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翻转课堂模式分解传统课堂
——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7-04-08 12:26王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环节知识点信息技术

⌾王刚

以翻转课堂模式分解传统课堂
——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王刚

“翻转课堂”属于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其也成为颠倒课堂,其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规则,使知识的内化过程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脑海中,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时间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规划,也实现了正真意义上的教学革新。然而,在传统课堂模式仍旧没有全面改变的情况下,在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如何将“翻转课堂”更为有效的实施,成为现代教师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将高中信息技术课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分解到传统的45分钟课堂模式中的教学(策略)应用。

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高中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翻转,在传统课堂中,教学流程为课堂讲课,课后练习,而翻转课堂则是课堂练习,课后学习,使课堂成为交流、思考、互动的平台[1]。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在为学生答疑解惑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去了解学生,进而发现学生的特点,并以此来完善往后的教学计划。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可更进一步的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魅力,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其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有较好的理解还需要学生能够有较为流畅的操作能力,但课堂时间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计划,因此“翻转课堂”将教学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并更好的完成“翻转课堂”的要求[2]。

一、教学视频(微课程)的准备

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每一个模块中的知识点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教师能使用屏幕录像来制作每一知识点的教学视频。教师一边见解一边对重点进行演示,且视频中最好配以文字说明。以往通过视频讲解知识点,时间基本在控制在5分钟以内,但教师在对教学视频进行制作时,最好把视频的时间限定在10分钟以内,附加知识点的内容。传统的电脑演示讲解与现代的教学视频最大的差别在于教学视屏必须要契合“微课程”的理念与要求[3]。学生在观看完之后有学习任务做、想去做、乐于去做。而课后有关学生任务内容的视频则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并让学生在做学习任务时能及时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传授学生知识。

二、调整45分钟课堂时间

信息技术课程时间通常为 45分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通常采取示范性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学习,常有学生课堂上反应操作不理解的现象出现,且信息技术操作忘性大,不利于其信息技术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也有教师主张采用“任务驱动,分组教学”的教学模式,虽然其教学效率有显著性提高,但其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大量漏洞,例如小组组员调动频繁、小组差距大等,不利运用于课堂实际教学中。故笔者认为可结合“翻转课堂”和“任务驱动”两种教学方法来打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科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课前给予学生观看10分钟信息技术“微课程”教学视频来进行知识传授。

2.观看过程指导学生在10~15 分钟内结合教材内容完成知识点任务,等同于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完成学生的课后学习任务,而此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在课中就能有效解决该任务,提高学生课后对问题的探索能力。

3.第三个环节在学生完成“微课程”视频的观看及相关任务时开启。该环节时间为15分钟,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内化”,即完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过程,让学生懂得知识并能独立应用知识。知识“内化”的主要措施为鼓励学生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踊跃提出来,由同学们和教师针对该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和分析,最终找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在这个环节中,要注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操作技巧及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多年对信息技术学测考试结果的分析,认定关于完成模块操作时间的掌控上,学生所用的时间通常为5分钟以内。模块操作如同知识点的攻破,设置15分钟的“内化”知识环节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4.最后,将评价教学效果放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第三个环节之后。评价教学效果要准确、客观,并有点有面地总结性评价重点知识。

三、教师合理分配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工作

1.课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相对的角度来看,“课前”也就是课前准备可以说是一堂课的最重要环节。不管是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还是学生课前对教材内容的预习都十分重要,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后续课堂教学的发展。由此可见,课前的准备尤其是教师的“微课”准备工作是决定一节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想确保所作“微课教学视频”的质量,这不仅需要教师掌握最基本的视频处理技术,同时还对其语言组织能力以及逻辑调理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由此才能确保所作教学视频能够清晰简洁、通俗易懂。除此之外,在就新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视频设计时还应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布局和整体设计,应在省略繁琐部分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教材内容的重难点。

2.课中 课中是指在45分钟的课堂教育与进行“微课程”教育活动的环节,这些环节是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提出以及解决的主要部分。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学习同时,教师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教学与指导。通过设立有效的任务与情景等的作用方法,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我信心与在成功中感受喜悦。

3.课后 课后是指在课堂学习中的最后环节,展示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成绩单,并让学生与教师通过多种评价的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绩单进行评价。

利用45分钟的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到目前仅仅是尝试阶段,固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笔者认为,较之传统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不能只注重操作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课前翻转与课内翻转的方式相结合,以适应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1]刘训才.用翻转课堂模式,分解传统课堂——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5,(21):62-63.

[2]邢丽丽.提升信息素养,促进自主学习——谈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J]. 好家长,2016,(04):123-124.

[3]蒋科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66):123-124.

安徽省明光中学 239400)

猜你喜欢
环节知识点信息技术
一张图知识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关于G20 的知识点