就激活了学生的朗读欲望,吊起来大家的朗读胃口。

3.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关系 在朗读教学中,把理解与朗读分裂开的现象并不少见,理解分析前读一遍,教师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学生甚至根本没有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是我们老祖宗给大家流传下来的,但是学生能够做到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朗读;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感悟,理解和朗读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的结合、缺一不可。

4.教师要认真做好精选课文练点、声情并茂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让学生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教师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每节课皆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声情并茂。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文质兼美,行文亦景亦情,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好课文。“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亦景亦情。如果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后,将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5.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善于合理运用各种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我们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学生读不出感情时,应采用范读指导;当我们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应采用引读;当遇到课文对话较多、感情较丰富的课文时,应采用分角色朗读等等。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迪作用,不能够让学生机械地刻意模仿。同时一节课中教师的范读也不能太多,要多地留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用齐读要谨慎。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等好处,但也是容易在学生中养成唱读和假读;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教师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总之,朗读教学是一个既普通熟悉又重要灵活的教学环节。教师只有在朗读教学中不断探究、总结经验,才能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朗读教育教学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整个课堂教学。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一小学 341400)

猜你喜欢
范读感情形式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带着感情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