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4-08 12:26揭金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历史

⌾ 揭金龙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揭金龙

历史学科是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目,就文科班学生而言,历史高考分值100分,历史成绩发挥的好坏,将严重影响学生的高考总成绩。要使学生学好历史、考好历史,教师必须注意平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培养;思维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1.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目标之一 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还是属于初步形成阶段,还相对较弱。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身为历史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课因为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过程中的思维与其他课程稍有所区别。历史知识的学习除了要具备其他知识所必须具备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批判思维能力,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2.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早在2003年,教育部便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高中历史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 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是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感到历史与现实是有联系的,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开始。

1.从现实的热点问题关注历史 “热点”问题,由于贴近学生、贴进生活,贴近时代而为学生所关注,利用“热点”问题来激活学生历史思维,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学生的目光也随之集聚到了伊拉克。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许多国家包括中国政府对伊问题表示了极大的遗憾和担忧,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更多国家强烈呼吁美英尽快停止战争,减少对伊拉克遭受的人道主义灾难,为推动伊拉克问题重新回到政治解决的正确道路上来而努力。为此,我设计了一道题“和1991年海湾战争相比,你怎样看待这些国家的态度?”“你认为伊拉克战争应该何去何从?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通过这样的热点问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

2.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活跃思维 历史是过去性的,让学生沿着时光隧道去探索历史的足迹,感受历史的存在,学习历史的兴趣、探究的思维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产生情感的体验。这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巨大的心灵震憾,能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如,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时,在讲到西方大国参加巴黎和会的真实态度时,我通过模仿意大利代表,首先阐述了意大利的意图,“我在一战中为协约国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战争取得了胜利,我不说其它,就要上次协约国在《伦敦密约》中归定给我的那块土地,这个要求不算过分吧!”在学生的一片笑声中,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分别站在英、法、美、日四国立场上,运用学过的知识分头讨论,做“自家的打算”。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几乎人人都在思考,纷纷为“自家”出谋划策,然后老师让各组的代表登台发言,将“自家”的打算公布于众,并且让学生体会到参加国之间矛盾重重。

3.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高中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次认识历史结论。比如教材中关于拿破伦的评价,列举了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介绍这三种观点的文字,分析站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不同评价,提倡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1]冯向升.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2]翁晓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J];教学与管理;2004年01期

[3]裴巨刚.试论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0年36期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 33460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思维能力历史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