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教学艺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7-04-08 12:26李义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调动教学内容艺术

⌾李义宏

浅谈用教学艺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的兴趣

⌾李义宏

兴趣是成功的关键,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艺术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是早为广大教师确认了的;但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则一向是教学工作的难点。那么,如何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呢?我以为除了科学的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调动;课堂学习兴趣

一、艺术地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学,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书本,这一对矛盾将最后统一在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这需要教师艺术地将学生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和艺术地设计教学内容。

1.艺术地组织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是靠一种机械的顺从,而是靠一种热心的专注的情绪。赞可夫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情绪。

此外,在学习讨论中,谁先发言谁后发言,甲同学发言对乙同学会起一种什么影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讨论还是不让学生讨论,用哪一种方式好,都需要教师巧妙地处理。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时教师一种微笑的暗示或许比大发雷霆效果要好的多,这是因为有着艺术的效应。

2.艺术地设计教学内容 我以为教师应该像文学家构思一篇文学作品那样去设计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诸如过渡照应、画龙点睛、插叙、倒叙、伏笔等写作方法与技巧都可以推衍到课堂教学中去。

教学实践证明,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石壕吏》一文教学,同是一个课时,有两个不同的教学设计。

此外,当一个教学内容正在进行时,可能临时会出现一些非主要内容,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次进行必要的剪裁。有时则可以像打伏笔那样说上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还要具体地进行思考讨论,请同学们记住。”既不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又使教学内容间联系紧密。其他如一篇课文开始教学时提出的问题,到结束时才明确答案;一篇课文教学中插入其他课文内容,既开拓思维又连贯照应,这些都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艺术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能巧妙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这需要教学艺术,或者说需要课堂教学的调动艺术。

1.巧妙引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不在话多话少,而是在于能否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2.引而不发 教学中我们希望启发式教学能顺利进行,但粗俗的做法常把启发式搞成简单的没有思考余地的一问一答式。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展开较复杂的思维演绎、归纳、综合、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而不发的艺术在于教师引导学生先形成一种思维的漩涡,而后由学生自己从知识的迷宫里走出来。

教师没有给学生做答案,也不是一下子将学生的思维压抑住,而是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一种逻辑推理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概况。引而不发的艺术性就在于它是经过教师构思,形成一种教学技巧。其作用是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3.巧选兴奋点 调动的艺术还在于教师将教学内容精思熟虑后,选择极容易突破学生思维定势并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巧选兴奋点的技巧主要在于设疑和解疑,使学生从盲目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在兴趣中记忆和理解,这无疑是教师一种明智的做法。

三、艺术地组织教学语言

艺术地使用教学语言,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语言要有节奏 语文教师课堂语言应该抑扬顿挫,不应该喊一堂课或说一堂课。该舒缓则舒缓,该加快则加快。有时对于重点语句可以通过反复和加重语气来解决。为了调整气氛或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有时还可以用停顿调解课堂气氛,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2.语言要有情感色彩 教师的课堂语言,说到激昂处,语调铿锵,使学生心潮澎湃;说到悲哀处,语调低沉,使学生几乎声泪俱下。如果是朗读课文,声调更是关键的了。同是诗歌,《雨说》与《海燕》的朗读是不相同的。用声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用声调感染学生并使他们和作者发生共鸣,进入一种思想感情的境界中,其效果不言而喻。

3.语言要有趣味,用趣味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记得以前曾读过江西瑞昌的何子恒老师就很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的小故事,感受很深。例如他讲“染”字时说:“‘染’字含木水九三字,古代用一种木料放入水中,煮上九次作为燃料,所以木水九三字合而为‘染’。有的学生把‘九’写成‘丸’是错误的。”这样讲,学生记忆就比较深刻了。

其他如形象的比喻,生动的叙述,引用富有哲理的名言也都能增加教师语言的趣味性。

四、要重视教学艺术的研究

根据以上叙述,教学艺术是教师为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追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效果,而用以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的技巧。所以,教学艺术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记教师教学艺术的讲求与教学艺术的提高应该是教学改革中一个普遍值得注意的问题。

而在人们运用教学艺术时,则应注意到以下几个原则:

1.与年龄相适应的原则。学生年龄不同,欣赏能力不同,教师的语言、表情、手势,采取的组织方式都应以学生科接受的程度为准。

2.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原则。教学的方法与技巧,生命力都在一个“活”字,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艺术形式。

3.与教师自己特长相适应的原则。教师各有所长,有的善画、有的善于以表情姿势助说话。教师应在普遍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的同时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于教学艺术。

4.与科学的教学程序相结合的原则。教学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技巧是手段,只有将其纳入科学程序中,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

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研究自己的教学艺术,这在当前的教学思想和教法改革中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对于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极为必要的。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教育部基础司组织

[2]《中学语文教学法》王世堪主编

[3]《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八中学 232100)

猜你喜欢
调动教学内容艺术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纸的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